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分析与监管改革研究
8088800000027

第27章 体制机制完善是经济低碳化的内在动力

(一)建立市场对低碳发展的内在调节机制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加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晰排放权的产权所属,鼓励市场竞争和自由交易,真正体现排放权的价值,保证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在有效率的竞争中逐步完善。

瞄准经济低碳化要求,重点推动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确保资源价格能够反映推动形成把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转嫁给社会的生态成本内化为企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从而保护和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要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是使之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在具有竞争潜质的资源市场领域,应引入竞争机制,让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不适于或者不具备条件引入竞争机制的领域,必须加强和改进政府价格监管。

(二)探索建立碳产权制度

建立碳产权制度、发展碳排放交易、征收碳税,本质是通过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增加“碳”这个可调控要素,使资源配置中体现出“碳”要素的价值,促使资源由碳排放效率较低的企业向碳排放效率较高企业流动。

尽管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建立完善的碳产权制度,尤其是国际碳减排框架还未最终形成,许多发达国家也未建立起完善的碳产权制度,我国仍然处于快速发展中,过早过快的建立碳产权制度,无疑会妨碍经济进一步增长,但这并不妨碍我国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的探索研究。在总量控制条件下,对企业初始排放权进行合理的分配,充分保证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减排企业的利益。设立有效的排放量检测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为企业间碳排放权交易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加强制定控制排放的法律法规,对排放总量进行约束,包括排放许可、分配、收费、交易、管理等内容。

择机循序引入碳税。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首先应选择低税率、对经济负面影响较小、以筹集资金为主的单方国家碳税;只有在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源密集型工业作为实际减免对象时,才能考虑高税率的碳税政策。

参考资料

1.韩文科,刘强姜,克隽等,中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陈诗一,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J]。《经济研究》,2010(3)。

3.曾铮,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研究:基于新兴市场国家视角的理论和中国经验[D],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2009.

4.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气候变化问题及绿色复苏[R]。内部资料,2010.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R]。内部资料,2009.

6.庄辛,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和出行的碳足迹研究:石家庄市城区居民问卷调查报告[J]。调查研究建议,2009(12)。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潘家华,郑艳,碳排放与发展权益[J]。8世界环境,2008(4)。

9.刘强,庄幸,姜克隽等,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8)。

10.王毅。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辨—“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J]。城市发展研究,2009(1)。

12.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报告2006: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吴力波,自愿性减排”与“碳关税倒逼[N]。《文汇报》,转引自中国经济信息网,2010-1-19.

14.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N]。《经济日报》,2009-12-19.

15.张国宝,中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调整[J]。中国发展观察,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