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性与社会
8065500000021

第21章 性角色(1)

性角色是一种特殊的角色模式,包括人格化和非人格化两个方面。在角色扮演过程当中,性角色一旦包括人的认知、气质、行为等,它就表现出人格化的特征;同时,由于社会对某种性别有比较稳定、一致的角色要求和期待,所以性角色又是非人格化的。在性角色的非人格化的影响下,人们容易形成某种性别的刻板印象,像父权文化作用下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等思想,至今仍对人们的言行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性角色的人格化与非人格化

一般来说,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拥有某种特定的性别,并置身于社会、处于与他人的联系之中,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学习并扮演某些角色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在个人各种角色的习得和扮演过程当中,始终贯穿着角色的人格化和非人格化两个方面。

一、性角色概念的界定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听到人们谈论“这个女孩个性太强,根本就不像一个女孩子”,“那个男生脂粉气太重,举手投足过于阴柔,简直有点娘娘腔”等话题,由此引发了一连串困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人们说某某人不像一个男孩或女孩?人们是根据什么来做出这个评价的?男性或女性在人们心目中又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以上这些问题都与性有关,涉及性角色这个概念。

目前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来了解男女两性相互间的差别。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男女之间在解剖生理上的差别称之为“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男女之间在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别称之为“性别”;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男女之间在社会行为方式上的差别称之为“性角色”或“性别角色”。①也就是说性角色强调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地位、环境下的社会表现形式或身份,即性别的公开表现。

关于性角色的界定,至今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刘达临把性角色定义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性别不同而造成的角色差异。丁水木、张绪山认为性别角色是以人类性别差异为基础形成的社会角色。③时蓉华则把性别角色定义为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④周晓红等认为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⑤总的来说,他们都是着重从社会对角色的规定性这个角度来对性角色进行阐释。其实,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也是不容忽略的,有必要突出个人处于某种性别角色时的异质性以及由此导致的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主观认知的差异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性角色这一概念进行补充。

在阐述这一概念之前,首先对角色进行诠释。人类学家拉尔①孔令智、汪新建、周晓虹:《社会心理学新编》,第45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刘达临:《性社会学》,第59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第131页,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④年版。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第13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⑤孔令智、汪新建、周晓虹:《社会心理学新编》,第45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夫·林顿最先使用角色这个概念。以林顿为代表的学者的观点代表了角色理论体系中的一种视角,它强调角色的文化性和社会规定性,认为“角色”是社会对个人行为模式的一种期望,扮演某种角色的个人必须遵从由角色本身带来的各种期望和要求。他认为,地位是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直接的集合,而角色则是体现着地位的动态方面。角色是围绕地位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于一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①角色理论的另一派强调的是个人扮演角色时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方面。如米德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象扮演某个角色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角色。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扮演规定大致的范围。特纳的角色理论强调行动者之间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受社会结构和文化脚本支配的角色论述。从特纳的观点来看,处于社会互动中的个人不是受制于社会结构的被动服从者。犹如技能不同的演员赋予角色以独特的解释意义,行动者也由于各自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而拥有独特的互动方式。角色本身就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关键所在,它本身就包含着两种意味:一方面,角色是与一定社会位置相联系的,社会对处于一定社会位置的个人的行为会有一定的客观期望,相对于个人来说,这种期望对行动会有一定的制约性和规定性;另一方面,角色是与行动相联系的,它最终要通过处于特定位置的特定个人的行为来表现,它又是个人的、能动的,是个人主观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因此,综合这两个方面来考虑,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位置上的个人根据社会期望而主观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性角色作为一种特殊的角色模式,也理应包括特定的社会期望和个人有意识的①杨心恒、刘豪兴、周运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1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能动的扮演两个方面。只是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角色的地方,即它是基于性别差异基础上的,个体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被限定了他所扮演的角色,学习与此角色相关的行为规范,并在社会文化环境施加的影响以及自身的认知的能动作用下扮演着非此即彼的性别角色。

正如前面所说,人们分清一个人是男还是女,可以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方面来看。但是,一个人在生物学上的性,和他在心理学上的性别、社会学上的性角色并不总是一致的。一方面,他(或她)的气质和角色行动表现要符合人们通常的看法;另一方面,他(或她)要把自己看成是男人(或女人),也即“性别自认”(或性身份)。儿童在外部性别强化和模仿学习的作用下,逐渐对自己的性别身份和社会所确立的角色规范形成理解,把自己归属于某一性别类型,并按照一定的认知模式对获得的行为进行选择和归类,建立自己的性别同一性,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性别相一致。①一般来说,二者必然一致,但有极少数人却完全不一致,那就成为性身份(或性别同一性)障碍。

性别同一性的确认和性角色的建立是社会习得的结果,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基于性别的差异,根据社会特定期望和个人有意识的扮演体现出来的气质、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它们是角色的人格化和非人格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性角色的人格化

人格,即personality,这个概念从词源上来说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在伦理学中,人格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在法学上,人格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资格”。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人格①乐国安:《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第28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杨心恒、刘豪兴、周运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它突出了人格的四个方面:全面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社会学对人格的理解是综合性的,应把人的价值标准包含在人格里面。归纳起来,人格包括价值观、能力和气质三种要素。①个人的行动与某种角色相联系,便使某种角色表现出人格化的特征。性角色也不例外。

性角色的人格化是指基于性别不同表现出的男性(或女性)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同类性角色个人表现的不同模式。主观的社会个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往往赋予角色独特的风格。如有的男性刚强、果敢、有阳刚气,有的则扭扭捏捏、优柔寡断,甚至惺惺作态;有的男人做事雷厉风行,步履矫健,充满自信,有的则阴柔,走路一摇三摆,有时还打着兰花指,说话尖声尖气,等等。这些涉及性心理学上的性度问题。性度是指抛开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把人们在体质、性格、能力和行为表现等特征抽象出来,分为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两大类。性度可分为男性度和女性度两方面,所谓男性度就是男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所谓女性度就是女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从性度的角度看,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粹的男性,同样也没有绝对纯粹的女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特点。只是由于某种特征所占比重相对要大,以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差异。性度是与个人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

人的性别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但是,性角色的心理强化,是出生后在一定的环境下逐步形成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自身独有的生活经历和家庭、社会环境,这些在一定程度①杨心恒、刘豪兴、周运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刘达临:《性社会学》,第64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上影响个人,形成个人独特的人格特征。性角色的主体由于受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认知的差异,在社会化过程中对性角色的内化程度不同以及个人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等的影响,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特征。父母和伙伴群体在个人获得角色认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里开始意识到性角色,父母的态度及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对性角色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按照日本学者大西诚一郎等人的见解,性角色学习在个体发展初期是通过父母的强化而进行的。①孩子往往把父母的性角色当作参照物,父母是他们性角色学习的第一个模特。孩子通常密切并持续地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角色行为,以这种方式学会男人和女人是如何相处的,是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平心静气、相敬如宾,还是尖酸刻薄、刻意中伤、相互算计,让彼此难堪,等等。这样,孩子们就通过观察并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认识到个体的男人和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又是如何相处的,这就是性特征化或社会化的过程。

此外,根据日本学者大西诚一郎等人的看法,在个体发育后期开始的性角色行为学习,则主要不再是来自父母的强化,而逐步过渡到基于本人自身的意愿,带有自发性、能动性的学习,也可说是通过本人选择的范型对象而进行的观察学习,或是基于自己的性角色观而进行的认知学习,性角色观的形成以观察学习或认知学习为主。此外,能够成为范型对象的还有很多,其中包括实实在在、各种各样的具体人物。从总体上说,社会一般的性角色观,即所谓性角色的传统模式,即是少年性角色形成的最根本的参照系。在这段时期,伙伴游戏群体对儿童性别的自认同样有不可轻视的影响。有人曾对两组儿童进行观察:男孩子凡是生活在以父亲为主导的家庭中,或是经常和父亲在一起,或是兄弟姐妹中男孩子多的,“男①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第279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第280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性度”就强;如果生活在母亲起主要支配作用的家庭中,或是与父亲分居的,或是兄弟姐妹中女孩子多的,“女性度”就强。对女孩子来说,也是同样。①个人性角色的人格化特征与其成长环境、家庭生活氛围息息相关。

一般而言,孩子若在幼年的成长环境中长期与异性交往,会在气质以及行为中与异性接近,以致在成年的性角色扮演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内心对自己的性别的认识与其生物学性别是相一致的,很少出现偏差或不一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极少数人不能把自己看成其应属的性别,也即性别同一性障碍。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的人格障碍问题都源于童年的特殊经历和挫折。有些父母根据自身喜好培养孩子,硬要按照自己的心愿打扮孩子,将女孩当男孩抚养,男孩当女孩抚养,使孩子在性别自认过程中发生某些偏差,对他们相应角色的扮演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造成孩子性角色识别障碍。极端的例子就是在性别自认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双性恋、同性恋等成年后的性变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