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8061000000109

第109章 在中美贸易、投资法律讨论会上的讲话

(1987年8月17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的改革最终是为了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个新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第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第三,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在改革的实施步骤上,我们采取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改革的方针。在“七五”(1986—1990)以至更长一些时间内,大体形成新的经济体制框架,使经济运行走上新体制的轨道。

第一,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8年。8年来,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在若干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探讨,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我们统一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的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我们认识到,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正确解决,推动了改革实践,保证了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健康地发展。

2.适当调整了所有制结构。8年来,我们改变了所有制单一化的状况,在巩固完善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了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一个以全民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3.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首先,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然后我们又继续采取了调整农产品结构、放开农产品价格、把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改为合同订购制等改革措施。我国农村经济经过这两步改革,正在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国家开始着重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法规等手段,调节农村经济的运行。

4.扩大了企业自主权,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几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规定,明确了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责任、权力和经济利益。表现在:一是企业通过税后留利,有了一定的财力支配权;二是指令性计划减少,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和产品自销权;三是改革了企业领导体制,企业普遍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四是企业有了一定的内部分配权,打破了多年来在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五是改革了企业的用工制度,实行了劳动合同制、择优招工、辞退违纪职工和待业保险等项改革;六是进行了多种经营形式的试点,小型企业实行了承包、租赁制,大中型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七是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社会主义企业家。

5.改革了计划体制。这几年,我们大幅度地减少了指令性计划的比重,扩大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各类商品实行浮动价和市场价的比重也大大增加。这对于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特别是抑制长线滞销产品,增产适销对路产品,起了积极的作用。

6.价格改革迈出了较大步子。1979年以来,我们对长期不合理的价格体系逐步进行了改革。通过调整、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和某些能源、原材料的出厂价格,初步解决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问题,也使长期以来工业内部价格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

7.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适应和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金融体系。同时成立了50多家信托投资机构,以及一批集体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也积极发展资金融通,相继形成了一些初级资金市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使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8.横向经济联合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改革中,横向经济联合蓬勃开展,联合的范围越来越大,联合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形成了一批横向经济网络,组建了一批大企业集团。这对于改变条块分割、部门封锁、城乡阻塞的状况,促进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起着重要作用。

9.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初见成效。目前,全国共有综合改革试点城市72个,中等城市政府机构改革试点城市16个,还在一些城市进行了住宅商品化的试点。通过试点,扩大了城市的财权和经营管理权,有利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是亿万人民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对原有模式、传统观念、习惯势力的冲击,而且改革一开始就是在一种并不宽松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在目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改革和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其他改革措施同步、配套的关系;如何使改革的政策更具有科学性,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实践、探索,认真总结经验。

第二,关于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总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抓住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制度。根据目前改革的发展势态,近期内我们改革的重点是:

1.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我国的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现在已经进行到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深化企业改革的新阶段。现在单靠减税让利来增强企业活力,路子已经很窄了。要把企业巨大的潜力挖掘出来,进而理顺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就必须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方式。特别是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用签订合同的办法,明确国家、企业、职工的责权利关系。目前,这项改革正在全国展开,从已经进行的情况看,效果是显著的。

2.积极进行配套改革,为搞活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资料市场。其次,深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管好用活各种社会资金。最后,在价格改革上,要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幅度,制止各种形式的乱涨价和变相涨价。

3.改革企业劳动工资制度,逐步理顺企业分配关系。在用工制度上,今后企业将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并建立职工待业保险制度和养老金保险制度。在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上,今后国家只规定企业工资、奖金增长的限额、幅度,或同效益挂钩的定额和比例。企业内部的具体分配形式和办法,由企业自主决定。与此同时,国家要完善对消费基金加强宏观管理的制度和办法,使消费基金的增长同生产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相适应。

4.继续发展各种横向经济联合,鼓励建立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要按照经济发展和客观需要,进一步推进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联合。

5.改进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各种形式的投资包干责任制,使部门、地方和企业相应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和风险,实行责权利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