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分析与监管改革研究
8088800000023

第23章 经济低碳化的内涵与中国经济低碳化

课题承担人 相伟

指导专家 臧跃茹

内容提要:经济低碳化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碳排放总量下降,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低碳化,第二个层次是碳排放强度下降,这是发展意义上的低碳化;发展意义上的低碳化又包括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强度两个方面,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下降又可分为“内生型”下降和“外生型”下降。中国经济低碳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而且要实现“外生型”下降,第二阶段是要实现碳排放总量下降。目前,制约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因素涉及产业、外贸、城镇化、消费、体制等多个领域,因此,实现经济低碳化是系统性工程,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应将推动经济低碳化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通过提升产业总体水平、降低高碳排放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改变“本末倒置”的城镇化模式和资源浪费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引导消费结构理性升级、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碳产权制度等,加快推动经济碳排放强度下降。

作者简介:相伟,男,1979年生,理学博士,战略与规划研究室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发展战略与规划。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上升,温室气体严格来说,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又以二氧化碳为主,本文也主要研究二氧化碳的减排情况。的减排量和减排额度进一步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一方面,温室气体效应是全球性的,必须采取全球治理方式、通过各国集体努力,才能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总量下降,进而将全球温度控制在较为安全的范围内。但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发展阶段不同,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差别很大,发展中国家纷纷要求更大的排放权以保障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迫切需要在减排和发展之间探索一条新道路。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选择。

(一)经济低碳化的内涵辨析

“经济低碳化”的概念是由“低碳经济”引申而来的。由于这一概念指向比较明确,英国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和内涵,其后虽有部分研究涉及概念和内涵,但却没有达成广泛共识。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结果”性词语,强调低碳经济是碳排放量“低”的经济,与“高碳”经济相对应。还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过程”性词语,重点在于经济发展中不断实现低碳化,是“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尽管IPCC提出,对人类较为安全的排放标准是“温度升高控制在2度以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50PPM以内”,是比较明确的排放指标。但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低碳”,却还没有公认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因此,学术界更倾向于认为低碳经济是结果性词语,是经济逐渐“低碳化”的过程。

经济“低碳化”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碳排放总量”逐步降低,二是指“碳排放强度”逐步降低。哥本哈根会议前后,各国纷纷公布或重申了减排目标,由于各国对本国未来碳排放预期差别较大,碳减排目标因此也各不相同:发展中国家的目标集中在“碳排放强度降低”,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目标集中在“碳排放总量降低”方面,这侧面表明了各国对低碳经济或经济低碳化概念理解的差异。

各国自行公布的碳减排目标国家(地区)基期年目标年减排目标中国2005202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印度2005202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25%;巴西20202020总量减排较预估的36.1%~38.9%(主要靠增加碳汇)欧盟19902020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0%美国20052020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7%日本19902020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

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要求出发,经济低碳化的本来含义是指“碳排放总量逐步降低”,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含碳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排放脱钩,能够不同步增长,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低碳化。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累计量都较少,未来发展中碳排放总量还将不断增加。因此,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将经济低碳化理解为“碳排放强度降低的过程”,这是发展意义上的低碳化。其中“碳排放强度”又包括了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强度和单位人口的碳排放强度两种含义。国际经验表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发展趋势并不完全相同,有可能存在库兹涅茨的倒“U”形,也可能是“L”形;人均碳排放强度也存在着不同的形状。理论上,碳排放强度变化有四种组合方式,其中两者皆升不是低碳化,两者皆降是“典型的”低碳化,而一升一降的组合形式是“不完全”的低碳化。

(二)中国经济低碳化的内涵辨析

1.发展意义上的经济低碳化

中国要实现“经济低碳化”,需要考虑到特定的发展背景。目前,中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09年城镇化率仅为46.6%,仍然有7亿多农村人口需要转化成城市人口,人均GDP甚至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这一过程中碳排放总量还将继续增长。国内学者和政府部门对中国碳排放量的峰值年份预测也有不同,峰值年份出现较早的预测认为中国碳排放峰值将于2020~2035年出现(韩文科,2010),认为较晚的预测提出将在2030~2040年间出现(万钢,2009;刘世锦,2009);比较明确的是,只有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基本完成、消费结构基本稳定时,我国碳排放才可能达到峰值。这表明即使采取多种措施我国碳排放总量也将处于较长上升期中。因此,中国经济低碳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指“碳排放强度”下降,第二阶段是碳排放总量的下降。

在第一阶段中,涉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强度两个方面。从我国发展经验看,未来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将是一个逐步降低的过程,尽管也存在着反复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不大;而单位人口的碳排放量将保持一段较长时间的增长,这是因为工业化过程中碳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年均自然增长率约为7‰),目前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为5.5吨,排在世界第72位,仅为美国的25%左右,欧盟和日本的50%左右,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两个指标在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将有[A]和[B]不同的组合形式。

即中国碳排放强度降低也是由两个阶段组成,一是[T1,T2]阶段,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降低,而人均碳排放强度升高,第二个阶段是[T2,~]之后的阶段,单位产值和单位人口的碳排放强度都降低,碳排放总量也将会降低。

2.“内生型”低碳化与“外生型”低碳化

国际经验表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有其内在规律的一方面,即如果不考虑能耗结构的影响,随着单位GDP能耗水平的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水平自然也会降低,这是一种“内生型”低碳化。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低碳化”,是在经济内生“低碳化”基础上采取多种“减碳”措施,使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并使其低于“内生”低碳化情境下排放强度,这是一种“外生型”低碳化。

因此,近期中国经济低碳化主要包括两个特征,第一特征是发展意义上的低碳化,是中国经济低碳化的基本特征,第二个是外生型低碳化,是中国经济低碳化的主要特征。

3.中国经济低碳化的标准

(1)中国碳排放基准线。

要判定低碳化是“内生型”还是“外生型”,必须首先确定“内生型”低碳化的碳排放基准线。各国由于发展阶段、基础条件以及发展路径的差异,碳排放基准线并不相同。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高耗能产业比重迅速增大,能耗强度呈上升趋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上升并超过1,这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趋势相符,如日本1960~1974年能耗强度上升23%,韩国1971~1997年能耗强度上升45%。“十一五”以来,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证国内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采取强有力措施,扭转GDP能源强度上升趋势,努力使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从“十五”期间的“通常基准情景”偏离,也就是要努力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因此,判定能源消费基准线和碳排放基准线也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调控的情况下测算基准线;另一种是现有调控强度下,测算基准线。

我国单位GDP碳排放的测算。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是碳排放总量与GDP的比值。我国历年GDP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以1990年不变价为准。碳排放总量的测算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碳排放量(G),根据Kaya恒等式,一个国家或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人口、人均GDP(PPGDP)、能源强度(ENGDP)和能源结构(STEN):

G=f(P, PPGDP, ENGDP, STEN)——Kaya恒等式

依据如下公式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

C=∑ni=1Ei×Ci其中Ei为某种能源的消费总量,Ci为该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二是在碳排放总量中剔出碳吸收,由此得出“净”排放量。从国际上通行的数据来看,最终数据一般使用剔除了碳吸收的净排放数据。考虑到我国1990年代以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植树造林工作,增加了大量碳汇,为全球二氧化碳的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所使用的碳排放量也是净排放量,即除去了碳吸收部分的数据。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森林碳汇总量还没有达成一致,多数专家认为在2.5亿~6亿吨左右笔者根据国际上发布的各国人均碳排放量数据,倒推算出中国碳汇能力,参考历年的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测算出每年碳汇能力。将碳排放总量与GDP总量进行比较后,得出自1990~2008年的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利用Eviews软件提供的ARMA模型,根据已有数据进行回归,得出我国碳排放的基准数据。其中回归又分为两种情况:

(1)考虑到“十一五”以来,我国在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可能会对碳排放数据造成扰动,因,此剔除2006~2008年数据,根据1990~2005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降低13.17%,这可看作是基准线;(2)将2006~2008年的数据也计入,按1990~2008年数据进行回归,即如果保持目前的工作措施,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降低28.41%,这是现有基础上的基准线。

(2)中国经济低碳化的标准。综合来看,规范意义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经济低碳化标准是,到2020年可比价的单位GDP(净)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幅度高于13%,或者更进一步,到2020年,可比价的单位GDP(净)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幅度高于28%,可定义为“二八基准线”,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超过该基准线,则认为是经济实现“低碳化”。从我国提出的减排目标来看,首要任务是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有关问题,部分内容涉及人均碳排放强度。

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的碳排放强度目标: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相应2020年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三者是关联的整体,后两个指标是对第一个指标的支撑和拓展。非化石能源比重由2005年的7.2%上升到15%,提升一倍多,这部分能源基本属于无碳或低碳能源,会减缓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森林面积的增加意味着碳汇能力的提高,中国森林平均碳汇系数为44吨/公顷,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将增加17.6亿吨的碳吸附能力。对比我国碳排放“二八”基准线,实现2020年目标需要加速推动经济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