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8062400000018

第18章 传统的纪时纪年法

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种由太阳运动而确立的24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又叫农历。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24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一致。

纪年

“年”的本义指谷物成熟、丰收,后来才由谷物成熟的周期引申指寒来暑往的周期,即今天意义上的“年”。古人纪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先秦并采取君主称号加年次的纪年方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又如《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即指鲁庄公十年。

②汉武帝之后,开始使用年号来纪年。例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朝皇帝的年号。

③干支纪年法,是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的一种纪年方法。天干与地支可以有60种搭配,因而六十为一循环,周而复始。因为天干与地支是插花相配的,所以称为“花甲子”,简称“花甲”。今天称年过60为“年过花甲”就来源于此。如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纪月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①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②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中的“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③时节纪月法。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来分别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等。农历一月叫正月,十一月叫冬月,十二月叫腊月。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纪日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三种:

①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②干支纪日法。如《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中“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中的“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③月相纪日法。指用“朔、籫、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籫,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中的“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纪时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籦、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天色、地支纪时与现在时间的对照如下:

夜半即子时(23~1点),鸡鸣即丑时(1~3点),平旦即寅时(3~5点),日出即卯时(5~7点),食时即辰时(7~9点),隅中即巳时(9~11点),日中即午时(11~13点),日籦即未时(13~15点),晡时即申时(15~17点),日入即酉时(17~19点),黄昏即戌时(19~21点),人定即亥时(21~2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