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商痛
8120500000106

第106章 大案破后爽歪歪(1)

“12·6”大案终于告破,李佑高兴得心花怒放,英雄凯旋般的回到公安楼。他命令办公室,把一面面彩旗插在门窗上,把大功率音响摆放在台阶上放音乐,市公安局机关,过节一样的热闹,一扫“12·6”以来低头掩面被动挨呲的气氛。上午,李佑在省里接受省领导授勋,下午赶到市局机关。他独自一人,警容整洁,步履强劲,从大门口步行到公安楼,见人就击掌问好。副市长兼公安局长,风采依旧,威风凛凛。

他推开办公室的房门,抚摸久违的用品,感奋不已,差点儿掉下眼泪。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他令人将办公室门窗全部打开透光透气,自我感觉好极了,心中的阴霾被彻底驱散。

李佑这两天真够紧张了,基本处于连轴转的状态。昨夜辗转反侧几乎没有合眼,早晨在河湾镇匆忙吃了一个包子,接着一路风尘和大部队同行。近午到达省城,下车全力握手应酬。光是握手,就握得手脖子酸疼。晚上参加洗尘宴会,省长接风,副省长作陪,用筷子叨菜都困难,眼睛困得睁不开似的。他辛苦并快乐着,寒暄碰杯,折腾到夜里八九点。

他进办公室刚坐稳,就命令秘书,马上通知副处以上领导开会,不许迟到。

和李佑办公室相通的会议室,与会人员都跑步过来,一个迟到的也没有。李佑一脸汗水,但他衣帽整齐,一副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派头。他一上台就开讲,只有几句话的过渡,便郑重宣布三件事:“第一件,政治部、办公室、财务部,马上以市局的名义,给市政府打报告,除病退干警之外,每人涨一级工资,对直接参加这次大搜捕的人员涨两级,对做出特别贡献的干警,给予重奖。第二件,我局正式干警,凡家中有大中专应考落榜生,或待业子女,先在我局范围内找岗上班,之后正式录用补办手续,由我挂帅,副局长们分工合作,所有职能部门无条件效犬马之劳。这项工作做好了,作为下一步提拔提薪的依据;做不好,下岗休息;想再上岗,等我被免职了或调离了。先给个原则,落榜生也好,待业青年也罢,有了就办,没有不办。你千万别乱抓乱挠,去认干儿子干闺女,干的不算。不是亲爹亲娘,办一个处理一个。这次安排,不是打土豪分田地,贫苦人家都有份儿。没有孩子现要,你恐怕是来不及了。”

李佑咧嘴一笑,随即严肃起来,说:“杜绝造假!你造假,我将视为是对局长权威的挑战,是对我李佑的欺骗。造假,我发现一个,开除一个。并且,我给你办成铁案,想翻案复职,等我百年之后吧。还有,事情办好了,你也别在我面前甜言蜜语,夸我奉承我,叫我身上起鸡皮疙瘩。非要说几句不行,你就给我写一张纸的文字汇报,只说你在‘12·6’大案破获之前,你有什么想法,你都给人家说了些什么风凉话,我不是看你的过错,我想看你是否诚实。行了,就这么多。第三件……”

刚讲到这里,他接电话:“噢!郑市长您好。真对不起,整个上午都在省里,先在省政府,后到厅里。您打电话时,我正给相符副省长汇报情况。您说四海商户的上访问题,我马上安排人过问一下,您放心。好的,好的,这是我的工作,情况啥样,容我随后给您汇报。好的,我正开会,再见郑市长。”

放下电话,他依然接着他前边的讲话:“第三件,‘12·6’抢劫大案的犯罪团伙,都出自四海商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初步知道,这一犯罪团伙,从当初进入四海商场经商,到抢劫银行杀人犯罪,经历了一个不算太长的酝酿发展过程。换句话说,四海商场,是这个犯罪团伙的成长温床。这值得我们深思,必须好好总结经验教训。从另一方面说,一些商企的生存和发展,自然有它的规律和特点,这与我们无关。那么,什么和我们有关呢?在我们的辖区内,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出了这么大一个犯罪团伙,我们的车站公安分局干什么去了?吃着国家皇粮,弄得脑满肠肥。大家不会忘记吧?上次全体干警列队表演,车站分局一百二十个人里边,三十多个人跟不上队,为啥?胖呗!”

李佑脸色非常难看,轻轻咬了咬牙,一副有口难言的样子:“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举个例子——从火车站跑出个小蟊贼,车站分局的两个值班干警表现可以,看见了就追了上去。关键是,肥狮子撵瘦狗,我们的胖警察没耐力,撵到铁路桥下,张嘴喘气,没劲儿了。小蟊贼看得一清二楚,一个石头蛋儿投过去,我们的胖警察撒腿就跑。小蟊贼撵警察,中国没听说过,车站分局创造了历史。”

李佑的脱稿讲话,也像石头蛋儿,砸得邢凯一头包。坐在前排的他,头低了下去,脖子里边汗水淋淋。他倏然想起他的大作《公安楼记》,想起自己和李佑貌合神离的微妙关系。即便这样,照样感到突兀猝然。他马上意识到,之所以出现今天这个局面,说不定都是那篇《公安楼记》惹的祸。

近年把来,邢凯有些粗心大意。特别是组织上对他的考察、民意测验几乎是全票通过,而且很快宣布他履新副局长职务后,他产生了错觉,过优地估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量,并在不知不觉中,把原来韬光养晦的策略,变得锋芒外露。因而,才有了今天被劈头盖脸弄一炮的事。他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没有挨批的准备。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极快地掂量着李佑的袭击,至少从理论上讲,李佑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自己在任车站分局(前是科级派出所长)局长的年份内,胖子警察增加了不少。严格说,李佑说的小蟊贼撵警察的事儿,还不算太丢人。比这更狼狈的还有,车站分局有三个警察,和两个流窜作案人员交手,搏斗了半个小时,以警察丢盔卸甲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警察太胖。这些问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况且,他们吃得肥胖,是因为他们吃得好,和领导没啥责任。还有,不批评他们,是因为他们的领导比他们还肥胖,几个副局长,哪个都是苹果肚子。现在,中国还没有法律制度,惩罚肥胖警察。事情就这样,这些不属于自己问题的问题,但只要在他们身上出了,就是局长的问题。

叫邢凯没有想到的是,和李佑共事两年多,谈话无数次,掏心掏肺的话也说了。邢凯自以为,在和人拉关系方面有把刷子,对什么样的胡萝卜加大棒都能适应。并且,李佑也从未说起过肥胖警察的事儿。不过,邢凯还是有些心虚,李佑真是秋后算账的话,自己还是有欠账的。在车站分局长的职位上多年,车站地区的治安秩序一直不好。黄碟泛滥,盲流成群。赵锡成一伙儿人,虽在四海商场滋生做大,但他们毕竟在车站公安分局的辖区内啊!警察的敏感和防范哪里去了呢!

会议室里的气氛陡然紧张,大家的目光,都往邢凯那里集中。目光所至,大家看到,刚才还气宇轩昂的邢凯,此刻犹如霜打的叶子,蔫了。大家不知道邢凯心里在想啥,但对李佑的锋芒所指,都清如水明如镜。

在邢凯主政车站公安分局前身——车站派出所的时候,不光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而且,关于黄碟泛滥屡禁不止这件事,还直接受到中宣部和公安部的批评。那么,为什么邢凯还会在政绩不突出的情况下,仍被提拔重用呢?大家纷纷推敲,邢凯有强硬的人事背景,邢凯自己也会弄事儿。干公安,不会干不会说不行,光会干不会说也不行。火车站地区不容乐观的治安形势,由来已久,情况复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罪率一直呈牛市增长。好时候没有糟糕时候多,如果非要叫哪一任所长局长负责的话,也有欠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