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又是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那天云雾间透出一束阳光。这时,从修谱牒室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彭铿乃驻足窗前,一眼看见帝尧带着一行人员来了。他立即迎上前去,说:“恭迎天子驾到!”庞佳、林宇等赶紧站起来,迎接圣驾。陪同帝尧的还有其子丹朱,大臣契公、伯夷、夔公、益公等。帝尧说:“朕来看看帝家世系编得怎么样了?”彭铿说:“一年多来,众吏不畏劳苦。经过草拟提纲,清理内存简牒,广泛收集流失资料,现已进入全面整理,系统抄录阶段了。”
帝尧说:“有进展就好。还有朕看你们的竹简,有宽窄不一的,要重新抄录。竹简要经过选择才能用:一是要老竹,二是要炕干,三是要削平,四要宽窄一致,这样文字抄录上去,装订成册,才美观。要争取在明年完工,每卷五份。除宫中收藏外,主要支系还要各存一册。如果不够,由各房派人来抄,以资后世。”
彭铿说:“我们谨遵帝令,随即改进,若有不合的重来。望帝上放心!” 夔公上前去拿一卷看了,说:“写得还算详细,注意不要将名字写错了,注意核对。”帝尧说:“明年完稿后,朕先派人验收无误后,方可说大功告成,继续努力吧!”彭铿说:“我们一定努力!”临走时,帝尧回头给彭铿说:“彭铿,你不是想拜会尹寿先生吗?今晚尹寿先生要到朕宫中,你赶来会他吧,或许他对你有所帮助呢。”彭铿说:“谢天子关照,我将这里的事务办完以后,即来宫里。”
当日傍晚,彭铿办完了事,随即赶到后宫。一侍卫早已迎了上来,说道:“帝尧在内宫,让铿公进去。”彭铿随侍卫来到宫内,见帝尧正和一位老先生说着话。他上前说道:“拜见天子,拜见先生!”帝尧说:“坐吧,这就是尹寿先生。你不是说对养生颇有兴趣吗?先生,这就是我所说的吴回将军的孙子,他名彭铿,又名篯铿。其父母二十多岁就过早去世,以后便随秦云学医多年。”
彭铿说:“先生,我想拜你为师,向你学习养生之法。”尹寿先生说:“你随秦云学过医?”彭铿说:“他是我师傅。”尹寿又问:“你还拜过哪些先生?”彭铿说:“在西域流浪时,我拜过宛秋先生为师。”尹寿先生说:“宛秋先生,他是冀方宛丘人,是我父亲的师傅,你已出自名师了,我还能当你的师傅吗?”彭铿说:“你既是帝尧之师,自有你学之长,必有我学之处。”尹寿先生说:“经天子介绍,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彭铿说:“师傅在上,受徒弟一拜!”
尹寿先生说:“那以后每月逢七到我住处,听我教授如何?”彭铿说:“徒弟记下了。”帝尧说:“彭铿聪颖好学,天资有余,有良师指导,必成大器。”尹寿先生说:“自古徒从师学,全凭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生搬硬套,岂能有所作为?而师学各有所长,广采众博,必自成才。唯养生多在意会,多做少说,贵在持之以恒。否则虽有满腹经纶,又有何益?”彭铿说:“师傅所说极是!”
话休絮烦。却说彭铿自拜尹寿先生为师以后,他就时不时地来到尹寿先生的家里。那天,彭铿在尹寿先生的屋子里,正在书简架上找喜欢的书简看。初冬的阳光照进屋内,给人几分暖气。尹寿先生问:“徒儿,昨日你为何没来呀?”彭铿答道:“昨天因风太大,不宜出门。不是有‘避风如避箭,避色胜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一说吗?讲养生还是趋利避害为好。因此我今天才来,先生不会责怪我吧?”
尹寿先生说:“避风如避箭,你说得在理。”先生又说:“你辅佐帝尧,又天生好学。收你为徒,也是我俩的缘分!我珍藏有《本草经》,望你细读。神农说过:‘《本草经》有三层含意:一是代表药物之根,二是为药物之标本,三是以民为本。药物是为民众治病的,这里所说的本草,便成了保本之草了。’《本草经》又称《神农本草》,里面共有三百六十五种药物。”
彭铿说:“先生说得好!神农当年尝百草而找到一百九十九味草药,其正妃听媛用了四年工夫,将神农的这些药草,全部记刻下来。并按神农的意思,把草药分为:‘君、臣、佐使’三品,无毒的上品称之为君,小毒的中品称之为臣,剧毒的下品称之为佐使。”尹寿先生说:“你懂得的东西还多嘛!”彭铿说:“《本草经》,我过去粗略学过。现重新阅读,定将大有收益!”
尹寿先生深感这个徒弟不简单,他的悟性好,天生是一块养生的材料。彭铿在先生书架上找到一扎简书《卜算至要》,就说:“师傅,您这本书借给我一读如何?” 尹寿先生说:“怎么不可,你不懂的便问我罢了!”
再说这天,帝尧端坐在正殿上方,召集大臣们议政。彭铿上前奏道:“帝上,修帝家世系已经三年,业已大功告成,其名称初拟为《帝家世本纪》或《帝王世牒》,现奏请天子定夺。”
帝尧说:“爱卿,你们辛苦了!大功告成,值得庆贺。这谱牒名称就定为《帝家世本》吧,你们可抄录一式五册:帝宫存两册,黄帝庙、颛顼庙各存一册,余一册,存宫中供帝家后裔们借阅。以后借阅当立规矩,只供翻阅记录,但不准带走!至于今后《帝家世本》是五年一修,还是十年一修为好,请大臣们斟酌吧。”
彭铿说:“我们遵循天子的命令去办!立即抄录五册送上!”伯夷上奏道:“《帝家世本》,乃帝家血缘谱系,建议以十年一修为好,或十年一小修,二十年一大修。”帝尧说:“那就定为十年一小修,二十年一大修吧,编修勤了,反倒不好。”
接着,帝尧又说道:“朕在位多年,现在已经年近古稀。那么,关于朕百年之后,何人能承继大位,不知众爱卿的意下如何?”夔公上前奏道:“帝上后继有人,理应从帝上嫡世子中挑选和考察才好。”帝尧说:“朕有十子,长子丹朱;还有二女,尚未出嫁。朕认为他们从德从才上看,实在是难以担此重任。”
益公说:“现在决定何人承继大位,为时尚早。即便有了人选,也应增加一些考验,观察他的德能情况如何。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各位大臣都不好说,请帝上择日与臣工商议如何?”帝尧说:“好吧,择日再与各位爱卿商议此事。”帝尧说:“待《帝家世本》抄录完成以后,朕将亲自去黄帝陵祭祀,众卿以为如何?”伯夷说:“帝上亲去祭祀祖先,以为后世楷模,天下幸事,必将流芳百世!”众臣都同声赞同。
不觉光阴迅速,又过去几月有余。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帝尧一行十多人骑马上路去西部巡视,并祭祀祖先。这时节,春光明媚,山川复苏,中原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只见得:
茫茫原野,隐隐青山。几多古树映朝霞,数片彩云飘远岫。沙堤日暖鸳鸯戏,田野花香蛱蝶驯。山有瀑,涧有泉,潺潺流水奏鸣琴;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艳阳照,炊烟出,条条道径转羊牧。饥渴鸡鸭寻食去,稚子骑牛吹笛来。
帝尧观赏到这山川风景,不禁喝彩道:“如此好山好水,真乃秀丽多姿啊!”在那青青的田野里,农夫们正忙着农事;骑在牛背上的放牛娃忽而吹着口笛,忽而又唱起了激昂有力的歌声:
安居还须乐业,贫穷怎不凄凉;
时来运转翻身日,娶得娇妻美娘。
无缘寻花问柳,有时举止放荡;
但凭喝得三杯酒,便似神仙模样!
最怕不识时务,行为孤僻乖张;
纵然遇到好年华,也遭世人诽谤。
还须及早立志,勤奋换得芳香;
光阴荏苒莫辜负,他日前程有望!
帝尧听此,又说道:“这北国的歌声是如此铿锵嘹亮,这应与当地的水土不无关系吧?”伯夷说:“北国的歌声高亢,南方的小调悠扬,各有风味。这的确是与当地的水土风俗有很大关系。”彭铿说:“我在西域时听到的歌与这里大不一样,那里是草原风光,而草原的歌声是圆润浑厚,特别能打动人的心扉。黄土高原的歌高亢嘹亮,确实是各有乡土风情韵味!”
且说帝尧一行,又行了数日,来到了高平炎帝陵。他们下马而行,彭铿紧跟在帝尧身后,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小山村,只见山腰有一座庙宇。这可是炎帝庙。但见:
八字砖墙涂红粉,两扇门上附圆钉。庙宇藏岭畔,亭阁隐山中。看云楼外彩霞舞,步梯栏上紫云生。竹院依依绿,殿堂处处清。默默诚心祭先祖,幽幽恭敬祀王灵。正是那松遮神农地,柏伴炎帝宫。半壁灯烟光闪烁,几炉香烛雾朦胧。
帝尧一行走进庙中,那正殿竖有高大的炎帝塑像。帝尧说:“昔少典娶于有蟜,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炎帝有益于人类,他种五谷,兴百疏。为解决百姓疾病,他亲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无不令人景仰!”帝尧向炎帝屈躬祭拜,随行人员也都恭恭敬敬地向炎帝磕了三个响头。伯夷说:“炎帝庙又为五谷庙,是为纪念炎帝的丰功伟绩而立的,自立庙以来,历代致祭的不计其数。”帝尧说:“炎帝和黄帝一样,都是华夏人民值得永久祭祀的伟人,这炎帝庙容当适时维修。”帝尧和众臣凝视良久,才不舍地离开了。
帝尧一行又马不停蹄,疾行数日,来到了关中平原。只见那无际的田野,庄稼长势喜人。帝尧说:“自古道:‘八百里秦川’,果然是个富庶的地方啊!你们看,这地阔人稀,土地肥沃,适宜农耕、放牧。”彭铿说:“这关中还是盛产草药的地方。”益公说:“果真有那么多草药吗?”彭铿说:“看,这里长的葛藤,那葛根就是一味好药。”他于是下马,顺着葛藤,找到葛根,在那里刨了一阵,把葛根刨出来了。他说:“这种葛根炕干后,是清热解毒的好药,葛根洗净后亦可生吃。你看那里还有车前草、柴胡、茵陈等,草药可多啦!而我们平时吃得很多东西,实际上都是药!”
帝尧说:“你识得它时,它就是宝;不识得它时,它就是草!彭铿,你说平时吃得很多东西,实际上都是药,你说来听听!” 彭铿于是一口气说出了十多种日常食品的疗效。伯夷说:“铿弟,你把《神农本草》上的食物疗法,归纳得精辟而透彻。原来我们日常吃的这些蔬菜果品,还能治病呀!”帝尧说:“这就叫食物疗法!”彭铿说:“五谷能医百病!食药同源嘛,凡是天生五谷,对人的养生都有效果。只是看何时偏重哪种食物,效果更好。”益公说:“听你一番高论,真是大开眼界啊!”他们议论着又匆匆前行。
且说那天傍晚,已是夕阳西下,天空彩霞万朵。帝尧一行已经走了好多天,这时来到一山间茅屋旁。帝尧说道:“朕已行多日,自觉体力不支。各位爱卿,还是在这里休息时日如何?”倕公说:“已到了这户农家,那我们就在这里休息吧。”帝尧一行来到茅屋院坝中,只见一对年轻夫妇出来招呼。彭铿道:“乡亲,当今天子驾到,要在这里休息时日,不知是否方便?”年轻夫妇赶忙跪迎。帝尧说:“起来吧,何必行这些俗礼。朕来此处,打算休养些时日,请你们不要声张!”年轻夫妇赶忙起来说:“好!请天子和各位进屋去吧,我们马上备些吃的来!”彭铿说:“请天子,各位臣工在此休息。我们去山上打一些野物来。”帝尧说:“你们快去快回吧!”
且说彭铿带领四个侍卫,每人都身佩宝剑、弓箭和长矛,向后山密林中去了。走着,走着,猛然间他们看到一群野鹿正在放牧。彭铿立即拉弓搭箭,一箭正射中一只野鹿腹部,倒地而亡,其余野鹿迅即逃离。不一会儿,一侍卫射中一只野鸡,侍卫说:“这只野鸡又肥又重,飞得不高,结果成了猎物了。”彭铿说:“这可是个好东西啊!”正在这时,一只野猪正从洞中跑出来,大家一齐上阵,把这只野猪杀死了。一行人抬着野鹿、野猪等,满载而归。
帝尧说:“你们收获可不小呀!”彭铿说:“这一带森林密布,野物很多,打猎也能养活人啊!”彭铿吩咐侍卫将野鹿、野猪、野鸡打整干净,并分别按他的要求进行煮、炒、炖。不到两个时辰,野猪肉、鹿肉都端上了桌,大家一齐围坐到桌上来,大口地吃着猪肉、鹿肉。帝尧说:“这野猪肉实是好吃。”彭铿这时端上一盆野鸡汤,香气扑鼻,彭铿首先给帝尧盛上一碗。然后,各位大臣都动手盛野鸡汤,帝尧说:“这汤又香又鲜,肉味可口,吃了真是沁人心肺呀,甚妙!”只见个个都抢着吃野鸡汤,不一会儿便吃得精光了。
饭后,大家仍意犹未尽,都说吃得太舒服了,一个个兴奋不已,一扫多日来的疲劳。伯夷说:“与善养生的人在一起吃的东西,那可是一种享受呀!你们看彭铿煮的饭、炒的菜真是不错啊!”
彭铿说:“这道野鸡汤,是我在丈母娘配方的基础上,重新配制而成,有养生提神的效果。”伯夷说:“那你给我们说一下怎么做这野鸡汤。”彭铿说:“野鸡汤的配方是有讲究的,寒暑季节的用料不一样,但都要适量掺些稷米和腊肉、香菇、菜心之类。最后,还要放点白胡椒粉与姜葱,再加少许酒慢慢地炖,那香味就出来了。”
帝尧一行休整毕,又继续走路,不必细说。正是: 雉羹配方有讲究,寒暑用料不一样。常年服用壮筋骨,延年益寿不夸张!欲知帝尧一行巡视祭祖的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