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优质茶叶生产新技术
8099900000009

第9章 优质茶园的建设及高效管理(2)

移栽时,要起苗与栽植同时进行。如果苗地干燥,应事先浇水湿润土壤,以减少起苗时对根系的损伤,提高茶苗成活率。如果连同育苗的营养钵苗移栽,营养钵未腐烂的,需打开钵底和钵壁,去除外套,以免茶苗根系与穴内土壤不能充分接触而影响其生长。每丛通常栽植2—3株茶苗,种在同一丛内的茶苗,必须选择苗木粗细大小一致,不能同丛搭配大小苗。茶苗移入沟内,对齐泥门(根茎部的压土痕迹),做到根系舒展,保持根系的原来姿态,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当覆土至不露须根时,轻轻将茶苗向上一提,保持茶苗根系自然舒展,一边覆土一边压紧根茎部土壤,使根与土壤紧密相结。覆土至3/4沟深时,可浇定根水,使根部的土壤完全湿润。水渗下后,继续覆土至略高出茶苗原来的压土痕迹为止。最上层可用锄头将茶苗的根茎部轻轻打紧,或用脚将根茎部的土层踩紧实。

(3)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新建茶园经常出现缺丛或缺株现象。因此,应做好浇水抗旱、遮阳防晒、勤除杂草,根际覆盖等工作,以保证移栽茶苗成活率。

淤浇水抗旱。移栽茶苗的根系损伤较大,移栽后必须及时浇水,之后可根据情况每隔1—2周浇次水,直到成活为止。成活后,一般无公害茶园,可适当施一些发酵过的稀薄人粪尿;绿色食品茶园和有机茶园,可施经颁证的稀氨基酸液肥和经无害化处理过的堆、沤肥液,以提高苗期的抗旱能力。

于遮阳防晒。茶树幼苗期,夏天强烈阳光照射和高温干旱会使茶树叶子灼伤,严重时会使整株茶苗晒死,在“伏旱冶季节表现更为明显,加上茶园防护林、行道树和遮阳树等都未长成,生态条件差,相对湿度小。因此,在第1—2年的高温季节,必须进行季节性遮阳。可在茶苗的西南方向插上捆扎成束的狼箕草、杉枝和稻草、麦秆等,挡住部分阳光。高温干旱季节过后,将遮阳物及时拔除或作为铺草材料铺在茶行之间,既保土壤水分,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根际覆盖。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旱季根际铺草,能够促进茶苗的生长势,有利于茶苗成活率的提高。一般无公害茶园根际覆盖的材料主要有稻草、麦秆、绿肥等,绿色食品茶园和有机茶园则以山草、绿肥为主,可在茶苗根茎两旁根系分布区覆盖,上面再压上碎土。缺水地块更应大力采用这种方式。秋冬移栽的茶苗,在移栽结束后立即覆盖,可以抗寒保温。其他季节移栽的茶苗,则应在旱季到来之前覆盖好。

合理间作绿肥。合理间作绿肥是有机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不仅可以解决幼龄茶园的肥源问题,还可以增加土壤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护梯保坎,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等。

另外,如果苗圃起出的茶苗,当日未能移栽和等待装运,或运到目的地后不能及时定植时,则应将其集中埋植在泥土沟内,或用地衣植物包扎根部,放于阴凉处,防止茶苗失水,提高茶苗成活率。

2茶子直播

用茶子直接播种的茶园,由于存在性状分离,很容易产生品种退化,导致管理困难、品质和产量不稳,也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但用茶子播种,方便,投资成本低,苗期茶子根系入土深,抗逆能力强。在冬季寒冷的北部茶区,一些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的高山茶区,还有少量茶园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播种。播种的规格与种植的规格相同。

(1)播种时间

一般茶区,从茶子采收到翌年3月的这段时间内,除冰冻期间外,都可播种,以早播为宜。秋、冬季播种,可以不必对茶子进行贮藏,并能在第二年提前半月出苗,这对当年茶苗的生长有利。因此,10月采收后的茶子,只要茶园土地已整好,可以直接播入土中。有的地区,冬季可能发生较严重的冻害,则应避开这一时期,在第二年经浸种催芽后播种。具体播种时间:秋冬播种在10—12月;春季播种不宜超过3月,否则会影响茶子的出苗率。

(2)播种方法

秋冬播种,种子在土壤中有较长时间可以吸收水分,胀裂种皮,一般不对种子进行特别处理。春播茶子在播种前进行茶子处理(浸种和催芽),可以提高种子出苗成活率。

用茶子直播,每公顷约用符合标准的茶子75—90kg,按照规定丛距每丛播4—5粒茶子,覆土3cm左右。然后在播种行上盖一层糠壳、蕨类、锯木屑、麦秸或稻草等物,以保持播种行土壤疏松,促进出苗。播种深度对茶苗有很大的影响,播种过浅或过深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缺苗。如果播种过浅,茶子容易裸露地面,受寒冻或旱热的影响,导致出苗率降低。如果播种偏深,幼苗出土较迟,一旦遭遇高温干旱季节,刚露地面的胚芽容易因日光灼伤而枯萎,影响茶苗的正常生长。

§§§第二节茶树设施栽培

作为露地栽培的特殊形式,茶树设施栽培主要是利用塑料大棚、温室或其他设施,改造或创造局部范围内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和土壤等茶树生长的环境气象条件,对茶叶生产目标进行人工调节。

塑料大棚栽培和日光温室栽培是茶树设施栽培的两种主要形式,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利用塑料薄膜的温室效应,提高气温与土壤温度,增加有效积温。由于采茶期提早,茶叶价格升高,经济效益显著。其主要区别是日光温室有保温效果显著的后墙(北面),而塑料大棚没有,所以日光温室冬季保温性能显著优于普通塑料大棚,适于冬季寒冷的北方茶区,特别是山东省,当地农民习惯将日光温室称为冬暖大棚。而塑料大棚栽培茶树在我国南北各产茶省普遍应用,另外,塑料大棚和温室还可以减轻冬季霜冻和春季“倒春寒冶的危害。

一、塑料大棚

将塑料大棚搭建在茶园中的目的是为了增温、保温、控温,取得早生产、高效益的效果。塑料大棚搭建后,茶园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塑料大棚的园地选择、环境调控、大棚措施运用等知识,科学改变相应的生产措施。

1塑料大棚茶园的选择与建造

茶园塑料大棚的搭建,需要选择适宜的园地,具体条件包括:茶园地势平坦或南低北高,向阳避风,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地肥沃,种植规范;茶树长势应旺盛,树冠覆盖度大,最好是产量高、发芽早、芽密度高、品质好、适制名优绿茶的良种茶园,如浙农139、浙农117、龙井43、福鼎大白茶、乌牛早、迎霜和白毫早等。我国北方如山东等地塑料大棚一般选用槠叶种、龙井43、白毫早和福鼎大白茶等。

塑料大棚对棚膜的要求是:透光性好,不易老化,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冬季阳光。目前北方大棚茶园的覆盖材料大多是005—01mm无滴PVC塑料薄膜,棚内地面覆盖0004mm地膜,以草苫为夜间保温材料。大棚支架主要由立柱(木桩或水泥柱)和拱架(竹竿、木条和铁丝等)两部分组成。

大棚搭建时间须综合考虑,以既能提早茶叶开采,又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北方茶区10月下旬建造大棚,浙江杭州地区则于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搭棚盖膜。

简易竹木结构和钢架结构是塑料大棚比较实用的两种类型。竹木结构大棚的优点是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是目前大棚的主要形式;缺点是立柱多,遮光严重,柱脚易腐烂,抗风雪能力差。钢架结构大棚无立柱,透光好,作业方便,使用寿命长,通常可用10年左右,但建造成本较高。

为充分利用冬季阳光,塑料大棚的方向以坐北朝南或朝南偏东5毅为好。以长30—50m,宽8—15m,高22—28m为宜。由于棚越高承受风的荷载越大,越易损坏,因此大棚最高不应超过3m,棚与棚之间还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2大棚茶园的环境条件调控

大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5—25摄氏度,最低不低于8摄氏度,最高不要超过30摄氏度。寒冷的阴雨天或大风天气,要格外注意温度变化。夜间温度迅速下降时,也应注意保温。例如,江北茶区夜间应加盖草苫,保证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8摄氏度,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加温。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时,最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当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90%以上时,透气性差,不利于茶树的生长。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地面覆盖、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将空气湿度调控在最佳范围(白天为65%—75%,夜间为80%左右)内。如发现湿度不够,要及时喷水增湿。保温与通风散热是冬季大棚茶园管理的主要环节。塑料大棚要牢固、密封,以防冷空气侵入。要经常对大棚进行检修,发现棚顶有积水和积雪时应及时清除,并及时用粘胶带修补破损棚膜。要及时做好通风散热工作,晴天可在上午10时前后开启通风道,下午3时左右关闭,控制棚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如果光照强度不足,很容易使大棚内的茶树受到影响,特别是简易竹木结构大棚内由于立柱和拱架的遮挡,以及塑料薄膜的反射、吸收和折射等作用,棚内光强只是棚外自然光强的50%左右,对茶树叶片的光合效率有很大影响。为达到高产优质的生产目标,必须提高光照强度。除了选择向阳的茶园和使用透光、耐老化、防污染的透明塑料薄膜外,晚上盖草苫时,白天应及时揭开草苫;薄膜要保持清洁,以利透光。可将反光幕安装在棚室后部,尽量增加光照强度。改善冬季大棚光照条件还可以采用人工补光的办法,可以在晴天早晚或阴雨天用农用高压汞灯照射茶园。

3大棚茶园的施肥

有机肥是大棚茶园的主要基肥,包括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厩肥和饼肥等。每公顷施用“百禾福冶生物活性有机肥和饼肥各1500—2250kg,或厩肥30t以上,结合深翻于9—10月开沟施入,沟深20cm左右。施用化学肥料要严格按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施肥的规范操作。无公害茶和A级绿色食品茶主要以氮素化肥作为追肥,如尿素、硫酸铵、“中茶1号冶茶树专用肥等,若混合施用速效氮肥和茶树专用肥,效果更好。用量按照公顷产1500kg干茶施纯氮120—150kg计算,分2—3次施入,其中催芽肥占50%,催芽肥一般在茶芽萌动前15天左右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

塑料大棚常处于密闭状态,二氧化碳的来源受到很大限制。夜间由于茶树的呼吸作用、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大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很高,但日出后,随着茶树光合作用的增强,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降低,假如晴天通风不畅,二氧化碳浓度甚至可降到100mg/L以下,影响茶树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因此,适时补充二氧化碳非常必要。在大棚茶园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可促进茶树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降压阀,将钢瓶中高压液态二氧化碳灌入05m的塑料袋中,灌满后扎紧袋口,在晴天上午9时放在茶行中间,下午4时收回。另一种是用碳酸氢铵和稀硫酸混合产生二氧化碳,在上午9—11时施用。碳酸氢铵用量在3—5g/m2时,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升至1000mg/L。这两种方法都简便易行,可使大棚茶园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2倍以上,茶叶产量增加20%左右,香气和滋味得到改善。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气肥最好不要在阴天或雨雪天施用,而应该在晴天上午光照充足时施用。另外,通风换气和多施有机肥也是提高大棚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途径。

4大棚茶园的灌溉与修剪

大棚搭建前结合深耕施肥,进行一次灌溉,给将要搭棚茶园供足水分,并在茶行间铺10—15cm厚的各种杂草和作物秸秆,草面适当压土,第二年秋季翻埋入土。既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温保湿,又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塑料大棚是一个近似封闭的小环境,主要靠人工灌溉补充土壤水分。由于土壤蒸发和茶树蒸腾产生的水汽,在气温较高时常会在塑料薄膜表面凝结成水珠,返落到茶园内,因此地表至10cm深的土层的含水量较高且变化稳定。通常相对含水量可达80%以上,但在30cm左右土层则容易干旱,尤其是在气温升高到20摄氏度以上,又经常开门通风的情况下,棚内水汽大量散失,如果持续几天不灌水,土壤相对含水量很快会降到70%以下。因此,棚内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时,应每隔5—8天灌水20mm左右,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时,应每隔3天灌水15mm左右。灌溉的最好时间是阴天过后的晴天上午,可以利用中午的高温使地温迅速上升。灌水后要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灌溉的方式可根据条件进行沟灌、喷灌、滴管,用低压小喷头喷灌或滴灌进行灌溉效果较好,不仅省水、省工、效率高,而且容易控制灌水量容易。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北方茶区灌溉后大棚内气温和土温很难回升,因此应尽量减少大棚灌溉的次数。最好在建棚前几天,对茶园灌一遍透水,然后在大棚建好30天和第一轮棚茶结束后,再分别灌一次水。为避免大水漫灌,可采用喷灌或人工喷雾器进行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