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8061000000069

第69章 创建文明单位是把两个文明建设落实到企业的好形式

(1986年8月17日)

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组织与推动下,随着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许多创建活动搞得好的企业,那里的环境建设(厂容、店貌)、职工的精神道德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党风、厂风、店风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素质有了提高,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企业管理有所加强,推动了生产建设和改革的顺利发展。通过这几年的实践,给我们一个基本的启示,就是创建文明单位这个形式是群众创造的新事物,是个好形式,它符合党的十二大关于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的要求,有利于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一、创建文明单位是广大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形式

大家都知道,从198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这是一个群众性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头几年是搞文明礼貌月,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如何做到以“月”促“年”,深入持久地搞下去,如何从社会转向企业内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则是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经过全面整顿,面貌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也有一个进一步巩固提高的问题。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启发下,一些地方和企业就开始摸索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当时党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指导委员会就肯定了这个活动形式,把它作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以后这项活动在各地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单项建设到综合治理,逐步发展起来。实际上,现在的文明单位建设已经超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范围。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系统和企业,还开展了把两个文明捆在一起的创建双文明单位活动。这些都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于贯彻落实“两个文明一起抓”方针的积极探索。

二、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看到,建设文明单位对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建设文明单位有利于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加强基层建设的一个有效方法。文明单位建设一般都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思想道德建设、党风厂风建设、文化科技建设、民主和法制建设以及环境建设等。创建文明单位的企业,根据这个要求,制定规划和措施,把各项活动纳入全厂统一的目标管理之中,逐级贯彻实施。在检查、考核、评比、验收时,既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看精神文明的效果。这就保证了企业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保证了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在企业得到较好的全面落实,保证了企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基层建设的全面加强。

2.建设文明单位为改进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密切结合开拓了一条新路子。建设文明单位的许多具体活动已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如加强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和优良厂风、店风、路风的教育,提倡文明生产、文明经商、优质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竞赛,实行经济责任与精神文明的“双承包”等等。这样做,较好地克服了“两张皮”和“单打一”的弊病,起到了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作用。创建文明单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子拓宽了,不只是靠开会讲课灌输,还组织职工治理环境、美化绿化工厂、开展利民便民服务以及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起到了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焕发精神的作用。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在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积极提倡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振奋起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同时,创建文明单位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少方面变“无形”为“有形”,成为干部、工人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遵循、能够考核的“硬任务”。

3.建设文明单位是一项便于动员广大职工参加的群众性活动。它把工厂的科室、车间、班组、一线和二线的职工以至职工家属都动员起来了,兴起了处处建设文明集体、人人争当文明职工的热潮。第一汽车制造厂多年来开展“创、建、做”(创文明工厂、建文明家庭、做文明职工)活动,就起到了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大庆油田以及石油系统的其他许多企业,通过创建双文明单位的评比竞赛,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基层建设,有力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形成了双文明建设的重担大家挑的局面,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4.建设文明单位有利于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力量。企业文明单位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哪个企业抓了创建活动,那里的党政主要领导就把这件事摆到了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党政工团、各部门、各方面力量就能围绕共同的目标形成“合力”,大家齐心协力,各有侧重,各负其责,协调行动。现在创建文明单位不仅“块块”(地方党委和政府)抓,“条条”(各级企业主管部门)也在抓,开始出现了上下结合、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我讲了上面四条,不一定全面,但说明创建文明单位确实是个好形式,应当坚持。当然,也要看到,现在各地命名的文明单位中,确有少数单位质量不高,甚至名不副实、流于形式。但能否因此把一些企业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发生的某些形式主义的毛病归咎于这个活动形式,认为建设文明单位活动就是搞形式主义呢?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地看问题,一些文明单位之所以流于形式,不是来自这个活动形式本身,而是由于我们有些同志思想作风不端正。他们搞文明单位活动,不重视内容,不讲求实效,不扎扎实实解决问题,而只是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甚至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把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搞得更深入、更扎实、更有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创建文明单位这个活动形式在服务于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三、创建文明单位一定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明确企业文明单位建设的指导思想。总的是要继续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培养造就“四有”职工队伍,推动改革的前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管理的加强和企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保证“七五”计划的胜利完成。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二者既不能分先后,也不能轮流突出,更不能互相代替,而必须同时并进,协调发展。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必须肩负建设两个文明的任务,要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任务一起下、两副重担一起挑、两个成果一起要。这是社会主义企业区别于资本主义企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的长期方针。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并确立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才能使企业文明单位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在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这个总的指导方针下,企业文明单位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动全面改革的前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最近强调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因此,只有把全面改革搞好了,才会有发展的后劲,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的宏伟战略目标才有切实的保证。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我们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适应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新观念,纠正各种不利于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传统观念,不断提高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为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改革措施做好思想上的充分准备。

抓企业文明单位建设,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保证和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而绝不能认为改革中出了偏差,要用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建设来“纠偏”;同样,也不能认为抓企业文明单位建设、抓端正党风会束缚、限制改革。这两种认识,都是把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建设同改革对立起来,这是不正确的。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贯穿在整个改革过程之中,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开放、搞活政策的正确执行。”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指示深刻地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同改革的关系,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

企业文明单位建设还要同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是“七五”时期一项紧迫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务。企业素质的诸因素中,人的素质也就是职工队伍的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企业创建文明单位活动,首先要着眼于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工人阶级队伍。这既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又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加强企业管理、保证和促进改革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在新形势下,要把企业文明单位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为了推动改革和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文明单位建设必须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我国,不论是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还是高度的精神文明,都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设文明单位本来就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点到面、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即使那些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企业,也还要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建设文明单位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继续探索,不断改进、完善、提高。

如何提高文明单位建设的水平?我认为,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要把加强思想、道德风尚的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作为中心环节来抓。企业文明单位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精神文明建设就包括思想建设、道德风尚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及厂容厂貌建设等。这些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都要全面地抓好。但是最根本的是要把思想、道德风尚建设抓好,同时抓好科技文化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黑龙江省的经验是坚持“有形”、“无形”一起抓,“有形”的抓实,“无形”的抓深。他们说,人们习惯于把科技文化教育建设、环境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看成是有形的,把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建设看成是无形的。因此,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人们就特别注意,抓得有劲;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常常被人们忽视。这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问题。

2.要在加强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上下功夫,使创建活动具有深厚的、扎实的群众基础。目前企业的基层建设尤其是班组建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薄弱环节。如果班组建设搞不好,那么,文明工厂也就很难说有多高的水平,有多么坚实的群众基础。目前,一些地方反映,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不了车间,入不了班组,到不了人头”,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任何企业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都要注意抓好基层,要首先从最基层的单位(即车间、科室、班组、岗位)抓起。只有把一定数量的基层班组、岗位建成文明单位,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才能落实,建设文明企业的目标才能实现。

3.创建文明单位要坚持高标准。衡量一个企业够不够文明单位,当然要按照标准,全面对照、评价,但在掌握上要抓主要问题,看主要方面。主要的标志看什么?一是看企业领导班子是否团结、坚强有力,既有改革、开拓、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纪守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和消费者各种利益的关系;二是看职工队伍是否有良好的精神、道德风貌,严格的纪律,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三是看企业是否完成了国家的生产任务,特别是产品质量、物质消耗、经济效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否达到了本地区、本行业的先进水平。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的实效归根结底要在这几个方面表现出来。至于企业的安全生产、治安秩序、职工生活、民主管理、环境卫生等,当然也要加以考虑。由于企业单位大小不一,工作基础各异,行业情况差别很大,也不能“一刀切”。所以文明单位的具体标准只能由各地方、各有关企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研究制定。

4.要进一步发展工农共建、军民共建和其他各项共建活动。近几年,工农共建活动在全国各地有所发展,但不够普遍,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得也不够。有些企业与地方、与农民的关系还比较紧张。搞好工农共建,是关系到新时期巩固工农联盟、共建四化大业的一件大事,不仅有政治意义,而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很有好处。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在进一步发展工农共建的同时,还要继续发展军民共建、厂街共建和其他各种共建活动。

5.要加强文明单位建设的组织领导。文明单位建设要做的事情很多,光靠企业党委或党委哪一个部门是搞不好的。建设文明单位的任务要分解落实到企业各有关部门,工作要靠大家去做。企业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党政工团要齐抓共管。实行厂长负责制,党政有了分工,工作各有侧重,但搞好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是党政的共同目标。厂长要积极主动和企业党委、工会、共青团一起搞好文明单位建设,搞好思想政治工作。至于企业文明单位建设这项活动,在企业由谁牵头、抓总?凡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单位活动,都应由企业党委负责同志牵头,厂长要给以积极支持和必要的物质保证。开展“双文明”活动的单位,有些也可以由厂长牵头。

企业建设文明单位,总的是在省市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究竟设立什么样的机构,各地可以结合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考虑自己认为合适的形式。至于创建文明单位的许多实际工作,则应由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按照各自的业务分工,分头组织实施,有些可以采取开碰头会、联席会的办法来进行组织协调。各级经委和企业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这项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来推动工作,同时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