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8121900000004

第4章 当兵的渴望(1)

1.我想去当兵

“我想去当兵!”

这句话是三十八年前的冬天,给我老师肖石磙说的。

那天晚上,我们两个蹲在村西头的一截矮墙上看电影。他听了我这句话吃了一惊。因为我们俩一天到晚在一起,从来没有给他说过要当兵的想法。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习习、上弦月很甜蜜的初冬夜晚。村西边二队的场里放电影。当天晚上上演新拍的国产战斗故事片《侦察兵》。方圆十里八村的青壮年男女都赶过来,把银幕前后挤得水泄不通。当时,石磙老师我们俩算是村里的“公众人物”,为了少说闲话(村民或熟人见面互相搭讪、问候,没多少实际意义的对话),就在离银幕很远的场地边沿找了一截矮墙蹲了上去。电影开始后,影片中王心刚的英武形象吸引了在场的老老少少,约有上千人的露天场院内鸦雀无声。我看得更是异常认真,内心深深地被一个侦察英雄的威武、俊逸、豪迈气概所打动,几天来内心反复酝酿、升腾的梦想随着电影情节的流动逐渐清晰强大起来。就在亮灯换片、孩子们喊声起伏的那一刻,马上把心里话给石磙老师说了出来。

“我想去当兵!”

我能把这个重要想法首先给石磙老师说出来,除了由于他被抽调到公社征兵办公室帮助工作,可以给我帮忙这一因素外,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石磙老师比我年长六岁,我们两家住在村南面的东西一条街上,相隔不到三百米。我们是一个老祖宗,但坟院早已分开,按乡亲论他比我低一辈,平时叫我大。石磙老师一家在我们村是很有威望的家族,祖父辈弟兄仨,父辈亲弟兄四个,父亲是老大,在公社卫生院工作,二大在公社供销社“赶马车”,三大在供销社当会计,四大在村里任党支部书记。这样的家庭在当时应该是有权有势。然而,他们这一大家族,家风淳朴,知书达理,人脉旺、人缘好,颇受乡邻的尊重。石磙老师为人诚恳谦逊,富有师长风范,是我崇拜的偶像。这几年一直跟他在柿园联中上学。那年上半年初中毕业后,由于他和肖德河校长的精心运作,秋季开学时让我回柿园学校任代课教师。三个多月来,我俩上学下学同路,教学开会一起,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无话不说,而且有心里话必定先给他说。石磙老师练了一手好钢笔字,工作认真负责,这几年每年征兵的时候,都被公社抽到“征兵办”帮忙。这几天有了当兵的想法后,一直急着想见到他。因为只有给他说了,听听他的意见我才能下决心。

石磙老师先是有点惊讶,当他看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就问:“给俺爷说了没有?”

石磙老师家族受人赞赏的过人之处就是对人亲热,注重礼节,每称呼对方的老人、大人,必带“俺”字,长辈就是“俺爷”“俺大”,对同辈必带“咱”,“咱大”“咱伯”“咱哥”,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好像是一家人一样。

我说:“还没有。”

“这么大的事儿不给俺爷、俺奶说可不中!”

“我先给你说说,你看咋样,要是中了,还得你出面先给俺大说说。俺娘的心大,估计没有啥事儿,俺大心眼儿小,怕他受不了,你先侧面给他说说,看他的态度啥样。”

我有这样的顾虑,石磙老师也是知道原委的。过去,被国民党抓壮丁到前线的人,常常是九死一生,家里人担惊受怕,因此,不要说积极主动去当兵了,躲都躲不及。我伯父就是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的。这种阴影在老辈人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在民间,有“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的说法。十多年前,我三姑姑家的二儿子十六岁去当兵时,由于事先没有给我姑父说,当姑父突然看见换了军装的儿子时,意识到宝贝儿子要离家远行,要去扛枪打仗,听人说当兵是“死了没埋,好去难回……”一下子精神失常了,见人不说话,行为不正常。直到我表哥服役五年退伍回来,三姑父的精神才慢慢恢复正常。我父亲也是属于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我又是从小娇生惯养,被全家人捧着护着,如果突然说要去当兵,还真怕老父亲思想上接受不了。

“中,那我明天就去家里先给俺爷透个信儿,看他啥态度再说。”石磙老师说。

我平时瞌睡很大,可是,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着俩眼想心事,怕父母亲不同意,怕体检过不了关,怕丢了学校那个临时代课的岗位,怕走了以后家里没人干活……想得很多很多。

那天的早饭是端到我家大门口的“饭市儿”上吃的。因为蹲在“饭市儿”上吃着饭向西边可以看见石磙老师从他家走出来。渴望、急迫的心情搅得我对那天早上的饭是热是凉,一概没有在意,那颗焦躁不安的心在盼望着石磙老师快点到俺家来,快点知道我父亲的态度。

石磙老师出现了。他是赶早一点儿吃了饭去公社武装部上班,并且今天还要特意拐到俺家见见我的父亲。

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好引导话题,石磙老师到“饭市儿”上问候了一番,说了几句客气话以后,就走近正在蹲着吃饭的我父亲身后。我屏住呼吸,听着石磙老师与父亲的对话:

“样兵开始了?”我父亲问。

我们这里农村把征兵说成“样兵”。平时我天天和石磙老师一起去学校,这几天没有一起了,父亲应该是已听说石磙老师又抽到公社武装部(征兵办设在公社武装部)帮忙去了。

“开始几天了。”石磙老师说。

“今年的兵往哪儿去哩?”

“听说是北京、青海。接兵的还没到。”

“去北京中!”我父亲边吃饭边与石磙老师说。

“叫根胜大也去吧?”石磙老师抓住火候就说。

“不着(不知道)人家叫不叫!”父亲随口说了一句。

石磙老师接住话茬儿说:“要想去了,先报名儿,到时候我再给他们说说。”

父亲没应声,已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我的心跳有点加快,接近于屏住呼吸。

这时,蹲在父亲旁边的一位四十多岁的族兄接上了话:“胜娃恁大个子,到北京当当兵也老美!”我的小名叫“胜娃”。我族兄这句无意的插话,把话题说活了。

我一个族叔,与石磙老师年龄相当,他俩关系也很好。他一直为守寡的母亲当年没有同意他当兵而后悔。他碗里的饭吃完了,手里端着个空碗站着,还没有打算回家的样子。听到议论当兵的事,他也来了情绪。

“到部队干几年,当个军官多美呀!”我族叔的脸上显出了兴奋神色。

接下来大家七嘴八舌饶有兴致地开始议论我们村上在外“当军官”的几个人,这种漫无边际的议论无形中也帮了我的大忙。

农村“饭市儿”就是个“无主题论坛”。长长短短,天南海北,无所不说。今天早上倒是说了个正经事儿。

石磙老师觉得有了说头,又把我父亲喊到家:“壮爷,给俺根胜大报个名吧?”我父亲的名字叫“壮”。

“晚不晚?不晚就报吧,你给‘招呼’(帮忙、协助的意思)着。”我父亲说。

“报名还不晚,我给村里说说,到公社把名儿添上就中啦!”石磙老师说完话就急急忙忙去公社了。

我得了父亲这句话,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丢下饭碗,赶快又踏上每天要走两三个来回的“代课路”。

去学校的路上,微微西北风很快把我的头脑吹得冷静下来,而思想的鼓点又敲得深沉起来——虽然当兵的事儿父亲表面上同意了,然而他内心究竟是不是真的愿意让我去当兵?因为我知道父亲希望的并不是让我长大了去当兵。

2.父亲的希望

要说父亲的希望,还得从我们家五六十年前的历史说起。

我们家在冢头镇西约两公里的李子曰庄。冢头镇是个非常美丽而又很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名镇。它处在淮河支流北汝河上游的蓝河中段,明清时期以前,曾是淮河上游最后一个码头。冢头因处在黄阜岗上的汉薄姬冢前而得名。据有关史料记载,某年春天,薄姬到郏城东北的纪信庙祭奠在楚汉“荥阳之战”中替刘邦捐躯的功臣纪信,奉祀之余发现此地北靠黄阜岗,南对紫云山,清清的蓝河水绕岗而过,“黄阜蓄锐,蓝溪藏精”,意欲百年后葬于此地。薄姬死后,其子汉文帝刘恒尊奉母意将灵柩在蓝河之滨埋葬,并建屋造院派兵守护,此后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年年节节都前往谒拜。人马聚集,商贾渐至,在冢头的南边逐渐形成了集市,酒楼、货栈、商号由此而兴。到明清时期,冢头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已是“呼卢处处酒家楼”的繁华集镇。它西靠伏牛山,东面黄淮大平原,处在郑州、南阳、洛阳的中间地带,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是河南中部重要的粮食、烤烟、药材和布匹的集散地。在民国以前,中原地区的不少官绅商贾知冢头而不知郏县,形成了远近闻名“日进斗金”的“小上海”。我父亲当年就在冢头镇的烟行里当会计。

我们村没有什么特殊的历史印痕,不知是何种原因起了一个不大好记的名字叫“李子曰庄”,因为叫起来有点拗口,平时都称李庄。虽然紧靠“小上海”,我们村却穷得出名。在旧社会有一种被称为“要饭吃生意”的是做“鸡毛掸子”,就出在我们村。这种买卖就是由于家里穷,过春节前走村串户,到富人家里给人家宰杀鸡子,吃饭时主人送一碗饭吃,结束后把拔下的鸡毛带回家,加工成鸡毛掸子、做成扇子再卖给有钱人使用。村里人能帮人杀鸡子挣饭吃,能加工鸡毛掸子换钱,说明我的先辈并不是太愚蠢,而世代贫穷的原因则是不得地利。

李子曰庄处在郏县城以东、黄阜岗以西的低洼地带,到我记得事的时候,村里村外还有七八个大水坑水塘,面积加起来比村庄都大。我们家门前还有一条自东岗向西洼自由流淌的人工渠,旱天没有水,涝天水满槽,常年展示着“唯我自东向西流”的豪迈。村子以南以西的地里常年湿洇洇、明晃晃的,大道小路两边全是水沟水渠。旱天地不干,涝天水无边,被戏称为“蛤蟆叫唤地”。有人民公社以后,全公社各村抗旱,我们村是除涝,一夜大雨过后,公社领导第二天必先去看看李子曰庄淹了没有。能卖钱的烟叶由于怕水我们村的地里不能种。因常年地里水湿泥泞,不能播种小麦,仅可撒播大麦。地里生长的红薯往往因水分大不能窖藏过冬;如果收获时节遇到下雨,水浸过的红薯不仅没有淀粉,而且还煮不熟。所以,能高产的红薯也不能种。全村种得最多的是高粱,其次是玉米。

这样的水浸薄地,在我爷爷一辈时,我们家有十来亩。我有六个姑姑、一个伯父,我父亲是兄妹八个中最小的,当然最受全家呵护。我爷爷送我父亲进了由外村人在我们村开办的私塾。当时,家里很穷,爷爷送他读书,父亲深感艰难和不易,所以,读书非常用功。他除按要求熟读四书五经之外,还熟读了《汉书》《后汉书》以及《郏县志》等历史书籍,从汉代的张良、纪信,唐朝的孙处约、马燧;到“文追秦汉、诗逼苏李”的明代著名文学家王尚,以及清代的诗坛巨擘仝轨,他对郏县这块土地上风云人物的成长熟稔于心。到我们弟兄懂事之后,父亲常讲郏县名人的历史,讲这些风云人物刻苦读书、求进成才的趣闻逸事。可以说父亲从小就悟透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父亲读几年私塾后,十六七岁就进入冢头镇上的烟行(烟草经营门店)。由于他有文化,很快就当上了会计。这在当时是我们村里年轻人中少有的好职位。

蓝河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把冢头分为东西两寨。冢头西寨梁姓是望族大姓,我母亲在西寨也算梁姓中有名的“闺秀”。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父亲母亲结婚成家,迎来了我们家最阳光的时期。当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使我父亲真正认识到了读书的意义、知识的重要。

然而,好景不长。1943年夏季,也就是我父亲结婚后不到一年,我伯母患伤寒病不治身亡,留下我三个堂姐一个堂兄,当时大姐十二岁,我堂兄仅半岁。我伯父脾气不好,一看三个未成年的女儿和一个嗷嗷待哺的襁褓婴儿,觉得日子没法过,干脆一走了之(后来听说当了国民党兵,没多长时间在郑州附近的战役中炸死)。第二年我爷爷也去世了。奶奶悲伤过度,眼泪哭干,双目失明。一个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很快濒临崩溃。我父亲含泪辞掉烟行的工作,十几亩薄地卖掉一半,还清外债,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在以后十几年的岁月中,父母亲忍饥挨饿,含辛茹苦,用宽厚的爱心把他兄嫂撇下的四个孩子抚养成人。

新中国成立后,家里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我家的老闺女多,所以穷亲戚特别多。我三个堂姐陆续出嫁以后,家里日子仍然非常艰难,但我父亲依然坚持让我堂兄上学读书,并向我奶奶承诺,要把他培养成有用的人。

1949年,堂兄七岁,村里有学校的第一年,父亲就送他上学。堂兄上初中时,正值“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其日子艰辛和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堂兄能坚持上学,而且能把小学读完又读初中,这在当时不少家庭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儿女也很难做到,而我父母为了让死去的哥嫂放心,真正做到了如父、如母的亲情付出。1962年,堂兄初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先到白龟山水利工地当记工员,结束后没多长时间大队就把他调到另一个生产队当会计。这是我们家自从父亲辞掉工作十几年后再次出现的“奇迹”——家里出了个生产队会计。我父亲不仅为把哥嫂的儿女养大成人而高兴,也为他这个宝贝侄子有了出息而自豪,这也使我父亲再次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