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性与社会
8065500000034

第34章 性与经济(1)

人类的性别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是这种性别的差异导致了最初的分工,社会分工在父权制等制度规范作用下固化,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女性从此被限制在家庭范围内,虽经20世纪女权运动风暴的洗礼,但女性在当今的就业中仍然屡遭歧视。知识经济的到来将会给两性带来一个平等竞争的社会氛围,女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有大的发展。但在科技革命带动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今天,性产业全球泛滥。本章将从性与分工,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地下性产业中的女性角色和科技革命带来的性资源互补等方面展现性与经济的关系。

性与分工

一、性差异与两性分工人类同所有的物种一样肩负着延续生命和繁衍后代的重任。繁衍后代的可能性在人类出现之初,就已经被造物主所赋予,那就是两性的结合。人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延续已存在的生命形式,使这两个群体能够在生理成熟后实现两性的有机结合,以便产生新的生命形式,并将繁衍的重任代代相传。这个过程实际上包含了两大任务:生命的生产和物质的生产,前者主要肩负人类的繁衍任务,后者主要完成生命的延续任务。这两类任务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没有生命的繁衍,人类不可能延续很长的时间,没有人类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也就失去了社会意义。但由于性别差异(前面章节已叙述,此处不再赘述),女性偏重人类自身的生产,而男性则偏重物质生产,但这还不是两性的社会分工。

所谓社会分工,就是社会劳动划分为互相独立又相互依从的若干部分,与此相应,社会成员固定地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劳动上。简言之,分工就是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并存。①追溯人类的原始状态,我们发现:人类早期没有社会分工。最早的社会生产是猎取自然界的天然物资,其基本的项目是采集和狩猎。在社会发展的“孩提时代”,简单协作是基本的劳动方式,劳动没有划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人们从事某种劳动时,一般都采取集体行动,对不同项目的劳动,则按需要的迫切程度和劳动的客观条件顺次进行。与简单协作相适应,劳动者本身也没有职业划分,每个人既是猎人,又是渔夫和战士,人与人处于自然状态。我国处于原始阶段的鄂伦春族,在解放前,他们还以狩猎为主,在猎季,全体成员一起合作,女人也一同前往,男子的主要任务是狩猎,女人则担任做饭、喂马、晒兽肉等工作。

历史上人类最初的分工是自然分工。这种分工起初只是性活动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原因而自发或自然地产生分工。

原始社会男女自然分工的状况是:男性承担体力支出量大而又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女性从事较轻且在住地附近的劳动。恩格斯根据摩尔根研究古代社会的资料指出:“男子作战、打猎、捕鱼,获取食物的原料,并制作为此所必需的工具。妇女管家,制备衣食---做饭、纺织、缝纫。”我国解放初期还处于原始阶段的黎族,展现了原始社会的自然分工状态。在他们的社会里,男子担负犁田、耙田、砍山拦、排稻子等劳动,女子担负插秧、割稻、锄草①刘佑成:《社会分工论》,第2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等劳动。

随着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出现,人类形成了定居生活的农业部落,人类逐步由采集狩猎社会进入到农业社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类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采猎活动相分离。伴随着农业社会的分工,两性的自然分工逐渐固定并形成了社会分工。在公元前约3000年,中东开始了耕种文化,犁田几乎普遍是男人的任务,妇女只在紧急的情况下才偶尔操犁。又如西班牙、葡萄牙或挪威的沿海地区,男人长期出海捕鱼,纺线织布成为妇女的主要劳动。①除了生产上的性别差异外,农业社会还存在着经商贸易上的性别差异。经商贸易既要求有能力得到贸易的货物,又要求有能力四处流动,而这两点男人更有能力做到。而妇女因为流动的能力受到财产和身份等文化规范的限制,因此在农业社会里大部分的经商者是男性。在某些文化里,妇女虽然也在本地经营食品和其他基本生活商品的小宗零售,但像贵重金属、香料、粮食、木材、香水等物品的经营则主要是男性的活动。

13世纪和14世纪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一些城市某些产品的生产者开始组成了同业公会,以组织调整生产。在经济高度专业化的城市如科隆、巴黎,虽然有一些女性同业公会,但大部分同业公会是男性组织,遵从男性的生活周期。而此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实业家与贸易商人大部分是男性。即使在资本主义的成熟时期,男女两性的分工也是明显的:城镇投资者经常雇用全家人进行生产。拿采矿业为例,男人往往运输矿石,而女性和孩子则负责将这些矿石砸碎、洗净。

由于工业化的出现,增加了机器,传统上由男人负责的工作变得更为单调,这些工作被重新定义并让女性负责,而报酬和地位则①[美]梅里威斯纳汉克斯:《历史中的性别》,第75~76页,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大大下降。秘书工作、编织及制鞋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与“工作”的定义一样,“技能”的定义也往往有性别差异,妇女常常被排除在某些职业之外,如割玻璃,因为妇女被认为较笨拙或“无技能”。

即使是人类进入了以知识为依托的现代社会,两性在性别上的分工依然是明显的,只是这种分工带有浓厚的性别歧视色彩。如女性往往被排除在政治领域之外,因为政治从来都被认为是男性的领地。在经济领域,虽然也有一些女性企业家,但不论是与男性企业家人数相比,还是与其自身的人数总量相比,这个数量是微乎其微的,并且她们的创业更加艰难。在生产领域,女性往往只是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则分配给男性。即使是在教育这个最注重知识的领域,女性也处于从属地位。很明显,在现代社会里,两性的分工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这种歧视正是以前两性性别分工思维延续的结果。

二、两性分工模式许多跨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类早期社会都有近似的性别分工。比如说男性从事诸如猎取大动物、屠宰、开垦土地、投掷,与石头、金属、木材打交道等;而妇女总是纺纱、织布、做罐子和编篮子,特别是在照料幼儿及家务劳动方面几乎无一例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分工,是因为男女在体力上有差别,男性力量更大,爆发力更强,更适合强度大的体力劳动;另一种则认为妇女的工作大多与带孩子有联系,是因为妇女与生育活动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多数社会的妇女对每个孩子的哺乳期平均达两年之久,如果妇女从事离家很远且时间很长的工作,带孩子出门就会有危险,且因为要照料孩子,工作也必须具有间断性。这一分工特点,不仅限于父系社会,而且像得昌布利那样的女性占统治地位的母系部落里,也是这样。①女性之所以终生被束缚在生育这架脆弱、痛苦的车轮上踽踽前行,而永远无法摆脱生育对生理、行为和精神的控制,一个直接原因是女人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可以停止生育,在科技不发达,条件艰苦的时代,不仅不能实行生育控制,而且社会也不能允许节育,因为幼儿的成活率始终得不到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妇女孕育了生命,同时又被生命所奴役。

由此可见,男女体质的差异和女性与生育的紧密联系导致了最初的分工,但不论是体质的差异,还是女性与生育的特殊联系,都是男女两性生理差别的典型表现。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初的分工是基于两性生理差别的分工,这种分工模式并不牵扯到任何的社会地位的差别,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因而并不影响女性在公共事务中决策和发挥作用。

如果说在采集狩猎时代,性别比较平等,那么伴随着以男性为主导的农业定居时代的来临,性别不平等开始出现。这种不平等是通过强化性别分工和建立男权家庭制度而确定的。

从采集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的推进过程,同时也是阶级和私有制的产生过程。当阶级和私有制产生后,利益阶层必然会发展出一系列社会制度来确保其优势社会地位,并逐渐产生城邦与国家。而性别分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固化的。具体地讲,性别分工逐渐以条文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如在中国,周礼第一次用条文对两性活动的空间和工作范围进行了重新规范,将社会与家庭工作范围分为“公”、“私”、“内”、“外”四个领域。国家为“公”,家庭为“私”,在家庭的分工上分为“内”和“外”。①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和气质》,第108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第129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公”的领域包括国家祭祀与军事及内政外交的国家事务,由男性贵族主宰,女性贵族与男性平民都无权参与,至此女性包括贵族女性全被赶出了社会政治生活。“私”的领域是家庭事务,属于平民男子与女性活动的领域,但有内外之分。“外”的领域:读书、做官、经商、种田,对外交往联络,养家糊口,主要空间在外边,它们是男人的职责。“内”的领域以家族繁衍为目的的生养孩子,奉养老人,照顾丈夫,洗衣做饭,这些是女人的职责。由此,妇女完全退出了公共领域,回到家庭相夫教子、照顾家人。

上述性别分工的历史背景是父权制社会,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男性在这个社会中为主导,按照有利于他们群体利益的标准,设定了上述分工标准,并进一步以男权家庭制度加以固定,即父系为中心的家庭权力结构,强化了男性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从夫居的生活形式进一步降低了女性的价值,父系子赐和财产的父系脉络继承在两性性别角色的扮演上更使妇女对男性难以望其项背。至此,“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不仅得以形成,而且还得到了强化。由于这种强化,妇女再也不可能同男子平起平坐了,男女的不平等从此产生。反观此时分工模式的基础,则是男性依赖的父权制社会,以及由此导致的两性获取资源机会的不平等。换句话说,此时的社会分工是社会性别制度的产物。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经过几千年的反思与能量积聚,终于在工业革命猛烈冲击父权制度的时候,女权主义运动全面爆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奋斗,女性已取得了教育权、参政权,相当数量的女性正在接受教育,参与经济和政治活动。与此同时,男性特别是城市中的男性,也逐渐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以社会性别制度为基础的分工模式正在被突破。虽然,女性以家庭为主,男性以在外挣钱为主的男外女内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但女权运动毕竟推动了两性分工模式固定化的破除。

当破除分工模式坚冰的进程停滞不前时,人类社会迈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命的延续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和通信技术处于中心地位,为男女平等就业创造了机会。

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将被突破,新的依赖劳动者知识结构和新知识、新技能的分工模式正在形成,并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三、女性就业与经济发展女性作为人类两种性别之一的群体,从来都是经济过程中的参与者,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早在原始的两性自然分工时期,女性在两类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女性不仅参加物质生产,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而且利用其特殊的生理结构繁衍人类后代,哺育和教养后代,为人类经济过程补给生产所需的劳动力,间接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个时期女性的劳动其实质就是女性就业的一种表现,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就业这个称呼而已。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虽然男子通过父权制度将妇女限制在家庭内部,将女性排除在直接的经济活动之外,但是这并没有割断女性与经济的联系,女性只不过不再直接与经济活动发生联系,但是她们仍然对经济活动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人类进入了机械化时代。人类的经济生产方式不再特别依赖于人的体能,对智能的依赖逐渐提高。女性同男性相比,智力和能力在整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更确切地说,两性的智力和能力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由于女性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感情细腻、细心等特点使得女性在社会中更适合幼儿教育、文秘等工作岗位。而发端于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将部分妇女从男性为她们设定的家庭牢笼中解脱了出来,使得她们能够走出家庭,直接参加到经济活动中来。也正是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合力,使妇女重新恢复了与经济的直接联系,使妇女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再次呈现在人类的面前。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能够进入直接的经济过程,但是却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