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8116600000009

第9章 饮食是一堂遗憾课

如果我问你,昨天的晚餐好吃吗?你可能会说,好吃。如果我再问你,你对昨天的晚餐百分百满足吗?你可能就难以说出“yes”了。不用怀疑自己的贪心,人对美食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连抱着金牌的冠军都会对自己的饮食有遗憾,何况没有专用厨师的我们。

2008年8月24日,美国男篮“梦之队”获得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篮金牌。随后,作为“梦之队”的主力之一的卡梅隆·安东尼回到了丹佛。9月3日,他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对奥运会的感受:“在北京,你需要留下一些回忆,(所以)我们去了长城和天安门,可是我们没有机会品尝中国的传统美食。虽然我们有专用厨师,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连一口中国传统食品也没有尝到。”

可见,饮食是一堂遗憾课,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的肤色如何、地位如何,对于饮食,你都会有不满足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追随着美食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下面让我们看看慈禧太后的饮食。

提起慈禧的饮食,最让人惊叹的是那百道菜。然而,殊不知,这样奢侈的饮食,却是在食欲一个个满足之后,逐级抬升起来的,而且这些还不是她的最爱。

据《崇陵传信录》记载:慈禧生于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即1835年11月29日)的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十多岁时,她的父亲去世。随后,她与妹妹扶父亲的灵柩归丧。然而,由于穷困至极,她们连丧服都买不起。所以,在当时的慈禧看来,只要能够顿顿吃饱,就是满足。

后来,慈禧参加皇宫的选秀,成为秀女,并先后晋升到贵人、嫔、妃、贵妃。这期间,慈禧对食物的愿望就是吃得好、吃得精。对于比较珍贵的食物,偶尔吃到一些就是满足。

1861年,慈禧“荣升”为皇太后。自此,她的饮食开始奢侈。

当时,按照清朝宫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标准伙食包括:盘肉22斤,汤肉5斤,猪肉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种萝卜60个,苤蓝、闭蕹菜共6斤,各种瓜每种1个,玉泉酒4两,牛奶100斤,葱6斤,酱和清酱各3斤,芝麻1盒5勺,澄沙3盒,白糖、核桃仁、黑枣各12两,醋2斤,乳油1斤,香油1斤,玉泉山水12罐。慈禧太后的伙食标准应与皇帝大体相同。起初也的确如此。但是,随着享受欲的提速,她的伙食标准也逐渐超过了皇帝。

从数量上来说,仅每天的每顿正餐就有100碗不同的菜肴、100种点心和水果,而正餐之外的两次“小吃”也至少有20碗菜。从质量上看,为她掌厨的128个师傅个个都是全国数得着的名厨,手艺精湛且各有特长;所用原料也都是从各地采办的上等品,如“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烹饪时的细节也格外讲究,比如豆芽,要求一根儿一根儿地把豆芽根上的须全部摘掉,且不能弄断豆芽本身。尽管如此,慈禧也没有觉得食物能给她带来多大的快乐。因此,虽然山珍海味无数,但她也只尝面前的几道菜,其他的甚至连看都不看。而对于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她不是分给女官、宫女、高级太监们打牙祭,就是让人倒进泔水桶。

尽管如此,慈禧太后也没有停止追求美食的脚步,还是千方百计地琢磨新的吃法,最终找到了她一生最爱吃喝的三种食物——花茶、金色鲤鱼和臭豆腐。不过,慈禧太后偶尔还是会馋,于是就有了“摆果闻香”的怪癖。

所以说,追求口腹之欲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在发挥这种本能的时候,我们对食物的印象基本上有四种:解馋了但没有解饿,解饿但没有解馋,没有解馋也没有解饿,解馋了也解饿了。相比较而言,第四种似乎是完美的,但却不是最好的结局,因为它只会引起下一个欲望。所以,当一种食欲出现时,我们不能无条件地去满足它,而应用“少吃香,多吃伤”的方法来控制它。只有这样,美食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