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8095400000088

第88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

“注解”

①孔文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②敏:敏捷、勤勉。

③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能力比自己差的人请教。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有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虚心请教而以为耻,所以他的谥号叫‘文’。”

“边读边悟”

“不耻下问”是孔子一贯的治学态度,而且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末清初,博古通今、名扬四海的大学者顾炎武,因为知识渊博,所以向他请教的人不计其数,都以他为老师。但是,顾炎武并没有得意忘形。每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常常谦虚地向行家请教,没有一点架子。

有一天,他遇见一位见解不凡的城内普通的私塾先生,名字叫张尔歧。顾炎武决定登门去拜访。但是,他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上门劝阻,“你一个堂堂的大学者,怎么能够去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节匠请教呢?这样做岂不是有悖礼节吗?再说,一个小小的教书匠,又能有多大的学问,向他请教,不是浪费时间吗?”听了这些话,顾炎武只是笑了笑,他对朋友说:“你们不要以为张先生是一个教书的,就看不起他了,我前几天亲耳听到过他在谈论《礼》,他的见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还有许多观点是我从来未曾听到过的呢。再说,就自己不懂的东西向别人请教,不管被请教的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不但不违背礼仪,而且是一种有礼的表现,孔老夫子早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诲了。”

第二天一早,顾炎武就穿戴整齐,步行来拜访张尔歧。因为张住在城里偏僻的小巷里,等他一路打听来到张家的门前已是晌午时分,看到大门紧紧关闭着,他敲打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工夫,也没有人来开门。于是,他就坐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等待。当时天气正热,他又饿又热,但还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直等到太阳偏西,夜幕降临了,他还是一动不动。其实,张尔歧在听到第一声敲门声时,就从门缝里面看到来人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但却有心考验。看到他一直等到了天黑,终于感动,打开门将他让了进来,连忙上茶,并准备饭食。当他听到顾炎武说了来此的目的后,连声说道:“不敢,不敢,你是名闻朝野的大学问家,我怎能做你的老师呢?”一个是诚恳地要求,一个是坚决地不从。最后两个人决定以朋友相称,互相切磋讨论。从这以后,顾炎武就常常来到张尔歧破旧的住处。他就研究《礼》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向张请教,结果大都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因此,顾炎武后来在写他的代表作《日知录》时,就采用了不少张尔歧的观点和见解。

顾炎武虽身为德高望重的学问家,但却依然不耻下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