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财务主管一生的101个杀手锏
8066300000022

第22章 理财技巧章(8)

所谓奇异的对应关系是指不正常地反映经济业务全貌,破坏了账户正常的对应关系,因而未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资金变化。

舞弊由于其具有不真实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发生后,总会在会计资料或其他相关方面留下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的痕迹或线索,财务主管可以由此发现其中的疑点。

在查账过程中,查账人员如何才能高效地部署和组织查账工作呢?这就涉及查账路径的选择和设计。查账人员在查账时会遵循一定的思路来进行查账。我们知道会计资料的组织原则,即会计资料按照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将公司的经营活动从原始凭证出发,经过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组成会计账簿,并由此形成公司的财务报告。那么查账人员查账时的思路,大致应跟会计信息的组织过程相一致。

发现假账,证实是会计人员错误或舞弊后不能大事化小,这样公司的损失还是无法弥补的,只有恰当、合理地调整,才能真正发挥查账的监督与控制作用。

调账后应针对实际情况、落实事故责任,属于会计人员自身问题的,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单独处理,与单位员工相勾结或与外单位勾结的,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如果超过了公司已有的规章制度处罚范围,则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利益。

财务主管在查处会计舞弊的同时,也要加强内部财务控制,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第49招借助财务指标分析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是否成功的重要项目。一般从两个方面考察企业的获利能力。

1.损益表中所显示的成本和费用的补偿能力损益表中数据表达了各项业务收入以及各种费用、成本开销。所以从获利能力来讲当然是各项收入越多越好,而各种费用与成本越少越好。因此收入费用是决定获利能力大小的最基本的因素。主要的财务指标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等。(1)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能形成的边际利润。即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能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利润。一般来说,销售毛利率越高,反映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越强。(2)销售利润率反映在企业销售收入中,企业全体职工为社会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所占的份额。这项比率越高,表明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多,贡献越大。这也反映在增产增销的同时,为企业多创造了利润。

2.资产负债表中所显示的在用资产的获利能力如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1)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

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2)净资产收益率又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净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净利润越高。

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标有很多,主要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1.销售毛利率在分析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空间和变化趋势时,销售毛利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其公式为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的优点在于可以对企业某一主要产品或主要业务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这对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趋势极有帮助。

大地公司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160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20000元,则销售毛利率为:

销售毛利率=(1600000-820000)÷1600000×100%=48.75%说明每100元销售能为公司带来48.75元毛利。通常来说,毛利率随行业的不同而高低各异,但同一行业的毛利率一般相差不大,与同行业的平均毛利率比较,可以揭示公司在定价政策、产品或商品推销或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销售毛利率反映了公司产品或商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从公司营销策略来看,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较大的盈利。销售毛利率的分析与销售毛利额分析相结合,可以评价公司对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公司之间存货计价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等会计处理中的差异也会影响营业成本,进而影响毛利率的计算,这一点应在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时加以注意。

2.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通常用来观察企业间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尽管企业间在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服务对象等方面有不同的情况,有不完全可比因素,但在毗邻或同一地区内,企业的经营模式基本相似的单位之间,往往销售利润率有较大的差别,究其原因,要从企业间的经营管理水平上去寻找。

销售利润率是利润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百分比,表示每100元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这个计算公式是从公司角度来考虑的。有人认为,公司的利息支出要加回到上式的分子中去,是因为它是使用借入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实际上是公司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把利息支出数加入分子可以消除筹资决策对获利能力的影响,即消除由于举债经营而支付的利息对利润水平产生的影响,便于公司前后各期的分析比较,也便于同行业相比较。

当然,如果仅从所有者角度考虑,利息支出尽管是公司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但它却流向债权人。因此所有者更为关注当期净利润(税后利润)占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因而,有些教材将公式定义为: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3.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又称总资产报酬率,反映了公司利用全部经济资源获利的能力,其计算公式有两种:

总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总资产平均余额×100%或总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总资产平均余额×100%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这是因为分子数据来自于动态的利润表,分母数据自于静态的资产负债表,要使分子、分母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应该将分母的总资产金额换算成平均数(动态数)。

4.股东权益收益率

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大地公司2001年的净利润为326480元,期初股东权益为2189400元,期末股东权益为2362320元,则股东权益收益率=326480÷[(2189400+2362320)÷2]×100%=14.35%这说明每100元的自有资本可以为公司带来14.35元的收益。股东权益收益率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所有者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已经是我国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内容之一。股东权益收益率是从所有者角度考察公司盈利水平高低的,而总资产收益率则是从所有者和债权人两方来共同考察整个公司盈利水平的。在相同的总资产收益率水平下,由于公司采用不同的资本结构形式,即负债与股东权益比例不同,会造成不同的股东权益收益率。

5.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期末股东权益占期初股东权益的比例,它反映业主投资保值增值的情况。资本保值,是企业一定时期内期末净资产数额等于期初净资产数额,而资产增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期末净资产数额大于期初净资产数额,它是在资产保值的基础上获得的净收益。当然,对于投资者新追加投资、企业接受捐赠及企业财务重估增值等引起的新增资本数应予扣除。因为它们不是由于企业经营取得盈利产生的,企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投入企业的资产保持完整无损是确定资产增值的基础。而企业资产增值又必须以资产的保全为前提条件。

其计算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100%所有者在投入资本时,总是希望他的投资能够在保值的基础上达到增值。通常,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说明公司增值能力越强。当然,具体分析时,我们应分清期末股东权益的增加是由于所有者增加投入所致,还是由于盈利状况良好所致。同时,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即使上述指标大于1,仍有可能存在潜亏,因此分析时应持谨慎态度,不能盲目乐观。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指标,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下面给出一个表格,可以大致说明指标的作用和意义。

赚取利润是企业存在的首要目标,因而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至关重要。财务主管在盈利分析中,要注意相对数比绝对数更有意义,更能反映资产运用的结果及企业的经营绩效。

第50招把握企业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将企业的负债总额与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资产总额结合起来分析。因为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倘若负债比率大,将意味着企业的大部分经营风险由债权人承担,负债比率越高,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方面要与企业的利润联系起来。从长远的观点看,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获利能力,这是因为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企业必须付出的费用。因此,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比率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两个。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一个常用的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另外,资产负债率还可以用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来计算: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总负债÷(总负债+股东权益)×100%或者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总负债÷总股东权益×100%企业的负债总额实质上体现的是企业长期债务趋势。流动负债是短期营业性债务,就企业的偿债责任来看,流动资产用于清偿流动负债,一般不会发生破产还债危机。而清偿长期负债则不同,必须以企业的全部资产做保证,一旦企业因经营不善或者丧失偿债能力,债权人可以依法要求企业破产清算,偿还债务,届时企业用于偿债的不仅仅是流动资产,而是包括长期资产在内的全部资产。

其他条件不变,负债率越高,企业风险越大。债务过多会对经营产生牵制,同时也增加了股东的风险。这是因为企业必须定期支付固定数额的债务费用,因而会减少收益和现金流量。

高负债率的另一个后果,是使债权人的风险增加,因而债权人不愿意继续贷款给公司,公司的资金会出现短缺,或只能以相当高的利率获得资金。这样会降低现金流量。

负债比率是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它可以揭示企业的负债是否适度。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是必要的,应保持一定的负债比率,以利用债权人的资金,拓展生产经营规模。倘若负债比率过高,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倘若比率过低,虽然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但表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使企业缺乏活力。通常认为负债比率在50%左右较为适宜。当负债比率超过100%时,表明公司资不抵债,陷入了财务困境。

2.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又称产权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它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与投资人提供的资金的相对关系,以及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合理。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是用来衡量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的。其计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