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8116600000075

第75章 点中宾客的饮食喜好

点菜是宴请活动最关键的一环。如果菜安排得太少,有怠慢客人之嫌;如果菜安排得过多,则又造成浪费;如果所安排的菜色泽、口味一致,就有“单调无奇”的评语;如果一人点一个,那么整桌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你喜欢的菜,他人未必喜欢。“众口难调”即是这个道理。

其实,点菜并不难,遵循一个原则即可,即“以客人为本”。具体地说,在入座之后,主人即可让客人点菜。如果客人不客气地点下几样自己喜欢吃的菜,那么主人要在所有客人都点过一遍之后,再补充几样价格名贵的菜肴(因为客人往往不好意思点这些菜)。这样,一整桌菜就不会“杂乱不堪”了。

如果众宾客都不点,一致提议让主人点,主人就不要再三推辞了,而应该拿起菜单,询问众宾客:“各位不能吃什么?”这样问有两层含义,一是避免触犯了某些人的禁忌或是点了某些人不喜欢吃的食物,二是可以避免超出预算。在这里,尤其不能问的是“您想吃什么?”否则,客人一狠心,会点出名贵的食物,你的钱包就尴尬了。除了“不吃的”之外,主人还可以通过一些封闭式的提问来使花费不超标,比如“张局长,来条草鱼还是鲤鱼?”,题外话即为“要么草鱼,要么鲤鱼,不要妄想多宝鱼”。

了解客人不吃什么之后,主人就可以点菜了。我们知道,上菜有一个顺序,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依照这样一系列顺序:先冷盘后热炒;先炒后烧;先菜肴后点心;先精美特色菜肴,后普通菜肴;先咸后甜;先味道清淡鲜美,后味道油腻浓烈。点菜也最好遵循这样的顺序。

先点上几个凉菜,是为了避免热菜上桌之前酒桌上空荡荡的局面。因此,不管是商务宴还是私人约会,凉菜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情况下,一张桌子上的凉菜数量是4~8种,最好是偶数。如果在座人数是4~6人,那么可以点4道凉菜;6~8人可点6道,8~10人可点8道。品种呢,要尽量做到荤素各半,咸甜均有。具体地说,素菜可以选一些特制的豆制品、特色野菜、黄瓜、毛豆、花生等家常食材做成的凉菜;荤菜可以选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等食材做成的凉菜。

凉菜之后就是主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4、6、8等偶数,这是因为中国人习惯认为偶数是“吉利数”。一般而言,一张桌子上有8、12或16道菜比较好。

而品种呢,需要根据宾客的重要程度和消费预算来点。比如,对于大客户来说,由于他们经常赴宴,如果请他们吃一些西方口味的菜,让他们偶尔换一下口味,那么就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重要的客人是“没见过大世面”的人,就需要根据他的认知程度来点,尽量不要点一些很贵且客人不认识的菜。如果点了客人不认识的菜,主人需要适当做些介绍,但不要有“显摆”或“你不懂”的意思。

此外,点主菜时还要顾全在座宾客的口味。一般而言,中国人的口味按地域可以分为6种,中北地区的饮食口味以咸重为主,比如内蒙古人的食物多以肉食和奶食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西北地区的饮食口味以咸为主,还经常辅以适当的干辣椒和香辛料,比如新疆;黄河中游地区的饮食口味以酸辣、重口味为主,比如陕西、山西及河南部分地区;长江下游地区的饮食口味以咸甜适中、清淡为主,其中,甜味比其他地区要明显,比如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西南地区的饮食口味以麻辣、酸辣为主,比如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青藏高原地区的饮食口味是重咸、微辣和辛香,比如西藏。当然,在所有宾客中,主宾的个人口味喜好及需求需要重点考虑,其他宾客的口味照顾到即可。

主菜之后就是点心。在很多宴会中,主人和宾客们往往只饮酒吃菜,不进主食。即使食用主食,也多是象征性的。即便如此,点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点心的宴席是残缺的,餐后配上点心,才能使整个宴席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

那么,点心应该怎么点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时令来选。

比如,春季气候逐渐变暖,众多植物开始芬芳吐艳,因而可以点一些应情应景的点心,春卷、芥菜包子、杏花糕等;夏季百花争艳、鸟语花香但天气炎热,因而可以点一些有消暑、清凉作用的点心,如伦敦糕、如意凉糕、双凉团等,也可以点能够体现季节特色的面点,如荷花酥、鲜花饼、绿豆糕等;秋季,菊黄蟹肥,是收获的季节,因而可以点一些有此寓意的主食,菊花酥、蟹黄汤包、葵花盒子就是不错的选择;冬季,气候寒冷,是梅花傲霜斗雪的季节,因而可以点一些有象征意义的主食,如梅花饺、雪花酥等,以起到烘托宴席气氛的作用。

当然,如果宴请的日期与某个民间节日临近,主食就需要有相应安排。比如,春节应配食年糕、春卷等,元宵节可配食元宵,清明节可配食翡翠团子、酒酿饼,端午节配备粽子,中秋节应配上月饼,等等。

凉菜、主菜、点心选好之后,主人就可以请服务员来记下菜名了。至此,点菜程序就算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