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性与社会
8065500000078

第78章 性教育(2)

二、国外性教育的特点①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儿童性教育方面都在不断进步,这里主要结合以上介绍的美国、瑞典、日①闵乐夫、王大凯:《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11期,第57页。

本、澳大利亚这四个国家的性教育状况来概括国外性教育的特点。

(一)具有以人为本的共同特征依据本国本地区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和规律,结合本国本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制定相适宜的整体化教育目标。制定目标开始往往是单一化的,逐步发展到整体化,因为发展中的人,其感情、态度和认知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只去完成认知目标,而无视感情、态度目标的存在。

(二)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特征所有经历青春期的孩子,都要接受性教育,一个也不能少。开始往往是单为女孩开设的,或专门为出现越轨行为的学生安排的,逐步扩展到男孩和全体学生。

(三)具有全程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的共同特征性教育是人的全程教育,而青春期性教育,又是人的全程教育中特殊阶段的教育,因此这个年龄段的教育任务是阶段性的、局限性的,其任务和内容都是层次化的。孩子处在什么阶段,就完成什么阶段的性教育任务。

(四)具有以德为核心的共同特征性教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得到了共识,应当把性道德、价值观放在性教育的核心位置。仅仅传授性知识是不够的,性道德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归宿。性的自然科学知识是认知基础,性的社会科学知识是选择行为的依据。性伦理、性道德的培养和建立是教育的归宿。

(五)具有教育内容系统化的特征国外对性教育概念的理解和性教育内容确定等方面,都有一个发展过程。过去性教育的内容,局限在生殖系统、性病知识等方面,现在发展为包括性的所有内容,如性别角色的进入、性身份的认同、性态度的确立、性意识的发展、性的生理需要与心理健康,以及性的道德和责任感的确立等,已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性教育内容体系。性教育的概念也随着性教育内容的增加而逐渐得到完善和补充,从原来狭义的、单纯的性知识的传授,发展到现在的对性的全方位的教育。

(六)具有功能的全面化的共同特征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性教育的功能,从发挥限制功能开始,逐渐重视发展功能;从发挥矫正功能开始,逐渐重视培养功能;从强调个体享用功能开始,逐渐重视社会功能的发挥。

(七)具有性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化的特征在性教育方法上,西方国家运用多种渠道进行教育。他们改变了过去那种权威阻吓、压制惩罚等方法,重视双向沟通,充分尊重儿童青少年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在教育手段上因材施教,运用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载体,传播性教育信息,配以卡通宣传画、印刷品等媒介,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来表达较抽象的道理,以增强性教育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八)具有效果显著化的特征

国外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鼓舞人心的。荷兰开展性教育并未像外界担心的那样造成性泛滥,相反,荷兰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率。瑞典是开展性教育较早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有一整套完整的性教育内容和体系,教育效果非常显著。1976年开始,瑞典的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数字明显下降,性病和犯罪发生率也逐步减少,“未婚母亲家庭”几乎消失。

三、中国性教育

(一)大陆性教育①

20世纪初,社会剧烈变革,随着西学东渐我国不少留日和留美学生带回西方的新思想、新风气,并开始着手性教育研究。民国①参见雷良忻、漆书青、席殊《中国大陆性教育的发展(1979~1995年)》,《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4期,第18页。

初期,对性教育的认识主要从国外介绍引发,因此新用术语不甚规范。前人对性教育的目的与内容的论述是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他们将性教育的突破点放在有机体的简单类比上。

事实上,中国的性教育始于50年代末,从1958年起中国就一直在出版通俗的性知识读物,其中最普及的就是许文彬的《性的知识》一书,60年代由周恩来总理正式倡导,性教育发展则是1978年“解放思想”后的近20年。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青少年,让他们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

1979年改革开放为发展性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周总理这一遗愿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实现。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会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和原北京医科大学叶恭绍教授,分别在1980年到1983年间撰文回忆了周总理有关性教育的谈话,并在《健康报》、《父母必读》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反复强调开展性知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实际指导了性医学、性生理、性心理、性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对支持和开展性教育起着巨大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出版社组织出版了谢柏樟的《青春期卫生》、阮芳赋的《我们的身体》。朗景和医师以笔名在《健康报》连载性知识的讲座,并参与了《健身与性》一书的编译出版,他又与韩向阳医师合作,撰著《新婚卫生必读》。在此期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胡廷溢教授的《性知识漫谈》。

1982年,吴阶平教授主持编译的《性医学》一书的出版,开拓了性学与性教育的道路,随后各地陆续出版了有关性学知识的翻译书籍与科普书籍,性学的著作和科普读物日渐增多。不同规模的性教育讲习班、培训班、性心理健康研讨会等性教育和学术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举办。北京出版社及其出版的《父母必读》杂志对性教育作了较全面的系统论述。1987年在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出版了青少年学生普及读物《青春期教育常识》。1987年重版了潘光旦教授译作《性心理学》,1988年出版了刘达临教授主编的《性社会学》,对开展性教育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自1985年起,一些省市先后成立了一批群众性的性学学术团体和性学研究机构,如上海性教育研究会、上海性社会学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性教育研究会。一些高等医学院校也开始设立性学研究机构。上海率先开展了青春期、婚育期的性育试点。1985年7月22日到8月8日,上海大学文学院刘达临教授、上海中医学院樊民胜副教授和上海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蒋蕴芬主任共同发起主办的全国第一届性教育讲习班,有组织地培训性教育人才,引起广泛关注。在1990年他们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在上海创办了“文汇青春期教育刊授学院”。他们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培养青春期教育师资,正确、科学地开展青春期教育,并组织编写了《青春期教育》教材(共六册)。在全国各地性学与性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协作下,自1987年起,分别在重庆(1987年)、广州(1988年)、九江(1989年)、桂林(1990年)、济南(1991年)、南京(1992年)、成都(1993年)等地召开了七次全国性学学术会议,每次都举办了一届性健康教育、性咨询与性治疗学习班,培养了性教育和性医学的技术人才并于1992年开始出版《中国性学》杂志。

以性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各类型展览也在各大城市举办。1990年在上海举办了《人类与性》展览会,展出时间达5个月,观众在30万人以上。到1994年一些省市的有关部门也相继举办了性教育展览会,普及了性健康教育的科学知识,群众获得教育和收益。中国人民大学在1988年开办了性科学讲习班,首都师范大学健康教育中心自1994年起为该校三年级学生开设了《性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浙江大学开设《青年心理健康》的全校选修课中有性教育方面的内容。据《健康报》1995年10月25日报道:1995年度考入上海高校的所有新生都在入学体检时领取一份关于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处方。目前国家教委已发出通知,要求中等学校开设青春期常识的健康教育课程,并编写出版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教材。

《悄悄话》、《健康教育热线》等节目形式,通过广播、电话等媒体开展普及性健康教育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二)香港性教育香港地区性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该地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青少年中性观念日渐开放,性知识水平下降,因此,政府教育署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的性教育。教育署赞成的是“隐蔽式”或“综合式”的性教育,即不以性教育为独立科目,不单独设立课程,而是将性的有关知识分布到有关学科之内,由各科教师指导。他们在实施性教育过程中,除了提供性生理知识外,价值观念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最终目标是协助学生对性建立开明而负责任的态度,使其懂得自主及理智地处理性问题,了解对人对己的责任和对别人的尊重,进而认识个人的价值。中学性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生长过程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使他们认识个人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影响;协助学生认识恋爱婚姻、为人父母及家庭生活所负担的责任及重要性;教授学生有关两性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词汇,以便使他们能与家长、辅导员及其他成年人坦诚沟通思想。

(三)台湾性教育

台湾的性教育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女性要求平等,要求与男性拥有同等的社会和家庭地位,要求得到性别与人格的尊重。在声势日见的社会压力下,台湾当局成立了“两性平等委员会”,正式承认女性的合法地位。这一阶段,民间开始出现一些义务进行性教育的组织。进入90年代后,台湾社会的性侵害、性暴力等各种性犯罪日益严重,而法律和社会力量缺乏对女性的有力保护,在天怒人怨的情势下,台湾当局勉强规定,每学期有4个小时女学生可以向校长和老师倾诉有关受到性侵害和性强暴的情况。但这每学期仅有的4个小时却被一些学校安排成所谓的“生理课”之类的时间,名为“授业解惑”,实则是剥夺了女学生那一点微薄的权利。初期的性教育就这样沦为一种浅显的形式。由于性教育的社会需求越来越显而易见,大部分学校开始要求教师在所有的课程中贯穿性教育的内容,但是这种官僚主义的规定马上就显现出自相矛盾:很多教师对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无所知,根本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进入新世纪,亚洲各国对青少年的性健康和性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从2002年起,台湾从幼稚园开始到所有的小学、中学正式开设“性教育课程”,并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教授课程。台湾的性教育一下子走到了亚洲的前列。

四、中国性教育的特点

近20年来,我国性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1达成了一种共识。目前官方和学术界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即不是要不要搞性教育,而是怎么搞好性教育。2建立起一支队伍。20年来,我国各地、各行各业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庞大、分工精细、专兼职皆有的性教育队伍,而且这支队伍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素质也在不断提高。3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出版发行了数量不少的性学著作、论文和刊物;创办起各类与婚恋密切相关的学校(如新婚学校、孕妇学校、生育指导班、离婚学校、单亲俱乐部等);运用大众传媒如电台、电视台纷纷举办性教育节目;各地有关部门举办各类性知识讲座、展览、国际学术交流;各地各有关部门开设性咨询门诊、热线电话,发行性教育科教片;大、中、小学普遍把性教育提上了教学议事日程。4构建起一门性教育的综合学科体系。我国性教育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已出版了一批性哲学、性伦理学、性医学、性法学、性文化学、性社会学、性文艺学、性历史学、性美学、性人类学等专著。各地性学会及各专业性学会的纷纷建立,更标志着我国性教育学的发展成为一种有序的行为。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性教育还显得不成熟,过于偏重生理科学的作用,起步迟覆盖面窄,缺乏系统研究,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