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8124100000036

第36章 《LietoMe》是真实的吗

不管接不接受,谎言都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哪怕是世界顶级名校,有着“让真理与你为友”校训的哈佛大学,竟也背负着三个著名的谎言!

第一,哈佛大学的哈佛先生雕像并非约翰·哈佛本人,当年哈佛先生并未留下照片,后来建雕像时,就找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来做模特儿。

第二,哈佛大学虽以哈佛命名,但哈佛并非最早的建校者。哈佛大学的前身叫“剑桥大学”——而这座当时名为“新城”(New Town)的小镇,也自此改名为“剑桥”。不要惊讶,这所学校为何与另一所世界级名校剑桥大学“撞名”,其实是因为最早建造此校时,70名建校委员都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后来改名为“哈佛”,是因为两年之后,哈佛先生把自己财产的一半和一个图书馆(约260册图书)捐献出来,为感谢和纪念他就改了校名。

第三,正如上条所述,哈佛建校是在1636年,而并非1638年。

正是因为谎言无处不在,我们才越发想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Lie to Me》是美国曾经热播过的一部电视剧,蒂姆·罗斯在其中扮演了一位谎言识别的高手莱特曼教授,他成立了一个谎言识别小组,只要政府、FBI、当地警察、法律公司、大型企业乃至于个人在寻找某件事真相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烦,莱特曼和他的研究小组就会前来帮忙。莱特曼教授具有一套独特的谎言识别技巧,你不经意的搓手、耸肩、抬抬眉毛,甚至是动了动眼球,这些都可以成为你说谎的证明。正是利用这种“神奇”的技巧,莱特曼和其团队有着极高的测谎成功率。

虽然这部电视剧经过了一些夸张的处理,但它的确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

《Lie to Me》的原型:保罗·艾克曼发现真相比发现谎言要难得多。一个好的辨谎者应当更加擅长识别真相。

——保罗·艾克曼

保罗·艾克曼是美国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是情绪、面部表情和谎言识别研究的先驱者。他在199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并被评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名心理学家之一。

艾克曼对情绪研究的贡献颇深,早在1967年,他受到达尔文《人与动物的情绪表达》一书的启发,到非洲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进行表情的研究。通过将这些土著居民与西方现代人的表情进行对比,他发现了某些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和恐惧)在全人类之间是具有普遍性的。

从表情的普遍性出发,艾克曼发明了脸部动作编码系统。他指出,人脸部的肌肉有43块,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艾克曼和同事福利森对脸部肌肉群的运动及其对表情的控制作用做了深入研究,进而开发了这套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艾克曼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通过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及与之相关的表情,我们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标准运动。如今,这套系统成为人们表情识别的重要参考标准和工具。

而真正使艾克曼声名鹊起的是他对于谎言的研究(下文我们将详细介绍)。在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说谎(Telling Lie)》一书后,艾克曼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他被邀请到各地去做演讲。随着影响力的提升,美国的一些政府机构,像联邦调查局(FBI)、中央情报局(CIA)等纷纷开始邀请艾克曼对他们进行测谎培训。至此,艾克曼的理论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而这也直接促使了电视剧《Lie to Me》的诞生。

谎言研究的缘起

艾克曼教授对撒谎的表情研究缘起于一盘录像带。有一次他给治疗医师上指导课时,一位医生站起来问道:“作为治疗医师,我们能不能从患者的非口语行为中看出他是否在说谎?”这个问题引起了艾克曼的兴趣,为此他专门搜集了一些对精神病患者的访谈录像。这些录像本来是医生用来诊断精神失调症患者的病情与类型的,但是当把目的转移到说谎后,艾克曼有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

其中一盘录像尤其令艾克曼感兴趣,录像记录了一位名叫玛丽的患者与医生的谈话。玛丽是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中年妇女,她告诉医生自己感觉不错,希望能在周末出院与家人团聚。医生同意了她的请求,但就在出院之前,她向医生承认自己之前是在说谎,事实上当时她十分沮丧,企图在出院后自杀(这个故事在电视剧《Lie to Me》中也有所表现)。

对于这段录像,艾克曼用慢镜头仔细地审视每个动作与表情,发现了几处有价值的线索。在一个片段中,医生问她未来有什么计划,她迟疑了片刻,脸上迅速掠过极度忧郁的神情,随即便换上一副笑脸。这个表情如此短暂,医生当时根本不可能注意到,连艾克曼都是在观察了好多遍后才发现。在另一个片段中,当玛丽告诉医生自己把问题处理得很好时,她的身体在微微抖动,不时出现轻微的耸肩动作,而这也是一般人很难发现的。

玛丽的故事使得艾克曼意识到,微表情可以成为测试人们是否撒谎的一个重要指标。

微表情

微表情是一种人类在试图隐藏某种情绪时无意识做出的、短暂的面部表情。这种微表情虽然持续时间短,但它往往是人们内心情绪最真实的表达。

心理学上微表情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瞬间互动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威廉·康恩首次进行了瞬间互动的研究。在这次著名的实验中,他以每帧1/25秒的速度逐帧地观察了一段4秒半的影片片段,影片内容是一对夫妻的日常互动。在对这段影片片段仔细地研究之后,他发现了一些很难觉察到的互动时的小动作,比如当丈夫把手伸过来的瞬间,妻子会轻微地移动她的肩膀。

受到康恩实验的启发,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高特曼开始以这种方式来分析情侣间的互动。通过研究这些微动作,高特曼预言了哪些情侣会继续恋情,哪些将会分手,正确率十分之高。

接着,心理学家们试图去研究人类表情上的“蛛丝马迹”。在一项名为第欧根尼项目中,保罗·艾克曼和奥沙利文博士等研究者们发现,面部微表情可以揭示人们隐藏的情感。他们还发现,大多数人都无法识别自己或者别人的微表情,只有极少数的人先天就拥有识别微表情的能力。研究者们称这些人为“真相奇才”。随后,艾克曼意识到可将这项发现应用到谎言实验中。对此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得出了一套系统的谎言识别理论,例如,眼神向右看说明正在编造谎话,揉鼻子代表掩饰真相等。艾克曼还声称,任何人经过训练都可以学会识别微表情,为此他同马克·弗兰克等人合作,共同创造了“微表情训练工具(METT)”,这是第一个用于增强识别微表情能力的工具。

微表情的研究显然意义重大。我们前一章提到,有些训练有素的犯罪分子可能轻易就通过测谎仪的检测,但是通过微表情,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虚假表面下的真实情绪。也正是因为微表情的这种特点,现在它在司法系统和医学临床上也有着较好的应用。

成功的最大敌人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愤怒时,不能制怒,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

——博尔赫斯(阿根廷)

在这一章里,我们对情绪有了深入的了解。回想一下,那些成功人士是如何利用情绪来帮助自己的?

知识,只有当它能服务于我们时,它才能体现出价值。希望读者能将本章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情绪的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