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8054900000071

第71章 认真做好1984年的经济工作

(1984年1月5日)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要求是:继续坚持“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提高企业素质,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组织好生产、建设和流通,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从工业生产来说,1984年要实现5%的速度,初看起来并不很困难,但要使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供、产、销、运各方面紧密衔接,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要实现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要求,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难度相当大。因此,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效益与速度统一起来,使企业实现税利增长与生产增长同步发展,并力争超过,这是我们所面临的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为了使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设想从三个层次来抓。第一个层次是企业,主要是提高企业的素质,这是基础。企业素质不提高,财政困难就不可能解决。这几年,各种增支减收的因素给企业组织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也要看到企业确实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要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经营,提高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把经济效益搞上去。第二个层次是主管部门,包括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的主管部门,主要是进行行业的调整和整顿,使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步合理化。应当说,这几年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比较缓慢,许多该关停并转的企业没有关停并转,相反地还盲目发展了一批物资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的小企业,这是造成能源、原材料供应和运输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很难有大的改善。第三个层次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的经济综合部门,主要是从宏观经济的管理上搞好综合平衡,完善各项经济政策,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要加强宏观经济的计划性,把大事管住,把大的比例关系逐步协调好,使经济全局保持平衡、稳定,这是提高整个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这样分三个层次来抓,可以使各级单位的责任比较清楚,也有利于把整个经济工作真正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984年的几项工作,其中许多工作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1.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争取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各业继续全面发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已经作了部署。要继续完善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和各项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重视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工业、商业、科技、交通等部门要进一步提高为农村服务的自觉性,从各个方面大力支援农业。化学、机械工业要为农村提供更多的质量优良的化肥、农药和农业机具。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要积极开辟新的工业门类,改进加工工艺,扩大对农副产品的吸收能力。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调运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商业部门要积极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的形势,高度重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大力疏通流通渠道,使农民的辛苦劳动成果能够转化为农民的收入,资源的耗费能够转化为社会的财富。

2.努力缓和能源、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我国能源生产,这两年由下降转为回升,但增长速度比较慢。由于在建规模偏小,新增能力不多,近期的能源生产只能是低速增长,供需之间矛盾很大。交通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也相当突出。以铁路运输为例,客货运输全面紧张,货主要车难、运货难,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状况十分严重。

为了缓和能源和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煤炭生产一定要做好产运衔接,地区平衡。凡是有运输条件的产煤省、自治区和煤矿,都要力争多超产一些;运输困难的西北、西南地区,要以运定产;华东、中南和东北等缺煤省、自治区,要尽可能就地多增产一些煤炭。煤炭运输,首先确保国家计划分配的调运任务,在这个前提下,再安排协作煤的运输。煤炭分配,必须首先保证机车、发电、市场的需要。

工业生产的安排,要坚持保证重点、适当兼顾一般的原则,该保的重点生产必须切实加以保证,其他一般生产只能根据煤炭、电力供应和节约的可能,能够安排多少就安排多少。国家新增的电力,必须首先用来安排新投产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生产需要。

要继续狠抓节约能源的工作。1984年全国节约1800万吨标准煤的任务,要认真加以落实,确保实现。

3.切实抓好消费品生产,安排好城乡市场供应。当前,轻纺工业生产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是:适销对路的产品、名牌优质产品、物美价廉的产品,能力不足,生产上不去;滞销产品、劣质产品,生产能力又多余。轻纺工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战略性的转变,要从解决有无为主转向解决优劣为主,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目前某些产品的滞销积压所反映的“供过于需”,只是暂时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消费品供应真正多了。

轻纺工业必须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增产市场紧缺的商品,力求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生产手段要能够适应产品多变的需要;必须切实改善经营管理,搞好市场调研,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能够跟上市场变化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轻工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要继续实行“六个优先”(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的原则。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搞好工商协作、产销衔接。要认真吸取某些地方“工商相争、两败俱伤”,造成利润下降,甚至发生亏损,同时减少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教训。工商双方必须密切协作,共同对市场负责,不能互相抵消力量。工业生产计划不要层层加码,商业也要按收购计划签订合同,不能随便拒收。要发挥商业部门的“蓄水池”作用,搞好信息反馈,指导和调节工业生产,并要搞好季节性储备,积极扩大推销。

4.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总投资,集中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建设。我国30多年的经济建设经验反复证明,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这是稳定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基建规模过大,不仅会造成原材料供应的全面紧张,而且必然会挤生产、挤维修、挤人民生活。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吸取。根据全国计划会议的安排,对投资规模要严格控制,坚决按照保证重点、适当照顾一般的原则,集中必要的力量把重点建设搞上去。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在设计施工方面,要加强管理,杜绝各种浪费,改变目前存在的投资普遍超概算和敞开口花钱的现象。采取坚决措施,继续纠正对基建项目的设备、材料任意涨价和敲竹杠的现象。整个基本建设工作,都要建立起明确的、严格的责任制度,每个重点建设项目都要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工程建设负责到底。

5.继续抓好企业的全面整顿,提高企业素质。按照1985年以前把所有国营企业都整顿一遍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整顿质量,加快整顿步伐。已经验收合格的企业,要狠抓巩固提高工作。

6.狠抓思想、规划和组织落实,开创技术进步工作的新局面。

要抓思想落实。一是要在发展战略上,抓好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的转变。二是明确技术进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包括增加品种)和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

要抓行业规划。企业技术改造欠账很多,国家财力、物力有限,不可能几十万个企业齐头并进,只能有计划地分批改造。要像机械、电子行业那样,在明确行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从产品升级换代入手,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对主机厂、协作厂的技术改造统筹安排,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研究论证,具体规划。

要抓组织实施。切实加强领导,把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管理、技术革新等“一条龙”地管起来,这里,要特别强调加快技术引进的步伐。不引进技术,不买技术,想短期内把我国技术搞上去是不可能的,这是我国技术进步工作的一个重大方针。

7.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培训工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努力搞好职工的系统教育、脱产轮训,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加强职工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更好地开展起来,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职工业余文化活动阵地。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培训管理干部、政治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要继续大力抓好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在努力完成“双补”(文化补课、技术补课)任务的基础上,逐步从初级技术培训转向中、高级技术培训,并按照《技术工人考核暂行条例》的规定,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制度。

8.加强领导,做到整党和工作两不误。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整党决定的精神,组成两套班子,一套班子主要抓整党工作,一套班子主要抓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做到整党、工作两不误。坚持边整边改的方针,一切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解决,不能拖延,使党内外群众随时看到整党的实际效果,增强对搞好整党工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