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8121900000002

第2章 回望高原足行处

——读萧根胜《青海长云》

李炳银记忆,是人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有了记忆,也许才会使人的生命得到不断的调整改变以至最接近完整的呈现。

作者萧根胜,曾经是英雄铁道兵的一员。自1974年年底从河南郏县家乡入伍,就随铁道兵10师47团一直在青海高原的关角山,修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的关角隧道工地上。在这个高寒缺氧的地方,他直接地观察感受了自己的战友们,为了实现毛主席和党中央要将铁路修到喜马拉雅山的宏伟目标,长期艰苦奋战在铁路建设工地,特别是用非常的意志、非常的劳动和非常的奉献牺牲,终于在1978年6月开凿贯通这条长四千余米的当时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隧道,年后实现计划中的青藏铁路通车到格尔木的进程。在他自己伴随1983年铁道兵全员撤编,转业回到地方工作以后,对于曾经的高原建设奋斗生活无论如何也难以忘记,那些像刀刻一样留在心中的记忆总是时常浮现在脑际,唤醒了太多的感动和感叹!如今,这部在我看来接近严酷真实的记忆书写报告——《青海长云》,就是由一位曾经的铁道兵战士个人的真实深刻记忆描述,很好地还原和再现了铁道兵一群人,一个兵种的干部战士高尚精神情操和伟大创造劳动及奉献牺牲的动情文学报告。这样的文字,因为其奇特事实对象和亲身经历情感的真实,对我有很大的震撼力,使我甚至放弃了从其他方面过多苛求它的理由,而从其内容自身不断地发现体会并接受着启示和净化的作用。这样的记忆,犹如山谷间的回声,只要发出声音,就能将元音自然地给予放大和延伸;犹如高原的纵情歌唱,将欢乐和忧伤传递到很大的天地空间。

《青海长云》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就如同用一个穿透时间和现象的望远镜在回望着曾经的经历。从如何放弃已经是代课老师职位毅然报名参军,到被懵懂地运到青藏高原加入铁路建设的工地,到自己从事炊事员、给养员工作观察感受战友们艰难的奋战和自己的不断进步,直到隧道打通铁路铺成自己退出部队总共十章三十多万字,作家在这个看起来有点平实日常的回忆描述中,却将历史曾经的真实存在再次清晰和真实地呈现,致使阅读者无法平静和淡漠,不断产生出感动、惊诧、遗憾和无奈等复杂的情绪来。为什么个人特点分明的记忆会引发读者如此丰富的感受,为什么一段铁路工程建设者的事迹这样使人难忘和感受强烈,其根源就在于这种记忆不纯粹是属于作者自己,在于作者用真实的人物故事描述,很强烈地表现了人与环境、精神与物质、个人与集体、人与人等相互关系在纠结中真实动人的表达。因此,《青海长云》是一支铁道兵部队英雄事迹的个性报告,是一批意志如钢的解放军官兵在青藏高原展现自己精神、尊严、性格和伟大的国家情怀及无私无畏献身行为的高亢激情赞歌,具有很强的真实力量和丰富的精神情感内容。

环境是考察任何人和事的最基础最基本的条件,忽略了环境的因素是很难看出一个对象的意义和价值来的。在萧根胜的《青海长云》里,我们看到,在这个海拔三千六百七十米的青藏高原上,氧气只有海平面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在这里除了绵绵的高山,就是狂风,就是缺氧,就是寒冷,就是空旷无比——人到了这个地方,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头痛、失眠、乏力,等等。水烧到八十多摄氏度就再也升不上去,所以煮的面条黏糊糊,蒸的馒头像“牛粪饼”一般,也是黏糊糊的,切肉需要用锯子锯、冻白菜用斧子剁等。生活标准很低,战士们每月只有九元五角津贴,蔬菜供应时常紧缺;有的战士坐车出去执行任务,到了地方却被冻得四肢僵硬,面部神经麻木,连车也下不了,这才知道,挨冻比饥饿更加可怕。然而,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官兵们却要每天用超强的体力劳动与坚硬的岩石作斗争(在三十年前,施工的条件和机械程度是很落后的),要迎接环境和施工两个方面的严峻考验。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再艰难的局面都是可以坚持的。可唯有灾难和牺牲使人痛苦和难以接受。1976年4月5日,关角隧道施工现场突然发生大塌方,一百二十七位指战员被堵在洞内,消息惊动了国家高层,部队官兵冒着危险全力抢险,连炊事班的人员都上了抢险第一线。所幸,经过多方密切配合,一千多人紧急抢救,一百二十七位遇险官兵没有因憋闷和塌方致命,成功脱险。可是,对胡立才、闫金成等人,命运就没有这样幸运。闫金成告别老乡孔繁友到工地上去,孔繁友还在等他回来吃肉包子。可一会儿工夫,传来的却是他被坠石砸伤并死亡的消息。死人的事不断发生,在开凿关角隧道的过程中,47团共有三十七名战士牺牲,每一个人的死亡,都会是一个离奇的震撼故事。排长李文生,因为长期在洞内打钻施工,大量呼吸粉尘得了严重的矽肺病,到单位的休养地休养,这里却是冰冷破旧透风的房子,连用水也需要化冰解决。而营长郭国法的经历,更使人无奈和难过。这个曾经赴朝参战,后来又转战抗美援越,襄渝、成昆、青藏等铁路建设工地的老战士,却在无愧于祖国和军队的曲折艰难经历中深深地愧对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回乡后晚境凄凉之情形令人叹惋!官兵们没日没夜地奋战在高原,夫妻感情本来就很难兼顾,可偶然有妻子上高原者,本来会有的相会快乐却总是被高原折磨得不成样子。作者的妻子,初到高原几天里,就头痛目眩,茶饭不思,似乎除了活命,什么心思都没有了。还有的人,妻子到了高原,他自己却总是说任务紧,在工地加班不回去,原来是“烂裆——下体溃烂”无法面对远来的爱人;有一对夫妻,在临时家属房里自己烧水洗澡,不幸因通风不畅,双双煤气中毒,妻子死亡,丈夫经抢救侥幸捡回一条命。可妻子的死亡让他活着的生命将承担多少的遗憾和痛苦。因为特殊环境下这些震撼人心的劳动创造和牺牲情形,在萧根胜的记忆中无法隐退,似乎唯有倾诉方才有所安慰。告慰那慢慢的战斗岁月,告慰那些牺牲者的英灵。

在艰危地方并肩生死奋战的时候,在超强和随时冒着风险劳动的过程中,萧根胜动心而深情地回顾了自己从一个战士到给养员、司务长、组织股干事及被嘉奖、表彰的部队经历,在一种人生的回望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和价值意义,使自己的一段人生痕迹得以存在。可是,即使在感受自己的经历的时候,他并没有只是陶醉于自身的安危和进步,而是经常不断地在自己接触了解中感受战友们精神高尚、性格坚强、形象伟岸和人性善良等很丰富的内容,并将这些付诸笔端。对在高原隧道施工的艰苦困难情形有一些描述,但作者更多的是围绕着人的精神情感、人性表现来着眼的。像战友们在艰危面前的无畏表现、在相互之间的友爱帮扶,在死亡来临时的痛苦遗憾无奈等故事情节,就非常地触动人的情感。10连的炊事班不慎失火,有三名战士被烟火夺去了性命,团长面对此情景,痛苦泣泪,说:这让我们如何向战士的父母交代,如何向自己的良心交代。坚决要求给予自己处分。战士服役期满,要复员回家乡,部队没有别的,连长让给每个复员战士发送二斤白糖,还特别交代给母亲长期患病的2班班长多发一斤,并从自己的工资中扣钱。同时特意交代,将张舍娃的施工棉衣换成干净的,把自己来年将发的新帽子提前发送给他。因为张舍娃是个孤儿,回去后生活会有很多困难。而萧根胜自己,因为是给养员,管理一些物资,也利用这一点点权力格外给了将复员的同乡好友两双线手套,对此,心里还有点不安。军人的报国献身精神和战友情怀、人性的善良和艰难岁月的表现等,在今天记忆的过程中显示出个性和珍贵,让这样的记忆不流为单一、轻飘和苍白,具有超越时间和事实本身的价值。

萧根胜是出于自己无法忘却的记忆来写这部书的。但是,这样的书写恰恰说明,社会生活中有很多本来值得书写的社会人生内容,因为没有书写而被历史或某些机械的公务简报总结湮没了更有长远意义的内容价值。当有人用很多不切实际的虚构内容在简单地解说着某种歪斜意义价值的时候,像萧根胜这样接近生活原版的真实事实叙述,其实是具有很强的力量的。真实是艺术最上等的原料,真实会使事实本身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所以,我很看重萧根胜这次回忆叙述的必要和珍贵性。特别是对于像铁道兵、工程兵等这样更多面对工程建设、救灾抢险等对象的部队来说,解剖了一个连队,其实就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整个部队的精神性格和行动面貌的。尽管每一项工程都会有差异,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相信这部《青海长云》会使相关或不相关的很多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如此乎,足矣!

我很欣慰自己成为这部写实文学报告的最早读者。在我每天都在接触这样那样内容书籍的过程中,我依然在这里感受到个性和丰富的精神情感及人性内容,有不少的信息增添和真实故事感动。这样伴随青藏铁路而存在的记忆文字,会伴随着铁路本身而延伸和久远,自然也会有史性的品格。

以个人的回忆书写出发,在叙述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直观和自我兴致所导的成分,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成分,才会追踪和串联起如此多的事件、人物,才侧影出一支部队十年间的高原精神气质和行动身影。在个人成为一个团体的部分的时候,个人也是团体的一个侧面。

(本文作者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