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谜团
8055800000015

第15章 其他恐龙(2)

鱼龙可能在游泳时用前鳍操纵,就像现存的鱼类和鲸类,如海豚和鲸鱼。一些古生物学家猜测,鱼龙当然是用它们的手、足来推进身体。但是,似乎它们的肩、臂并不像脊椎动物那样健壮。

所以,鱼龙游泳的主要力量是由大尾巴提供的,大尾巴来回折击,身躯进行有韵律地摆动,能使它在水里迅速前进。而它的4个鳍作为平衡之用,控制在水中上下方向的运动,帮助定向和制动。另外,其背鳍还是一种防止左右滑动的平衡器。

鱼龙的化石

人们在有些鱼龙类标本中发现其腹内有鱼龙幼体的骨头,于是不少古生物学家认为,鱼龙会同类相残,不过现在证实,这些幼体是在母体怀孕时或生产过程中死亡的。

这些标本不仅证明了鱼龙产下的是成熟的幼体,而且还进一步证实像鲸类和海豚一样,小鱼龙也是尾巴先生出来的。古生物学家猜测,怀孕的雌性鱼龙会在气候暖和的时候,成群结队地游到有大片珊瑚礁和海藻丛的陆表海,以最快的速度将小鱼龙生产出来。

鱼龙之谜

繁殖之谜

爬行动物一般在陆地上产卵,而鱼龙已不能回到陆地上生活,只能待在水里,它们怎么样繁殖呢?古生物学家猜测,鱼龙妈妈可能像现代的一些蜥蜴,将卵保存在自己体内,让它们在肚子里孵化,然后生出小宝宝。

已有化石证明了这个猜测,人们在德国一处黑色页岩地层中发现300多条鱼龙的骨骼,其中,在一些雌鱼龙的肚子里,找到了小鱼龙的骨骼。有些小鱼龙处于泄殖腔,泄殖腔是爬行动物产卵的地方。更为奇妙的是,在这些标本里还发现了快要出生的小鱼龙,它的身体已经伸出鱼龙妈妈的身体,但头仍然留在妈妈的体内。

幻龙

幻龙档案

幻龙的头部

幻龙头部呈扁形三角状,有一张长满了钉子状尖牙的大嘴巴,颈部比较大,可它的脑袋跟脖子相比要细小很多。它的肩部及背部大而扁平,这使其能够在水中游动。

幻龙的身躯

幻龙外形上有点像鳄鱼,都有扁长形的尾巴和四条短腿。

幻龙身体的后半部分与头部和身体呈流线型曲线,四肢不像蛇颈龙一样呈鳍状,而是具有脚趾和蹼,且强而有力。

幻龙的膝关节和肘关节可以弯曲,古生物学家根据这个特征推测出,它会经常到陆地上进行交配和生产等活动。

幻龙像大多数原始爬行动物一样拥有一条灵活的长尾巴,幻龙通过上下摆动它而向前游动。

幻龙研究

幻龙的生活方式

幻龙是远古时期鳍龙类的一种,属三叠纪时期动物,据今达2.43亿年。它们体型大小不一,最小的只有36厘米,最大的长达6米。

幻龙生活在浅海附近,它们可能过着类似现代海豹的生活,借由摇摆尾巴、四肢,以及有蹼的脚掌,以在水中推动前进。

幻龙一般在海里捕食,猎食鱼、头足动物和小的爬行动物,例如菊石、头足动物、鱼和小爬虫等。尽管它们天生是水栖动物,但有时也会到陆地上生活。

有人曾在海岸边及洞穴中发现它们幼年个体的化石,说明幻龙还是很喜欢到陆地上来晒太阳的。它们就如同今日的海龟和鳄鱼一样,到了繁殖季节,母幻龙就拖着沉重的身体到海滩上产卵。

幻龙喜欢将卵产在海边的高地上以防止小生命的夭折。

幻龙化石的已发现地点全部都属于海相岩层,由此可推测出这些动物生活在海中,到陆地上来休息、繁殖。

幻龙的化石

幻龙的化石分布在世界各地,英国、荷兰、瑞士、波兰、突尼斯、约旦、印度以及我国都有发现。

幻龙化石在我国的贵州、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区都有发现,其中尤以在贵州升兴义县发现的最为着名,因为那里的薄层状灰岩中的幻龙化石,数量之丰富,个体保存之完整,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当地老百姓把幻龙叫做“四脚蛇”,经常将其化石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有的媒体曾把兴义称为“幻龙的王国”。

幻龙的近亲

胡氏贵州龙便是生活在这里面的一种幻龙。这种幻龙的体型较小,一般体长25厘米左右,个体最大也不过50多厘米。它的头长约为颈长的2/5,头骨较小,呈三角形,上面有一个豆状的小颞颥孔。它的眼睛大而有神,鼻的前端有一对很小的鼻孔,嘴里长满了针尖般的牙齿。

幻龙与潜龙的区别

幻龙化石与后来发现的鳞龙类恐龙潜龙很类似,常常有人会把这两种恐龙搞混淆。事实上,二者在年代上相差甚远,幻龙类是三叠纪时期的生物,而潜龙化石则保存在晚侏罗纪到早白垩纪的义县组内;另外,幻龙类属于海相水生爬行动物,而潜龙却是生活在淡水湖泊中。

幻龙和潜龙最大的区别表现在骨骼结构上:

首先从四肢来看,幻龙类恐龙由于比较适应水中的生活,其四肢已经向桨状发展;而潜龙的四足上的爪子却比较发达,各趾之间也没有任何蹼的痕迹,前肢已变成四指,说明它已经适合在陆地上的生活。还有,适合水生的四足脊椎动物的上肢骨比较短小,而潜龙上肢骨都长于下肢骨。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潜龙在水中的游泳能力不是很强,估计潜龙只能在水底爬行,偶尔能够在水中滑行一定的距离,但是它那长长的尾巴,会起到不小的阻碍作用。

其次,潜龙的肩带和腰带也与幻龙类有着本质的区别:幻龙类的肩带中,锁骨十分发达,形成粗大的骨质棒,与肩胛骨结合,而它们的间锁骨极小,然而潜龙的肩带中,锁骨消失,间锁骨呈一个不出头的十字形状。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潜龙与幻龙类的不同之处还是比较明显的。

幻龙之谜

打喷嚏之谜

幻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恐龙,头的前部宽而钝,鼻孔小,属于扁鼻龙科。幻龙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但有时也会到陆地上生活,它很喜欢到陆地上来晒太阳以补充身体缺少的元素和养分。研究表明,当幻龙爬到岸上来时,它总会时不时从鼻孔中喷出一股股水雾,就像打喷嚏一样。

幻龙上岸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是因为幻龙在海洋中进食时,所吃入的盐实际上要比在陆地上多,而这种盐量是它的身体所承受不了的。所以,它会通过体内的一个腺体吸收血液中过量的盐分,这样,盐就被去除掉了,当然,盐除掉后,还必须将其清除出身体。这样,三叠纪时期,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温暖的沙滩上,就会有一些湿漉漉的从海水里走出来的幻龙,一边摇摆着身上的水珠,一边从鼻孔中把一些过量的盐喷射出去。

平滑侧齿龙

平滑侧齿龙档案

平滑侧齿龙的头部

头部比较大,并且非常宽。颈部粗短,颈部肌肉结实。口鼻部宽大,口中长着锐利的牙齿,这样的结构,一些比较厉害的动物都要远离它,否则就会成为它的美食。

鼻腔结构比较特殊,它们的头骨顶端有两个鼻腔,能够在水中嗅到远在千里的气味,还可以确定猎物的具体位置。

平滑侧齿龙的身躯

一般而言,大的雄性平滑侧齿龙身体庞大,体长约22米,有的体长达26米,体重可达到12.5万千克。

平滑侧齿龙的四肢都进化成了鳍状肢,尾巴粗壮有力,能够划水推动身体前进。它依靠庞大的身躯,锐利的牙齿等自身特点,能够猎杀体型较大的动物。

平滑侧齿龙研究

平滑侧齿龙的生活方式

平滑侧齿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主要分布在北美的美国、欧洲的德国等地区,约1.6亿年至1.5亿年前。

平滑侧齿龙一般情况下都生活在水中,只有上浮呼吸才把头部露出水面。平滑侧齿龙以两对鳍状肢来划水。当前肢向上抬时,后肢就会向下拉,然后当前面的一对向下时,后面的一对则会向上,这样不断地交替划水,可以控制前进的方向。

平滑侧齿龙的近亲

长头龙是一种巨大的海洋爬虫类动物,生存于白垩纪时期,主要分布于今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海洋里。

长头龙体长约10米,体重约10000千克,有4只宽大的鳍,前鳍肢比较小,但是下划力量强大。尾巴短而尖,在尾巴地摆动下能够推动身体前进。

长头龙会选择岸边的沙地来产子,通常情况之下,首先挖一个小坑,把蛋产在坑里,用沙土盖上,依靠沙土的温度来孵蛋。

平滑侧齿龙的远亲

薄片龙是长颈蛇颈龙中体型最大的,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晚期,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俄罗斯、日本一带。

薄片龙的身体扁平、尾短,它终日贴近水面缓缓游动,利用长长的脖子袭击未起疑心的鱼群。

它的身体巨大,全长约有15米,体重达7000千克。薄片龙的脑袋非常小,脖子细长,颈部由74块颈部脊椎骨组成,而人类只有7块。

它的牙齿锐利,具有4个鳍状肢,能灵活地在海水中游泳,也能爬到岸上活动,生活方式很像今天的海豹、海狮和海象等动物。

薄片龙主要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鱼类为食。它会把蛋产在岸边的沙土上,并且自己孵蛋,直至幼仔独立为止。

平滑侧齿龙之谜

游泳之谜

平滑侧齿龙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水生猛兽,侏罗纪晚期,它们庞大的身影在4个巨型桨鳍的驱动下,威严地划破浅海水域,宣泄着无形的霸主气势,使一些水中生物,包括鲨鱼都望而生畏。

平滑侧齿龙属于短颈蛇颈龙,是生物史上最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长期以来,一些古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蛇颈龙的游泳问题。

他们认为,短颈蛇颈龙能够长距离快速游泳,是因为它的桨状鳍肢能有力地推动躯体前进。而长颈蛇颈龙游得比较慢,则是由于长颈蛇颈龙的身体构造决定的,因为它的四肢活动并不灵活,不能有力地帮助划水向前游。

另外,长颈蛇颈龙不能潜水,只能在水面上漂浮,并用其长而弯曲的脖子在水面上捕食;而短颈蛇颈龙则能够潜入几百米深的深海,去捕获各类大型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