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8054900000083

第83章 国家经委代表团参加欧洲管理论坛达沃斯国际讨论会的情况报告

(1984年3月)

1984年1月26日至2月2日,国家经委代表团参加了欧洲管理论坛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讨论会。这是一年一度的非官方集会,有各国政治家、经济界与财政金融界人士和许多重要企业的领导人参加。今年是我国第五次派团参加。近年来,达沃斯会议已从西欧走向全世界,国际性一年比一年广泛,重要性也一年比一年增加,是我们了解当今世界情况的重要场所。

现将参加本届会议的情况报告如下:

对外实行开放,是我党长期的坚定不移的政策。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政策,既需要及时地了解当今世界的现实和发展,也要使世界能够正确地了解我们。达沃斯会议正是在这两个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重要窗口,是我们与世界各国取得广泛联系的有效渠道。

通过这次会议,代表团对当前世界在经济、政治、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有了一定了解,掌握了一些第一手情况。

1.关于经济发展动向。

今年达沃斯会议的主题是“经济复苏的管理”。这同去年开会时西方经济不景气,找不到出路的情况相对照,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过多年衰退之后,开始由谷底回升的新趋向。但是,这种复苏是不平衡的。世界银行行长克劳森在报告中谈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国家,1984年增长率预计为3.5%(1983年为2.25%)。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复苏,欧洲1984年预计增长率为1.5%,而发展中国家预计今年增长率为3%~3.5%(去年不到1%)。会议主席、法国前总理巴尔在开幕式上就提到,美国巨额预算赤字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一种威胁,因此当前的经济复苏是不稳定的。美国2000亿美元的赤字、高利率及其保护主义政策,在这次会议上受到不少国家代表的攻击。美财政部副部长麦克纳马尔对此进行了辩解,声言巨额赤字是由于巨大军费开支造成的,而对付苏联扩张正是为了西方和世界的安全。

第三世界一些国家债台高筑是会上关注的另一问题。到1983年末,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已高达8100亿美元。有的银行界人士指出,现在债务国每年偿付的利息,已超过向银行的借贷,要求重新安排偿还借款期限的呼声很高。发达国家代表中一些较明智的人士也认为,西方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应更加开放,才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与贸易的增加,从而提高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因此必须反对保护主义。

克劳森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中国和印度由于继续进行改革和经济合理化,而保持着高增长率。

巴尔在会议总结时强调,经济界与实业界只有提高适应明天世界的能力,才能保持其竞争性。

2.关于政治动向。

欧洲管理论坛主席施瓦布在开幕词中说,实业界如没有政治家的介入就将一事无成。会议在各种发言中也多次反映,加强国际合作,必须从全球角度着眼去考虑问题,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改变其某些现行政策。会议还用半天时间,在全体大会上专门讨论了1984年的世界安全问题。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东西方关系近一年多来更紧张了。去年夏天加拿大提出倡议,要求核大国重新回到谈判桌旁,恢复东西方对话。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东西方之间的斗争与争夺,把第三世界当作它们的角逐场所。超级大国把第三世界作为它们新式武器的试验场。第三世界国家一旦依附于某一超级大国,也就不再是独立的了。土耳其总理奥扎尔强调了中东局势的重要性,由于中东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又是主要石油生产基地,因之中东就成为超级大国争霸的焦点。应把停止两伊战争放在首位,而缓和整个中东紧张局势的关键又是正确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美国副国务卿达姆说,对苏谈判是美国政策的组成部分,但只有自信和坚定,才能使东西方之间的谈判成为可能。他又强调威慑力量的作用,战后虽然各种冲突不下100次,但北约还是度过了长期的和平繁荣时期。这要归因于北约保持实力与强大的结果。

这些,反映了不同国家对当今世界安全问题的不同看法。

3.关于技术动向。

这次讨论会,对新的产业革命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议论较多。在开幕词中,施瓦布教授就提到,学会与计算机打交道,是将来进行联系和通气的一项基本功。会议主席巴尔在闭幕式的总结时再次提出,新技术将在明天的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现在新的技术革命就是以利用信息来提高生产力作为标志的。美国和法国两个权威研究机构就新技术会引起什么变化作了专题报告。它们认为,微处理机革命的非凡能力,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而这方面的知识具有渗透到各个方面的特点,这是今天新的知识迅猛发展的主要标志。同时,我们正在经历着三个方面的过渡:一是由资金密集的、集中的、以能源为主的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密集的、分散的、以人为主的通讯社会;二是由宏观的、自上而下的工程技术(由整台机器到各个零部件)过渡到微观的、自下而上的工程技术(由分子结构的研究开始);三是从分层次的多级组织过渡到分布式的网络。这些变化将导致教育、环境、工业等在组织上、工作方式上和消费模式上的一系列深刻变革。

在会议组织的专题讨论中,有一个专题是探讨“为公元2000年做准备,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其中强调,为了使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应该有效地利用新技术,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各种视听教学设备等等,提倡学生在受教育的早期阶段就开始接触和熟悉这些新技术。

在一次“信息工业”的专题发言会上,通讯与计算机行业的代表,介绍了信息工业的现状与前景,谈到移动式电话,文字处理、声音、图像等合一的计算机终端的发展等,以及信息工业对社会的影响。

4.关于管理动向。

大会上,有三个大企业(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瑞士雀巢乳制品公司、美国霍利特·派卡特计算机公司)的领导人介绍了他们企业获得成功的经验。他们强调信息的作用,认为人们往往只注意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没有看到信息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比生产废次品的损失更大。在企业组织上,趋向于内部小巧灵活,按产品品种形成各部门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有的公司把机构层次砍去一半,把公司最高一级的人员也减少一半,以利于迅速作出反应。面对外部市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认真研究顾客在想什么,希望你提供什么,这样才能把握住公司的发展方向;对公司内部,强调调动职工积极性,领导人要经常到生产现场去关心职工、了解生产,鼓励大家提合理化建议。在一切成功的因素中,人是最主要的。由于产品生产周期日益缩短,新技术层出不穷,有的公司对职工进行连续不断的轮训,并把晋升与学习联系起来。

从几天会议中,能对国际上经济、政治、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取得较丰富的最新信息和第一手资料,说明达沃斯国际讨论会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参加今年达沃斯讨论会的正式代表有550人,来自五大洲51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马来西亚、土耳其、葡萄牙、瑞士、南斯拉夫六国派了总理或副总理级领导人参加,联邦德国、英国、瑞士、荷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日本、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巴林、澳大利亚、津巴布韦和中国,派了部长级领导参加,国际劳工局、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欧洲共同体、欧洲议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等9个重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共有136人在各种会议和专题报告会上讲了话。世界各大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的141名记者采访、报道了会议的情况。日本过去没有重视这个会议,后来了解到各国参加这个会议的领导人很多,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活动场所,所以今年由外务省次官率团参加。南斯拉夫也第一次参加了达沃斯会议。据了解,达沃斯会议历年都没有苏联和东欧代表参加,不是他们不想出席,而是由于一直没有受到东道主的邀请。

为什么欧洲管理论坛这个非官方组织在瑞士山间小镇召开这样一个讨论会,能越来越多地吸引各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光临呢?据我们观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会议讨论的问题广泛,同时也是大家所关心、迫切需要了解的。这个会议每年在1月末召开,以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向为主线,对新的一年作出估计,交换看法,展开讨论。在一次为期一周的会议上,能对世界经济、政治、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动向得到这么多最新信息,这是其他国际会议不易做到的。

二是会议的非官方性质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广泛交换看法的场所。会议单独组织了三次部长级以上领导人的会见,不作记录,不让记者参加,也不发表任何公报。这样就使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可以不受拘束地彼此交谈,了解各方观点,这对他们制定本国政策、发展对外关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是会议活动形式多样,与会人员均能各取所需。今年会议安排了6次全体大会、8个专题分组讨论会、31个专题报告会、6个技术经济新动向报告会,以及一些领导人的专场报告。除了各种会议外,还组织代表们进行社交活动和业务洽谈,这对企业家具有更大吸引力。会议事先印发了代表们提交的准备在会上洽谈的项目232项,谁对某个项目有兴趣,可以通过会务组与该项目的业主面谈。代表之间这类双边具体洽谈业务,在会议期间共达522次,为以后进一步签订协定合同创造了条件。

我们参加达沃斯会议,也是让世界了解我们,进行对外宣传的一次很好机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在实践中,我国对外开放的各项具体政策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但是对于这些情况,广大国际友人并不是十分清楚的。达沃斯会议正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对外宣传的良机。这里,一方面可以让到会代表了解我国近几年经济建设的成绩,以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接触,使我们听到外商在同我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疑虑。这种信息的反馈,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某些具体政策,使之与国际惯例得以合拍。

会议期间,专门组织了一次中国经济情况报告会。袁宝华同志作了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合作问题》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六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形势和政策,以及引进技术的重点和方针。原来预计,星期六下午开会,到会代表不会超过100人,但实际到会的达140人。报告结束后,又回答了与会人士提出的各种问题,会场气氛十分活跃。会后,美国《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几家世界大报,都在头版刊登了报告会的消息,着重报道了中国在1984年计划与国外签订技术引进合同1000项,价值约10亿美元的内容。许多代表说,听了报告,增强了与中国进行贸易的信心。不少代表对这次报告会的评价是“开诚布公”、“真诚坦率”、“引人入胜”,等等。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从有些人提出的问题看,国外不少人对我们在对外合作方面已经采取的一系列放宽政策还一无所知或知之不详,说明我们的对外宣传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代表团通过会议期间的活动,达到了同各国经济界、政界人士建立联系与友谊,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与西方及其他国家发展经济技术合作等预定目的,胜利完成了这次出访任务。

此外,派团出席像达沃斯讨论会这样的世界性会议,使我们的干部有机会与国际上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也是培养锻炼我们干部的极好方式。但是,我们现在的干部在对外交往的素质方面,离要求的差距还很大,特别是在掌握外语上运用自如的能力差,使积极主动开展活动受到限制。我们要走向世界,首先就要有一大批能够走向世界的干部,这是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只有利用各种机会,投身到国际活动的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扩大眼界并逐步得到锻炼。

通过参加1984年达沃斯会议,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要注意和重视达沃斯会议的发展动向。

这一会议随着国际性的逐渐扩大,已越来越引起各国政界与工商界的注目,参加的领导人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与欧洲管理论坛自1979年以来就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我们参加这一会议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每年都受到论坛的盛情邀请和接待。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了解情况、开展活动、锻炼干部。我们的驻外使馆、驻外记者也应积极参加。建议1985年开会时国务院派一位负责同志前往,并有一批企业领导人参加,后者以掌握外语,具备独立活动能力为条件,可先由已扩大自主权的沪、津、粤、闽等省、市选择企业参加。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为技术引进物色合作对象。

今年10月,我们与欧洲管理论坛要在北京召开第四次企业管理国际讨论会,一定要把这次会开好。我们拟请沪、津两市及粤、闽两省领导到会向外国代表介绍经济合作与引进计划,并用报名申请办法吸收部分有引进任务的企业负责人参加。事先要准备好几百项条件成熟的引进项目清单以供会上洽谈。

从达沃斯会议的情况看,我们感到,今后对这类国际会议我们应采取积极态度,主动参加,利用这种良好机会了解别人、宣传自己,使我们的经济管理干部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在国际环境中得到锻炼。

2.要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10亿人口的潜在市场更引起无数外国企业家的注意与兴趣。但是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还太少、太死板、太陈旧,缺乏新意,起不到应有作用,因之还远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例如我们已经制定颁发的法律、条例,放宽了的政策,由于没有及时宣传或宣传不力,往往未被关心这方面情况的国际友人所了解。

3.培养干部掌握外语要舍得下本钱。

在达沃斯会议上,和在其他任何国际会议上一样,到会代表,包括各国领导人和工商界人士,都能用英语自由交谈。组织现有涉外干部学习掌握外语,现在非下决心不可了,否则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形势下,不掌握外语,要想及时了解新的专业知识,也是不容易的。建议各级经济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对涉外干部和其他必须掌握外语的经济管理、技术干部进行脱产培训,并坚持高级职称的评定和考核必须包括掌握外语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