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8124100000019

第19章 为什么爱因斯坦比我们聪明

从骨子里我希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这注定只是一句空话,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如果说他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我想谁都不会相信。

——迪安·法尔克(研究爱因斯坦大脑的科学家之一)

前面我们提到了,智力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我们很难判定一个教授与一个木匠谁更聪明。然而,这也不是说每个人的智力水平都是一样的。事实上,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否认爱因斯坦的智慧。像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这样的人物,他们的确在智力上“高人一等”。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呢?

智力的影响因素——遗传

关于遗传在智力中所起的作用,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同卵双生子(基因完全相同)的研究。科学家们将同卵双生子放到不同的家庭抚养,然后在不同年龄段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发现他们在智力水平上极其相似。

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将同卵双生子(基因完全相同)、异卵双生子(基因部分相同)和其他基因有重叠的亲戚的智力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也发现,基因越相似,IQ越接近。

这些实验都说明了遗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智力。那么这种某种程度到底有多少呢?

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他们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遗传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到6岁时遗传性为40%,成年为60%,老年则为80%。也就是说,当你进入老年期时,你的智力被遗传决定的比例达到最高。

智力的影响因素——环境

在上述的同卵双生子研究中,研究者们也发现了环境对智力的重要作用。他们将不同家庭抚养下的同卵双生子与同一家庭抚养下的同卵双生子进行了对比,发现前一种情况下两者的智力差异比后一种要小。由于两种情况下基因并没有改变,只是环境不一样,那么这种差异变化肯定是环境在起着作用。具体来说,这种环境作用又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早期经验

人的智力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认为个体很大一部分的智力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美国布鲁姆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认为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17岁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其余30%是4~7岁获得的,另外20%是8~17岁获得的。

心理学家亨特也发现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朗一家孤儿院长时间的研究,亨特发现那些在2~4岁时没有成人指导和帮助的小孩,他们在智力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劣势,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没有任何控制感,在各项测试上也明显落后于他人。出于这种发现,亨特开展了一个“辅导性人类充实”项目,旨在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辅导和照顾。该项目取得了成功,接受这种训练的小孩表现出了出色的智力水平。

当然,这种训练更像是一种助推器,它只是帮助儿童尽可能地到达自己能达到的高度,而不能“一飞冲天”。天才并不是单纯地靠这种方式就能培养出来的。

(2)学校教育

学校的教学水平对智力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和教学不但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且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

切尔奇和威廉斯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们发现学校的教育水平与智力互有贡献。即智商高的人更倾向于进入高水平的学校,高水平的学校也更倾向于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此外,对于同一个体而言,他在学年里的智力测验分数要显著高于放假期间的智力测验分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平均智商也会比过早辍学的人更高。

那么,遗传和环境间的关系如何呢?

如果说遗传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那么后天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可以这样更形象地看待两者的关系,遗传决定了智力发展的范围(上下限),而环境决定了个体最终处于这个范围内的什么位置。例如,一个小孩出生后,遗传决定了他的智力位于120~140之间,如果他处于最理想的环境之下,他的智力就可以达到140这个上限;反之则为下限120.

智力的影响因素——主观努力

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爱迪生

虽然遗传和环境对个人的智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让它们成为约束我们的桎梏。我们前面提到了,智力是动态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智力的发展,即使我们基因不好、环境很差,也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勤奋来弥补。科学家们也没有否认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虽然肯定了遗传和环境的重要性,但他们也承认,我们自己才是决定我们智力水平的主导性因素。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无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多么不同,他们都具有共同点,即醉心于自己的事业,长期坚持不懈,刻苦努力,顽强与困难作斗争。如果没有这些,他们也只能是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人。

智力的影响因素——创造力

一个具有天才能力的人——具有超人的性格,绝不遵循通常人的思想和途径。

——司汤达

正如司汤达所言,爱因斯坦的出色还表现在他拥有与众不同的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新理论,发明新设备,设计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心理学家格里斯曼曾对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做过研究,发现了他们在创造力测验上都得到了较高分数。

有人曾将创造力作为智力的一部分,但创造力所包含的内容似乎更多。科学家们发现,一般而言,智力测验中得分高的人在创造力测验中得分也高,但超越120分之后,这种关系就不明显了。对此科学家解释道:“智力在某种程度上使创造力得以施展,但并不促进它。”

后来,斯特恩伯格将创造力分为了5种不同的成分。

(1)专业知识:一个发展良好的知识库。

(2)富有想象力的头脑:个体能以新的、不循常规的方式来看待理论、概念、事物等。

(3)冒险性人格:热爱挑战、不惧风险、坚持不懈、充满热情。

(4)内部动力:对事物的关注点在于自己的兴趣和渴望,不在于金钱名利。

(5)创造性的环境:一个包容性、鼓励性的环境。

后来,他又提出了创造力行为的三个特征。

(1)变通性: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受传统观念的干扰。

(2)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

(3)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

现如今,世界上主要流行的是以下两种创造力测验。

(1)南加利福尼亚发散性思维测验

该测验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编制的。其测验的项目主要包括:语句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想流畅性、表达流畅性、非常用途、解释比喻、用途测验、故事命题、事件后果的估计、职业象征、组成对象、绘画、火柴问题、装饰。前10项要求用言语反应,后4项则要求用图形内容反应。

该测验适用于中学水平以上的人,主要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方面记分。

(2)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盖泽尔斯和杰克逊设计出了这套测验。该测验借鉴了吉尔福特的南加利福尼亚发散性思维测验,主要包括下列5个项目:词语联想测验、用途测验、隐蔽图形测验、完成寓言测验和组成问题测验。

这套测验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阶段的青少年,适用于团体测试,并有时间限制。

爱因斯坦的大脑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病逝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医院,谁也没有料到,在他死后,他的大脑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颠沛流离。

在爱因斯坦死后,他的主治医师托马斯·哈维将他的头部保存了起来。他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割成了240块,浸泡在特殊的药水当中。尽管哈维的做法征得了爱因斯坦家人的同意,但还是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最终,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哈维所在的医院辞退了他。

随后的时间里,天才的大脑一直伴随着哈维,同他一起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经历了离婚、长途搬家、失业和吊销行医执照等一系列变故。他曾当过堪萨斯州的一名塑料厂工人,也曾与“垮掉的一代”中的著名颓废诗人威廉·伯罗斯为邻。

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获得某个机构的支持下,哈维重新开始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研究。他还把许多大脑切片分送给英国、德国、中国、日本、阿根廷等国的科学家。整个科学界开始了一场对爱因斯坦大脑研究的热潮。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人类学家迪恩·福尔克通过对25张爱因斯坦脑部解剖照片的研究发现,其脑部顶叶区域的皮层高低起伏与众不同,这可能意味着爱因斯坦脑部那些与数学、视觉、空间认知有关的皮层经过了重新分布。

英国神经生理学家马克·里斯果博士和物理学家吉姆·艾卡利里博士,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240块脑样本一一拼凑起来,重建了爱因斯坦完整的大脑图像。通过仔细的研究,两人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顶叶比常人大百分之十五,尤其是左下顶叶的胶质细胞比例明显偏高;此外,爱因斯坦的侧脑裂不明显,他们推论爱因斯坦的大脑生来就有些重叠区域,这些重叠可能使他具备了异于常人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不只是爱因斯坦,列宁、屠格涅夫等人的大脑也曾经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天才与其大脑构造间的关系。福尔克教授将这项研究称为“对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物理根源的探寻”。

虽然目前一切尚没有定论,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一切终究会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