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8061100000106

第106章 《中国企业史》序言

(2002年1月15日)

1996年7、8月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两次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共30多人座谈,讨论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件好事,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大事,希望“两会”牵头组织有关方面力量,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认真落实。座谈会纪要报到国家经贸委后,国家经贸委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王忠禹同志批示:“此事既重大又有意义”。随即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发文,要求支持此项工作。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对此工作也很关心,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应当抓紧办理。薄一波同志为此事还专门约我谈了话,明确表示赞成,认为这是一件很好、很重要的大事。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中国历史的志士仁人很多,包括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留下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著作和史料。但是专门研究中国企业史的著作并不多见。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研究中国经济史,不能不研究中国企业史。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不仅可以填补国内一项学术空白,而且可以进一步拓宽我国管理科学的研究领域,通过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企业发展历程的总结、分析与比较,对在新世纪我国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盛世修史”。西汉鼎盛时期,司马迁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130卷。大唐盛世,官修《唐六典》30卷;唐代史学家杜佑著《通典》200卷,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明代官修《永乐大典》22937卷。历史的画卷逶迤不断。中国的历史发展到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取得可喜成果。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不断加强,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以国有企业为主生产的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跃居世界前列。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三资”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一批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完全可以说,当今我国正处盛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把中国企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轨迹记录下来,顺理成章,事属必然。

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这项工程的前期准备,我们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经济界、企业界人士对中国企业史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研究者一致认为,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不同于个别企业史料,而是以中国企业的整体为考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考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企业的基本状况,包括经营方式、技术状况、企业文化、企业的行业与地区分布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等。企业整体寓于企业个案之中,因而考察企业整体,研究企业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必然要以典型企业为基础。

既然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那么“企业”的含义是什么?企业这个人们常见又很熟悉的概念,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环境中有不同的表述。专家、学者对企业概念的不同表述,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研究,认为企业可以有一般企业和现代企业两种理解。所谓一般企业,是指包括手工业企业和使用机器及机器体系的现代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基本特征的,即从事着产品生产和服务活动的、独立的经营单位。所谓现代企业,是一般企业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具有“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公司制企业是其典型形式。从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角度看,采用一般企业的概念涵盖比较广泛。

中国企业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十分久远,行业、地域分布相当广泛。专家、学者讨论认为,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从时间跨度来说,上限应该上溯到中国企业的萌芽时期,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史应从有史料可查的中国古代写起,以便人们了解中国近代企业是怎样从中国古代社会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下限定在1997年,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下限定在1997年,并不是中国企业史的终结,后继的研究者将会以更加浓重的笔墨描绘出中国企业继续发展的画卷。

关于中国企业史的企业范围。在任何历史条件下企业都不是单一的,无论是其地区分布、行业分布,还是其服务领域都是相当广泛的。因此,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所要包含的企业范围,不仅应当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包括不同所有制、不同形态的企业,也要包括港、澳、台企业。港、澳、台企业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把港、澳、台的企业史收进来,既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整体性,又体现了对港、澳、台同胞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

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责任重大,难度很大。完成这项研究课题实属不易,必须横下一条心,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采取正确的研究、编写方法。最重要的一是尊重历史客观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注重历史规律的研究,防止可能出现的以史代论或以论代史两种倾向,注重调查,注重案例分析,注意重大历史事件对当时企业的影响,突出重点,务真求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是详尽地占有史料。采取缜密细致的科学态度,对古代、近代、现代围绕企业所发生过而又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展开研究和论述,论点、论据、案例均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三是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无论是对古代、近代企业,还是对现代企业的研究,都采取实证的方法,按历史的本来面目把企业的产生、发展、变化、兴衰写深写透,达到有声有色。

根据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人士反复酝酿,《中国企业史》整体框架按照断代史的原则,分成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共七卷。古代卷的时限从商、周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近代卷的时限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代卷分上、下两卷,其中现代卷(上)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现代卷(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港、澳的企业史和台湾的企业史分别单独立卷。另设典型企业卷,亦可谓“企业列传卷”。因为是按照断代史原则分卷,各个历史阶段企业的数量、规模、形态、行业特点和素质等差异很大,所以,在研究成果表达上,从形式到内容,不强求统一的模式和风格,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各展所长、丰富多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企业史》的每一卷都可以独立成书。

研究、编写《中国企业史》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其研究、编写过程中,得到众多领导、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的关心和支持,有近300位有关单位司长、处长、专家、学者参加撰稿和审稿。可以说《中国企业史》是大家共同研究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现将其印出,就教于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