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810300000022

第22章

第五章生命背上了一种叫责任的使命

第二节生活被“两只手”左右着

——米尔顿·弗里德曼在牛津大学的讲座

自从欧洲人首次向美洲殖民——1607年在詹姆斯敦,1620年在普利茅斯——以来,美国就成了一块磁石,吸引着人们,有来冒险的,有从暴政下逃出来的,或者干脆就是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谋求较好的生活的。

开始时是涓涓细流,但在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以后,细流慢慢变粗,到十九世纪就成了一股洪流。千百万人不堪忍受苦难和暴政,被自由和富裕的生活所吸引,横渡大西洋和太平洋来到了美国。

他们踏上美国国土时,并没有发现黄金铺的路,生活也不像从前想象的那么好过,但他们确实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机会。靠着苦干、精明、节俭和老天爷的保佑,大多数人实现了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诱使他们的亲戚朋友也来加入他们的奋斗行列。

美国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奇迹和政治奇迹同时发生的历史。之所以能够发生奇迹,是因为美国人把两套思想付诸了实践——说来也巧,这两套思想都是在1776年公之于世的。

一套思想体现在《国富论》里,这部伟大的杰作使苏格兰人亚当·斯密成了现代经济学之父。该书分析了市场制度为什么能把追求各自目标的个人自由同经济领域里生产我们的衣、食、住所必需的广泛合作结合起来。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见解是:参加一项交易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而且,只要合作是严格自愿的,交易双方得不到好处,就不会有任何交易。在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情况下,不需要任何外力、强制和对自由的侵犯来促使人们合作。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只盘算他自己的得益”的个人“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去达到一个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目的。对于社会来说,同他的盘算不相干并不总是坏事。他在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时促进社会的利益,常常比他实在想促进时还更有效果。我没听说过,那些装作是为公众的利益做交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

第二套思想体现在独立宣言中,该宣言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表达了他的同胞的普遍情绪。它宣告了一个新国家的成立,这是历史上按照人人有权追求自己的价值的原则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我们认为这个真理是不言自明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了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有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用更为激进和绝对的话说:“人类有理由为之个别地或集体地干涉任何一部分人的行动自由的唯一目的是自我保护。……对文明社会的某一成员正当地强制行使权力的唯一目的是防止他对别人进行伤害。人类自己的长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不是足够的理由。……任何人的行为对社会负责的部分只是关系到别人的部分。就其仅仅关系他自己的那部分来说,他的独立按道义说是绝对的。对他自己,对他自己的身心,个人就是主宰。”

美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实现独立宣言中的各项原则而奋斗的历史——开头是反对奴隶制的斗争(最后通过一场流血的内战而解决),后来是促进机会均等的斗争,最近则是力图达到收入均等的斗争。

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必要前提。如果人们在没有高压统治和中央指挥的情况下能够相互合作,那么这可以缩小运用政治权力的范围。此外,自由市场通过分散权力,可以防止政治权力的任何集中。把经济和政治权力集中在同一个人手里,肯定会给人民带来暴政。

十九世纪,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结合,给英国和美国带来了黄金时代。美国甚至比英国更繁荣,它以清白的历史开始:阶级和等级的余毒较少;政府的限制较少;而土地则较为肥沃,人们可以去努力开发,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有一片尚未开发的大陆,等待着人们去征服。

……

斯密和杰斐逊都把政府权力的集中看做是对老百姓的巨大威胁,他们认为,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护公民免受政府的专制统治。这就是弗吉尼亚权利宣言(1776年)、美国权利法案(1791年)以及美国宪法中规定的三权分立的目的;也是英国十三世纪颁布大宪章和十九世纪末改革法律机构的推动力。在斯密和杰斐逊看来,政府应该是仲裁者,而不应是当事人。杰斐逊的理想,正像他在1801年的首次就职演说中所说的那样,是建立“一个开明而节俭的政府,它将制止人们互相伤害,但仅此而已,在其他一切方面将放手让人们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从事自己的事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成功减少了它对后来的思想家们的吸引力。十九世纪后期的政府受到严格限制,集权甚少,不危及老百姓。但另一方面,它的权力也很少,使好人做不了好事。在一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还有许多罪恶。的确,正是社会的进步使残余的罪恶显得更加可恶可憎。像往常一样,人们认为事情必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忘记了一个强大的政府对自由的威胁,心里想的只是更为强大的政府所能做的好事,认为只要权力掌握在“好人”手里,政府就会做好事。

……

近来的经历——经济增长缓慢,生产率下降——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我们继续把越来越多的权力交给政府,继续把权力授给公务人员这样一个“新的阶级”,让他们代表我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收入,那么,个人的独创性是否还能克服政府控制的麻痹作用?一个日益强大的政府迟早将摧毁自由市场给我们带来的繁荣,摧毁独立宣言庄严宣布的人类自由。这一天的到来,也许比我们许多人预料的要早。

我们还没有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我们作为一个民族仍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是继续沿着“通往奴役之路”(这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为他的一本意义深刻而颇有影响的书起的名字)疾驰下去,还是加紧对政府的限制,在更大的程度上依靠人们自觉自愿的合作来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是听任黄金时代结束,而沦入大多数民族过去一直遭受而且目前仍在遭受的专制统治和苦难,还是运用我们的智慧、先见之明和勇气来改弦更张,记取经验教训,而从“自由的复兴”中得到好处?

如果我们要做出明智的抉择,我们就必须了解我国制度的运行所依赖的基本原则,既要了解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原则,又要了解杰斐逊提出的政治原则。斯密的经济原则告诉我们一个复杂的、有组织的、顺利运行的制度为什么能在没有中央指导的情况下获得发展并繁荣兴旺,同时告诉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不采用强制性手段而使人们相互协作。我们必须懂得为什么试图以中央指导代替合作会造成那么多损害。我们也必须懂得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之间的密切关系。

幸好,潮流在转变。在美国、英国、西欧各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里,人们对政府作用的增大带来的威胁越来越有所认识,对所遵循的政策越来越不满。这一转变不仅反映在舆论上,也反映在政治领域里。对于我们的议员们来说,唱不同的调子乃至采取不同的行动,正在变成政治上有利的事。我们正经历着公众舆论的另一次重大改变。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使人们更加相信个人的积极性和自愿的合作,而不是转向完全集体主义的另一极端。

【人物剪影】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32年取得罗格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二战中期,弗里德曼任美国财政部顾问,研究战时税务政策,支持凯恩斯主义的税负政策。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随后回到芝加哥大学教授经济理论。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30年中,他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塑造成一个紧密而完整的经济学派,被称为芝加哥经济学派。1976年,他由于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外,在弗里德曼的指导下,多名芝加哥学派的成员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退休后的弗里德曼到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并于1988年获得了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章。

弗里德曼是《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的作者,他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读·品·悟】

这是弗里德曼在访问牛津大学时所做的一篇关于经济发展的讲座。在本篇讲稿中,他分析和解读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监管”这两只不同类型的“手”在经济发展中起的很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市场就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情绪特征,高明的投资者总是善于抓住市场的这些特征,充分运用“看不见的手”在投资中所起的作用,抓住市场的热点进行有效的投资。

捕捉市场热点,需要敏锐的感觉和洞察力,在热点形成之初就应尽早抓住,不要等到市场上尽人皆知时才“后知后觉”,开始一段的利润往往是最丰厚的。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对市场运行情况、特点及当前热点的分析,找出今后可能出现的热点所在,成为“先知先觉”者,则更为主动。

一般来说,热点板块有以下一些特点:

1该板块存在长期被冷落、价值被低估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该板块中普遍存在。

2由于科技的进步或政策上的变化等基本面情况的改变,形成新的热点。如2000年上半年,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热,涉及网络业务的公司也炙手可热,美国的雅虎、微软股价飙升,顺应这一潮流,我国的网络股也表现突出。

3该板块中存在超强势股,即板块的领头羊。

4市场对该板块的兴趣越来越浓,最终达成共识;或者突然出现的热点,市场有顿悟的感觉,认同度极高。

5热点板块中的个股经常不能用业绩和市盈率的标准来衡量股价的高低,而与市场认同程度的高低有关。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的热点经常带有盲目性和狂热性的特点,往往热点来时如急风骤雨,去时如流星闪过,如果节拍踏不准,很可能就被搞得筋断骨折。所以,只有清醒地认识到“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自发挥的主要作用,让“两只手”携手共进,市场创新和经济监管和衷共济,才能够让市场给我们带来永久的利益和幸福。

【链接】

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看似不相干的事物逻辑化等手法是演讲者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在这篇演讲中,弗里德曼就把高深、复杂的经济学用“一只看不见的手”和“一只看得见的手”简单化、形象化和逻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