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8110800000035

第35章 令人惋惜的唐代诗人之死

唐代优秀诗人中,李贺的英年早逝,杜甫的死于漂泊途中,还有许多诗人的抑郁而终,都令人扼腕。但是,相比之下,下述五位诗人之死,无疑是更加令人惋惜同情的。

王士源(元)《孟浩然诗集序》记载:“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发背,且愈,得相欢饮。浩然宴谑,食鲜疾动,终于南园,年五十。”所谓“疾发背”,指背脊长疮。《新唐书》本传说的是“病疽背”。疽,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食鲜”的鲜指什么呢?孟浩然《岘山作》诗云“美人骋金错,纤手鲙江鲜”,是指生鱼片;《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逈、张参军》诗云:“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又指禽兽之肉。可见,孟浩然当时是因为吃了生肉(鱼或禽兽之肉)而使原本即将治愈的毒疮重新发作,终于不治身亡。倘若孟浩然这一次见老朋友王昌龄,不激动得忘乎所以,乱吃东西,他是不会只活到50岁的。

王勃是唐代著名的神童,六岁就很会写诗了。成年后,他名列“初唐四杰”之首,有《滕王阁序》千古流传,家喻户晓。但是,他死得很早,死时年岁,说法有分歧,一说28岁,一说27岁,死因和地方,说法一致,都是溺水于南海。王勃父亲因儿子杀死避罪官奴受到连累,被降职为交趾(在今越南河内)县令。王勃不远千里,前往省亲。《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等,似乎是说,王勃死于前往交趾路上。但是,《旧唐书》本传仅言“渡南海,堕水而卒”,没有说明是往还是返。王勃《鞶鉴图铭序》记载上元二年十一月七日“予将之交趾,旅次南海”,加上杨炯《王勃集序》记载,王勃死于上元三年(676年)八月,按情理推断,他应该死于由交趾返回的路上。因为,王勃不大可能在去交趾省亲的路上,在广州逗留10个月之久。

四川梓州射洪人陈子昂,从其六世祖开始,就一直是富豪之家。陈子昂生前好友卢藏用《陈氏别传》记载:“父元敬,瑰玮倜傥,年二十,以豪侠闻。属乡人阻饥,一朝散万钟之粟而不求报。于是远近归之,若龟鱼之赴渊也。”陈子昂本人,作为富家子弟,也不是文弱书生。十八岁之前,是个“驰侠使气”、“尚气决,弋博自如”的公子哥。后来折节读书,一举成名,中了进士。仕途虽然很不顺利,但也曾深得武则天的赏识,在朝廷里做过麟台正字、右拾遗之类的官职。令人奇怪的是,因为父亲年老,陈子昂请求解职,回家侍奉,竟然遭到贪暴残忍的县令段简诬陷,死于狱中。富豪出身、曾在朝廷为官、政治文艺才华均十分出众的陈子昂,竟然死于小小县令之手,年仅40余岁(卢藏用《陈氏别传》称42岁,《旧唐书》称40余岁,《新唐书》本传称43岁)。因此,近代以来,有多位学者撰文探讨,提出了段简背后更有强大人物的推测。

王昌龄擅长七绝,生前即已诗名大盛。因为他做过江宁县令,被当时人称为“王江宁”,甚至有人把他比做诗坛的孔子,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说法——这称号跟“诗圣”几乎是一样的意思。《新唐书》本传说,被贬为龙标县尉的王昌龄,“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闾丘晓杀王昌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王昌龄有省亲逾期的过错,二是闾丘晓滥施杀伐之权。这两个原因,只要少一个,王昌龄都不会死于非命。

刘希夷作《白头吟》一诗,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其舅父宋之问也是著名诗人,在刘希夷尚未公诸于众前看到这诗,非常喜欢这两句,要刘希夷把它让给自己。刘希夷先答应、后反悔,惹怒宋之问,宋遂将其杀害。《刘宾客嘉话录》说宋之问是“以土袋压杀之”,压杀的方法,大概是,趁其熟睡之际,以土袋压住头部尤其是口鼻,使其窒息而死。这种杀人方法,古籍中多有记载。刘希夷死时年岁,文献没有说明,《大唐新语》、《本事诗》都说是《白头吟》诗成后不到一年即已离世,《唐才子传》则是“时未及三十”。总之,应在他25岁中进士后不久。

根据这些诗人保存至今的一些名篇佳句,我们有理由相信:倘若假以年岁,这些才情横溢的诗人,都有可能写出更多的好诗,嘉惠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