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8061000000079

第79章 为什么要实行厂长负责制

(1986年12月18日)

改革企业领导制度,实行厂长负责制,主要依据是什么呢?

1.实行厂长负责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列宁在这方面有过许多论述,概括起来,大致是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要有统一的指挥。二是企业要有严格的纪律。“无条件地在劳动中有纪律地、自愿地执行各项必要的指令和命令,以便使经济机构真正象钟表一样工作。”三是企业要有明确的责任制。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这些都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列宁强调指出:“任何大机器工业——即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泉源和基础——都要求无条件的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共同工作……”在现代化工业企业里,千百人甚至上万人共同进行生产劳动,众多的生产环节需要密切协调配合,如果没有一个以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来进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和生产指挥,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协调各个人的活动,要想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是难以做到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现代企业分工细密,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技术要求严格,协作关系复杂,必须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系统。只有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才能适应这种要求。”

2.实行厂长负责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要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首先就应该使企业具有充分的活力。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始终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的。1979年以来,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调整和改革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经济生活开始活跃起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流通领域,从经济基础发展到上层建筑,从局部试点进入到全面展开。从企业来说,为了适应全面改革的需要,在经营观念上,要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某些固定观念的束缚,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树立起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利润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等等。在经营方式上,要改变生产经营一切听命于主管部门的安排,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实现这些历史性的转变,也要求实行厂长负责制。不然的话,在日益激烈的国内以至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企业就难以做到反应灵敏、决策果断、灵活经营,从而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3.实行厂长负责制是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过整顿,领导班子按照“四化”要求实现了新老交替,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发展,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有所加强,职工队伍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并且涌现出一批先进企业。但是,从总体上说,技术进步慢,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仍然是我国工业企业的致命弱点。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特别是要从封闭的生产型转变为开放的经营型,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的现代化管理。而实现这个方面的转变,全面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首要的、关键的环节就是改革企业领导制度,实行厂长负责制。

4.实行厂长负责制,也是当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我们在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对政治体制的某些方面进行改革。把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改为厂长负责制,可以使企业党组织摆脱日常的生产行政事务,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转到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搞好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上来,从而改善和加强企业中党的领导。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领导制度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从试点到成熟,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厂长负责制作为一项制度,也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现在颁发的三个条例,是在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近3年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基本内容是:企业实行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厂长负责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重点转为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搞好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干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十个方面:

1.企业是经济组织,它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生产经营。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进一步理顺企业内部的关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三个条例,从制度上明确划分了企业行政、党组织和工会等群众组织各自的职责范围。要求按照条例规定,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协调动作,各尽其职,共同完成企业的中心任务。

2.厂长是一厂之长,是企业法人的代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厂长工作条例规定,厂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行使法人职权,对本企业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工作统一领导,全面负责。要求厂长既要对国家负责,同时,也要对企业和职工负责,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根据责权一致的原则,厂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赋予厂长相应的权力,保证厂长行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生产经营指挥权、行政干部的任免权和对职工的奖惩权。

3.厂长任期内,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为了使厂长尽职尽责,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厂长工作条例规定,厂长在任期内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要求厂长根据国家要求、社会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任期目标,经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报企业主管机关批准后组织实施。任期届满,实行任期目标审计,考核厂长任期内的实绩。

4.企业设立管理委员会,协助厂长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厂长工作条例规定,管理委员会由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和职工代表大会选出的职工代表组成,厂长任主任。企业的重大问题,经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最后由厂长作出决定,其中需经企业主管机关审批或需经职代会审议的事项,由厂长负责上报或提出。这种决策形式和决策程序,要求厂长既在决策上起主导作用,又要发挥专家的智囊作用、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和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作用,使决策更加正确、合理。

5.建立健全制度、法规,保证监督厂长用好权。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厂长的责任重了,权力也大了,如何正确使用国家赋予的权力,这是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厂长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大问题。为此,三个条例除了要求厂长要特别注意依靠党组织、职代会和广大职工外,还规定了党群组织和职工群众对厂长的监督权。特别是厂长工作条例具体规定厂长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经济利益的,应当区别情况,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改变企业党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日常繁忙的行政事务工作转向保证厂长负责制的实施,积极支持厂长行使职权,推动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企业党组织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支持群众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7.保证监督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赋予党组织的一项权力。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企业党组织应坚持改革,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如何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把保证监督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对保证监督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条例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8.实行民主管理,保障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主要体现在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此,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企业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

9.正确处理厂长和职工群众的关系,维护企业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系统的权威。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厂长和职工群众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厂长要自觉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为了处理好这种关系,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要教育职工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积极支持厂长行使经营管理决策和统一指挥生产活动的职权。厂长工作条例规定,厂长要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组织实施职工代表大会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有关决定,负责处理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应由行政方面处理的提案,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10.在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作用。这次颁发的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明确了企业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特别要围绕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分配制度和职工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向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建议,发挥工会组织的应有作用。

此外,三个条例还对企业领导班子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厂长和党委书记,不但要懂业务、懂政策、会经营、会管理,还必须具有合作共事、公道正派的思想作风和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建立新型的党政关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保证厂长负责制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