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魏源评传
8089200000037

第37章 十画

袁名曜 字道南,一字焘岚,号岘冈。湖南宁乡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散馆授编修,升侍讲、侍读。因母丧归乡,任岳麓书院山长。是时,魏源正在此就读。能文善辩,同乡严如煜、陶澍等誉之为“楚南人物”。同治六年《宁乡县志》载,他“为文意格高浑,不落恒蹊,穿穴经史,自达其所见”,“尤留心舆图厄塞、河渠险隘、古今沿革”。后患目疾,弟子整其稿为七卷,名《吾吾庐存草》。

顾騄 字耳山。江苏兴化人。为魏文卿《思阙山馆文存》作序,序中自述说:“道光三十年,邵阳魏默深公宰兴邑,騄时年十三,应书院小课,即以诗受知于公。赐以《圣武祀》一帙,心辄甚喜,把玩之不忍释手。虽其间微言奥义弗甚了了,至于世运之变迁,夷务之进退,未始不借是仰窥于万一。”

夏世堂 字玉甫。福建建宁人。附贡生。官至江苏松江府管粮通判。道光七年(1827),与魏源等于苏州参加为贺长龄调山东布政使饯行。

崔焘,字虹桥。山东铜山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道光八年(1828),与魏源等同官内阁中书。九年(1829)成进士。历官河南通许县知县、裕州知州、浙川厅抚民同知、怀庆府知府。卒于任。

奚冈 字铁生。浙江钱塘人。好诗,善书,工画。嗜酒,被视为“酒狂”。林则徐官江苏时,曾组建宣南诗社,奚冈与魏源均诗社社友。多次被省内大吏招入幕,或荐以孝廉方正,均不应。晚年,因家遭大火,又逢母丧,遂忧郁致死。

钱林 字东生,又字东甫,号伊庵。浙江仁和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才思敏捷,着《玉山草堂集》。与龚自珍皆奉彻悟禅师之书,具教、律、禅、净四问。道光八年(1828),魏源游杭州时,从钱林问释典,求出世之要。同年,魏源作《武林纪游呈钱伊庵居士》诗十首,注云:“时寓师之宅月馀,临行纪此志盛。”钱仪吉(1783-1850)初名逵吉,字衍石,号心壶,又号新悟。浙江嘉兴人。祖父钱陈群,官至尚书。父钱福胙,官侍读学士。仪吉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曾任户部主事,累迁至工科给事中。因公罢归。主讲广东学海堂,晚岁任河南大梁书院山长,卒于书院。治经,不持汉宋门户。着《经典证文雅厌》。好读史,补撰《晋兵志》,又撰《三国晋南北朝会要》。仿明焦竑《献徵录》之例,辑清初至嘉庆年间名人八百馀人事迹,成《国朝碑集传》。另着《衍石斋记事稿》、《旅逸小稿》等。入《清史稿·文苑传》。嘉庆二十四年(1819)一月初五日,在京与魏源等参与祭祀郑玄的活动。

钱协和 浙江上虞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八年(1828),与魏源同官内阁中书。

徐鼒(1781-1848)字孟品,号星伯,直隶大兴人(今属北京)。嘉庆十年进士。十六年由翰林院编修擢湖南学政。因矜愎不得士心,仅一年即被赵慎畛弹劾,罢官,遣戍新疆伊犁。亲历天山南北,遍访仆夫、驿卒、台弁、通事等,并查考旧籍,成《西域水道记》五卷。又搜集新疆建置沿革、城垣险要、事迹掌故、钱粮兵籍,《新疆识略》(《清史稿》四八六本传作《新疆事略》)。被特赦后,历任内阁中书、郎中、御史、陕西榆林知府。另着有《新疆赋》、《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新斠注地理志集释》十六卷及《唐两京城坊考》、《唐登科记考》等。事迹入《清史稿·文苑三》。魏源在其致友人信中称他为“星伯夫子”,在京师时,常与之商论天下形势和两北舆地;所着《元史新编》,征引徐松的资料与见解颇多。

徐堉 字芳田。直隶天津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道光八年(1828),与魏源均由举人入官内阁中书。官广西龙州同治,署太平府知府。在与起义者陆成大的战斗中,阵亡。赐道衔。

徐鼐 字彝舟,号亦才,别号敝帚斋主人。江苏六合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与魏源同时参加殿试,成进士。官至福建福宁府知府。着《小腆纪年》、《未厌斋文集》等。魏源曾为徐鼐说明末史实。

徐试 字樗亭。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户部主事,后任浙江临海县县令。着有《诗经广诂》等。嘉庆二十四年(1819),在京与魏源等祭祀汉学家郑玄。

徐宝善 原名三宝,字敬依,号廉峰,又号静轩。安徽歙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授编修。官御史。着《壶园全集》,辑《五代新乐府》。与魏源等于道光九年(1829)参加北京陶然亭诗会,又于道光十年(1830)参加北京花之寺诗会。

悟坚 字道宜。浙江杭州西湖理安寺僧人,后归老天长寺。能诗。道光二十七年(1847),魏源作《理安寺偶题赠道宜上人二首》,末云:“老僧磊落万夫特,闭门自养桃花色,晚唤白云作檀越。夕阳西下无炊饭,惟有朝朝树鸦返,天外归来不辞远。”

颇有超脱尘世之情。

郭羽可 字仪霄。江西永丰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九次会试不中。道光十三年(1833)任内阁中书。着《诵芬堂诗钞》、《诵芬堂文钞》。

唐鉴(1778-1861)字栗生,号镜海。湖南善化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历官御史、山西及贵州按察使、浙江及江宁布政使、太常侍卿等。后主讲金陵书院,崇尚闽洛之学,着有《学案小记》、《朱子年谱考异》、《省身日课》、《读易反身录》、《易牖》、《读礼小事记》、《畿辅水利》、《红叶山房文稿》等。《清史稿》有传。嘉庆十九年(1814)九月三日,设宴为陈沆、欧阳厚均回乡饯行,在座者有何凌汉、贺长龄、李象鹍、易润槐、魏源等人,魏源与陈沆等均有诗记其事、述其情。《清史稿》有传。

唐开韶 字竹谷。湖南武陵人。好诗好客,四方名士过境者,常留饮并厚加资助,家道因此中落。嘉庆二十一年(1816),分修《湖南通志》。辑《湖南诗略》、《湘系》,求陶澍捐资刻印,因耗费巨大,未果。邓显鹤《沅湘耆旧集》从中取材甚多。着《桃花源志略》、《侠野草堂集》。曾作《甲午孟冬,自星沙往江南,即事感怀,留别湘中诸友,先寄吴越诸公》诗三十首,其中第二十首为寄魏源,诗云:“师门藻鉴有公评,文字因缘信此生。蜀道传书能近讯,苏台无梦达深情。蛾眉老去描难肖,骏骨穷来价不轻。偏是客中联旧雨,还期一例访桐城。”卒于长沙旅次。

凌堃 字仲讷,自号德舆子。浙江湖州乌程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座主为阮元。好异书。阮元劝他治经,乃为汉学,着《尚书述》、《周易翼》、《学春礼理辨》、《德舆子》。晚任金华县教谕。与魏源、龚自珍等最为友善。太平军破湖州时死。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又号髯樵、桃花渔者。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授编修。迁御史,转给事中,出任川东道,历山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江苏巡抚。道光十一年(1831)升两江总督。改漕粮为海运,行票盐制,兴修水利,为朝野所重。年少时曾从纪昀学,考证名物、辨析学术,均能详其本末,述其利弊。后人辑其奏议、诗文为《陶文毅公全集》。魏源为作《行状》、《墓志铭》、《神道碑铭》,记其事迹甚详。《清史稿》列传一六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