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8062400000016

第16章 气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把一周年分成24个等分,用来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它们分别命名为:

立春:春季开始的意思。

雨水:严寒就要过去,降雨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从此雨量增加。

惊蛰:气温逐渐升高,有了雷雨,冬眠动物复苏,出土活动,从此进入春耕季节。

春分:春季的中间,太阳正好直射赤道,这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从此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气候温暖起来,草木繁茂,天气明朗,农业生产多忙于春耕、春种。此节气开始的一天为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是我国北方春季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

立夏:夏季开始,作物生长旺盛。

小满:我国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逐渐饱满,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进入夏收夏种的大忙时节。

夏至:炎热的夏天到了,气温继续升高,这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还没有达到最炎热的程度。

大暑:最炎热的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由最热点逐渐下降。

处暑: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

白露:这时节气温下降较快,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分凝成露水,因此早上露水较重。

秋分:秋季的中间。这天的白天和黑夜也是一样长,我国北方进行秋收秋种。

寒露: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进入秋收秋种。

霜降: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南方进入秋收秋种季节。

立冬:冬季开始的意思。

小雪: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开始下雪。

大雪: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

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开始,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小寒: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冬季节。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从立春开始,单数(月初)的叫做节气,双数(后半月)的叫做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历法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创造。远在西周、春秋时代,古人就已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往后又测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季节,逐步完善。汉武帝时期成书的《淮南子》,已经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名称与顺序和现在完全一样。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我国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气象变化规律的结果,它反映了太阳的周年性运动,所以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上半年分别在3日至5日、18日至22日;下半年在6日至8日、23日或24日,相差不大。农历因为闰月的关系,每年节气的日期相差较大,闰月没有中气。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曾在我国的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在我国农村仍在发挥作用。人们为了便于记忆,还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