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逐鹿中原:淮海战役(下)
8064400000014

第14章 解放徐州(7)

华东局负责调运猪肉80万斤。支前委员会决定分两批收购调运。当鲁中南分区接到第二批征调猪肉40万斤的通知,已是1949年1月中旬。为了完成任务,鲁中南分区决定动员干部统一收购,以免猪肉涨价。各县、区一面从老百姓家里直接收购,一面到集市上以4斤麦子换1斤猪肉。那些天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屠宰生猪,收购猪肉。群众宁愿自己春节不吃肉,也要慰劳前线将士。仅用8天时间,鲁中南就完成征购40万斤猪肉的任务,用火车、马车运送到前线。新安镇和徐州的铁路职工看到堆积如山的猪肉,都感叹老区人民的革命热情。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我军在包围杜聿明集团后,得到20天的休整。这段时间也使后勤供应得到调整,在恢复粮食、弹药正常供应的基础上提高了运输效率。12月26日,根据总前委的指示在徐州召开联合支前会议。傅秋涛、刘瑞龙同志主持,华东、中原、华中、冀鲁豫各区同志汇集一堂,研究互相协调配合,联合搞好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支前工作的具体问题。对粮食供应、分段运输,民工分配、调换、供应等问题一一作了细致的部署。统一了计量标准,确定各地区粮票的通用。邓小平批准了会议的报告,付诸实施。

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我军的后勤保障水平在短时期内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战役第一、第二阶段粮食、弹药供应上出现的紧急和混乱状态,使支前干部感到原来的一套已经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必须学会用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管理手段完成繁重的运输任务。以铁路运输为例,华野支前干部总结说:“火车、汽车、船只运粮,在战役第二第三阶段,成为运粮之主要工具。以前没有使用过,无经验少常识。这次最初使用起来,在干部中表现出来的是热情有余,科学不足;不会运用过去原有的经验,往往把我们农村习惯了的一套办法经验机械地搬去应用。如韩庄粮站主要是收卸河运粮与装粮上火车,搬运完全是使用三百余民工,有码头车站工人,也不知使用。后使用工人的效率比民工大三倍,还不误事。黄口车站收卸粮食使用工人,最初实行日工制,效率非常低;后改按件计薪的包工制,效率马上增加数倍。最初韩庄运一列车粮(92万斤)到徐州,用工人115人,干部100人,18个磅收粮,一天时间只收半数,效率非常低。类似此种情形,在最初都普遍的存在着,以后即不断的克服了。”

克服低效率的方法就是科学管理。“首先是装粮工具于火车运粮之不相称,用小车、小挑运粮,大部是民工自带工具(口袋、席包、篓子等),后来虽购置不少面袋、麻袋,但都是大小不一,重量不一,每次装卸都得逐袋过秤和除皮,浪费时间,减低效率,如韩庄向徐州运粮时,5天时间还没有卸完一列车,粮食数目最后也没有查清。冀鲁豫装粮工具是适应火车运粮的科学办法,即粮食加工之后,按等量定量装袋子,划上斤数,转运起来,按袋折算,免去过秤,不管转运多少回,一劳永逸。在开始装卸火车时。一片混乱,粮食常被人偷走。用了很多干部指挥不了卸车工人,结果影响工人的装卸速度,彼此埋怨。在不断地向工人学习后改为包装包卸、按件提成后,在效率上大为提高,装卸才有了秩序。

掌握了火车运粮的运输、管理之后,效果是明显的。“济南至徐州750里,一列车即可运200万斤,一晚时间即到,如用小车运输则须6666辆小车(每车300斤),13332人至少需半个月(每天50里)才能到达。两相比较,其经济节约是明显而惊人的。在战役第二阶段时我们以全力突击抢修铁路,因而增强支前力最,是非常正确的措施。”

淮海战役支前工作最动人的场面,是几百万推着小车运送粮食的民工大军。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在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东起黄海之滨,北到山东渤海,南至苏北江淮,西到豫西山区35万平方公里、9000万人口的解放区范围内展开的。从后方到前方,从乡村到城镇,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都为支前作贡献。据战后统计: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转运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口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96000万斤,前方实际用粮43400万斤。战役第三阶段,我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为1:9,大大超过战役初期1:3的概算。当我军在陈官庄地区围困杜聿明集团时,前方战事一度平静,后方运输线上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在各解放区通往前线的十几条运输线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观。

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是解放区人民克服种种困难,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民工支前负担最重的是鲁中南地区。根据鲁中南六分区的统计:该区人力动员为49万人(常备民工17万人,临时民工32万人,许多临时勤务尚未计算在内),占该区总人口300万的16%多。按照以往的战争统计,人民的负担能量一般不超过总人口的12%,即八个人里抽一个民工。去掉年龄和性别差距(老幼、妇女)实际上大多数青壮年的男性都参加了民工队伍。淮海战役对民力的动员,山东已经超过负担能量的最高点。还应指出:解放战争期间,山东一直是华野的主战场。三年的战争经历多次战役,每一次都需要老百姓付出巨大的代价。莱芜战役时,贫困的沂蒙山群众就提出“破家支前”的口号。一场战役下来,不仅战区百姓饱受战火摧残,需要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后方根据地的百姓也出粮食、出人、出牲口,消耗大量财力。淮海战役是空前大规模的动员,要完成出人出粮出车的任务,实际上是困难重重的。以莒县为例,有自1947年以来常年出民工的,一年负担二三百个工,自己家里土地荒芜,春天挨饿。一个叫杨家圈的穷村子,出了36头驴,支前时死7头,病6头。受到这些损失,上级再动员支前时就出现叫谁去谁不去的现象。出工多的嫌吃亏,出工少的耍滑头。有的家确有困难,有人无车。有的家是有车没粮食。针对这些情况,华东局认真制订政策,既要保证战争需求,又要照顾民工的切身利益。这些政策归纳起来有三条,1、人工合理负担;2、工具合理顶工;3、照顾民工家属和生产。

所谓合理负担,就是根据各家实际情况,合理摊派任务,积极分子要带头,但是不能让他们老出工。对有条件出工的,要防止他们找借口不出工。只要公平合理,干部带头轮流去,群众也会跟上出工。对于群众出的车和牲口,要折工计算,损坏要折价赔偿或给予维修,总之不让出工具牲口的群众吃亏。对出工的家庭,由村里的变工队代替耕田,由耕作到收割一包到底,如果耕作不认真,由村里评议降低工值。这样出工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实行这三项政策,群众支前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莒县一个区原来计划出900辆小车,估计已经到顶。县里让再出200辆,区里召开动员会后,群众又出了500辆车、700条麻袋,超额完成任务。

民工支前运输粮食,原来是有固定区域和路线的。随着战局发展,战线不断向前推进,民工也随着部队越走越远。华东支前英雄唐和恩的小车队是模范的典型。他用的一根竹棍。上面刻着他们支前五个月内经过的路线。从家乡山东胶东区的莱东县(今莱阳万第镇)出发,经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直到濉溪口。包括三省境内的88个城镇和乡村,行程上千里。他们跋山涉水,日夜奔走为前线送粮。他们自己吃的是高粱米、萝卜干,车上的白面、小米一点不动,留给前线战士们吃。这支小竹棍,拉车时拄着它走路,过河、踏雪时用它探路,它不仅为支前作出了贡献,也是唐和恩和乡亲们历史功勋的见证。

苏北地区小车队支前,正是寒冬腊月。白天有国民党飞机轰炸,民工都是夜里运输。每天太阳落山,一队队的小车就行进在条条公路上。小车上的油灯在漆黑的原野上星星点点,一望无际,非常好看。华中五区的民工运送一批大米到前方,原来规定的终点是宿迁。到宿迁时部队已经西进,要他们运到睢宁。到睢宁还是没赶上部队,他们又跟到符离集。最后一直到达濉溪口,才将这批大米交到部队手中。这次运粮行程长达700里,许多民工出来时没想到走那么远,有的没带棉衣,有的鞋走烂了。他们历尽艰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

支前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模范。沂山担架团的民工孙永海是个翻身贫农,支前积极性很高。刚出来不久,父亲去世,家里来信催他回去,他表示不完成任务绝不回去,感动了其他民工。他冬天趟过冰河抬伤员,爬山跌出了血,一声不吭。休息时照顾伤员大小便、喝水,把自己随身带的狗皮给伤员盖。一次部队急需担架运伤员,他一晚上抬了三次。孙永海被评为一等功臣,并在永城火线上入党。像孙永海这样的先进事迹在沂山担架团还很多,在萧县青龙集火线抢救伤员时,战斗进行得很激烈。一些民工被炮火吓得不敢走路,李苑典大声说:“俺不怕,顺着战壕走没有关系,谁跟俺去!”在他带领下,当时就有两副担架跟了上去。在战争中考验出来的积极分子,在支前工作中起到了核心骨干的作用。

民工不仅是战斗队,还是宣传队。山东蒙山县的民工住在萧县新解放区的一个村里,房东非常害怕,每天躲在屋里窥探民工的行动。民工向他借东西,他堵在门口不让人进去。民工就向他宣传党的政策:“解放军是老百姓的部队,不打人不骂人,还帮群众解决困难。你千万别信国民党说的那一套,你想想,我们都是老百姓,要是解放军那样坏,我们还来支前吗?”他们帮房东干活,有空就给房东讲解放区的事情。几天后房东态度变了,对民工说:“我算看清楚啦,今后再不听国民党狗日的放屁啦。”他招呼藏在屋里的姑娘走出来,只见她穿着破烂衣服,脸上抺着黑灰,不像姑娘样子。民工们笑着说:“这些日子不让进屋,咱寻思啥来,原来是房东的闺女藏在里边。”胶东民工住在褚兰镇,房东不让进屋。他们就住在牲口棚里,第二天还冒着雪为房东清理牲口圈。房东大受感动,跑出来说:“对不起啦同志们,让你们在外头冻了一夜,快到屋里炕上来暖和暖和吧。”老区民工在新区的模范表现,也带动了新区支前工作的开展,许多老百姓跟着老区民工投入了支前队伍。

民工为前线部队运粮食、弹药、猪肉、油盐,抢救护送伤员,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战场上军爱民,民拥军的场面随处可见。三纵炮兵团与渤海民工团并肩战斗,互相关照。民工每次评奖,部队都送很多东西给功臣们。部队和民工住在一个村里,战士们总是让出房子给民工住,自己在露天搭棚子睡。前方作战很难找到饭锅,部队总是让民工先做饭。他们派专人给民工讲防空防炮知识,指导民工挖防空壕。夜里民工参加火线抢救,到天亮部队就让民工后撤,避免伤亡。民工没有棉衣穿,部队就将缴获的棉衣送给民工。民工感动地说:“三纵待咱这么好,想走也不能走了。”

人民的支援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根本保证。中野司令部在《准海战役中双堆集歼灭战初步总结》中指出:“这次作战中的物质供应,是达到较完满之要求的,无论在粮食弹药的接济与医术救济诸方面,都未感受到意外的特殊困难。这是此次作战胜利的有力保障。没有这种保障,要想取得这次的完满胜利,是不能设想的。”1951年2月陈毅在南京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起淮海战役的胜利时说:“支前民工达500万,遍地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这是我们真正的优势。人民群众用小车、扁担保证了部队作战。”淮海战役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证实了这个真理。

八、风雪陈官庄

1948年12月3日,杜聿明和他的三个兵团从徐州撒出后,行军疲劳,在萧县以西的孟集、青龙集地区休息一天。蒋介石密切关注杜聿明集团的行动,一方面怕他们只顾西逃,不救黄维,另一方面怕他们行动迟缓,落入我军重围。这天下午,他致电杜聿明,要他们立即南下向濉溪口转进,为黄维兵团解围。不要逃跑避战。他在电报中警告说:“弟南下十五万众,皆集在大吴集周围地区,此最不利。应即分路前进,向敌出击。否则臃肿滞延又将坐待围矣。如欲占领永城牵制敌主力,可派一有力部队进占,切不可全部进取。据报:马庄敌之先头今晚必可先我占领永城,则我军又落后一着。此时应决心速觅敌之主力而歼灭之为惟一急务。”

蒋介石看得很明白,杜聿明却顾虑部队疲劳混乱,停顿了一天。这关键的一天为华野主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12月4日杜津明准备出发向濉溪口前进时,华野各路大军已云集萧县、永城、砀山三角地带,对杜聿明集团形成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