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8054900000028

第28章 在国家经委召开的部署第五次“质量月”活动会议上的讲话

(1982年7月8日)

国家经委《关于全国第五次“质量月”活动安排意见的报告》,国务院已于6月22日批准转发,主要内容已经见报。今天请大家来,讲一下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这个会也是今年“质量月”前后七个重大活动的第一项。今天准备讲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目前工业产品质量的基本情况;

2.今年“质量月”活动的特点和要求;

3.发展品种、提高质量是一项战略任务。

一、目前工业产品质量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工业产品质量已基本恢复原有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某些行业在品种上又有所发展,很多产品在质量上有所提高,从1979年开始,经过连续三年评选优质工业产品,全国已有700多种产品获得国家质量奖,加上部门和地方的优质产品,全国的获奖产品共有7000多项。所有这些,对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国民经济一些部门的技术装备状况,对于活跃国内市场和扩大产品出口,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财政收入,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重要作用。

但总的看来,目前工业产品的质量状况,同人民的要求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相比,还是很不适应的。品种发展缓慢,质量不够稳定,产品不能适销对路,仍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本的问题是产品技术水平低,据机械部的粗略统计,在现在生产的2.7万多种产品中,相当于国际70年代水平的只占5%~10%,相当于60年代水平的也只占35%左右,半数以上产品仍是50年代甚至40年代的水平。这种状况,不能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需要,出口出不去,不适当的进口也挡不住。产品技术水平低的根子还在于标准水平低。据国家标准局统计,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仅3500个,只相当于需要量的1/3;而且现行的国标、部标,初步估计有70%~80%低于国际水平。这种状况如不下决心加以改变,工业振兴也是不可能的,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也就不会有多少希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去冬今春以来,在生产迅速好转和上升的情况下,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正在抬头,许多产品的质量波动下降。去年轻工业上得快,有些产品质量下降,“萝卜快了不洗泥”。重工业因为任务不足,各企业“找米下锅”,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上半年,轻工业还是略高于重工业,可是5、6月份重工业的产值已超过轻工业,但重工业质量有下降的苗头,产品适销对路情况和技术服务工作都不如去年。

从地区的情况看,今年一季度,对全国28个省市1892种产品质量的考核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质量稳定提高率为77%,有23%的产品质量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在80%以上的有京、津、沪、广东、福建等9个省市,在60%~80%之间的有17个省区,个别地区低于60%。4月份,据26个省市对1736种产品质量的考核统计,稳定提高率为74.2%,有25.8%的产品质量指标下降。同一季度相比,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率下降了2.8%。5月份的情况,从9个地区的统计材料看,北京、吉林、湖南、四川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率开始上升,其中,湖南、四川两省分别比一季度提高5.6%和9%,但湖北、山东、浙江三省产品质量仍在下降,其中湖北、山东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率比一季度分别下降10.8%和6%。

从行业的情况看,按全国12个工交部门75项质量指标的考核统计,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率为74.7%,下降的占25.3%,4月份继续有所下降。冶金工业在考核的18项质量指标中,生铁合格率、平炉钢锭合格率等十项指标都有所下降。纺织工业重点企业考核的16项质量指标中,合成纤维正品率、棉布入库一等品率、毛线一等品率等7项比去年同期下降。5月份纺织行业质量情况比4月份有所好转,除腈纶纤维外,其余都有所提高,但在16项考核指标中,仍有6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轻工产品,4月份质量情况比一季度稍有好转,据24个重点城市轻工局统计,在716个与去年同期可比产品中,有541个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占75.6%,较一季度提高1.3%,三大市4月份可比质量稳定提高率为82%,比一季度提高3.85%。

必须高度重视的是,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在一些生产名牌产品的老厂和一些大型骨干企业中也同样存在。例如华生牌电扇,是1980年荣获国家银质奖的名牌产品,去年以来因产量猛增,盲目扩点,管理措施跟不上,检验制度不严格,以致产品质量严重下降,1981年开箱完好率由历史上最好水平的90%下降到60%,引起国内外用户的不满。上海市运动鞋总厂生产的火炬牌运动鞋,从1980年以来,因质量问题发生的外商索赔事件就有12起,损失100多万元,但未引起工厂领导的重视,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直到最近澳大利亚再次要求退货和撤销合同,耀邦同志对此作了重要批示以后,才在上海市委的领导督促下开始认真整顿。国内首次试制生产的50万伏超高压变电设备,是由沈阳、西安、湘潭、平顶山等地的骨干企业分别生产的。产品在初步的降压过渡试运行中,就出现了一连串质量问题,新产品在试制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当然难免,需要总结经验继续前进,但现在暴露的问题大多数是由于质量管理不严而出现的加工质量问题,这就很不应该了。类似这样的例子各部门恐怕都有。

最近,还陆续发现了一些在产品质量上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现象。如上海长城卷笔刀厂在轻工部组织的全国卷笔刀质量评比中,用“炒小锅菜”的方法,特制了一批产品参加评比,骗取了全国第一名的荣誉。上海市手工业局党委根据群众揭发,调查核实后作了严肃处理。湖南省新化县电子器件厂,将大连磁带厂生产的录音磁带,冒充为本厂产品,在省电子局主持的生产定型会上蒙混过关,又在国家经委、科委检查组检查该厂生产的耐火纤维时,以特制样品企图骗取全国优质品荣誉。还有像福建省枫亭糖厂向上报告白砂糖合格率为96.88%,而经检查核实合格率只有5.5%。像这类问题,领导机关应抓住不放,严肃处理并追究企业领导人的责任。

还应该指出,最近在一些企业中不断发生妨碍质量检验人员行使职责,甚至辱骂殴打质量工作人员的事件。如天津磨床厂主任工程师强迫工厂检查科长给不合格的产品签发合格证,遭到检查科长的抵制。对此,工厂领导不但不支持,反而擅自免了检查科长的职,此事机械工业部已派人作了调查,正在请天津市协助严肃处理。上海人民电机厂、华生电扇总厂,最近也一再发生辱骂、殴打质量工作人员的事件,虽经上级主管机关再三催促要严加处理,但工厂仍迟迟不作处理。上海柴油机厂接连三次发生殴打质量工作人员的事件,上海机床厂也有类似情况,但都没有向上级机关报告。我的讲话里上海的例子举得多了一些,这说明他们做了工作,揭露了矛盾。其他部门和地方也都有类似情况。

关于基建工程质量,这几年也有了明显改进,特别是大中型建设项目,优质工程的比重日益增加,全民所有制施工企业有60%左右的工程项目以优质交付使用。但是,由于十年动乱的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管理混乱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施工事故不断发生。去年仅房屋倒塌事故就有42起。今年虽有所好转,但重大事故仍未杜绝。5月3日下午,广东海康县一座七层楼房的旅馆在即将竣工时全部倒塌,6月15日,湖南省衡南县泉溪公社造毛厂一座三层楼造猪毛车间突然倒塌死伤二十多人。

造成某些产品质量下降以及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分析归纳为四个方面:首先是思想不端正,这是多年来经济工作中极左路线造成的恶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几年整顿,特别是从1978年起开展“质量月”活动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来,经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不少同志已对质量工作引起重视,全国涌现了一大批质量工作积极分子,仅注册登记的质量小组就有八九万个,他们的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应该看到,“质量第一”的观点还没有在大多数同志,特别是多数企业领导同志的头脑里牢固树立起来,有些同志口头上也承认“质量第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又把数量看作硬指标,把质量看作软指标,忽视质量,盲目追求数量、产值的现象仍很普遍。

造成质量下降的第二方面的原因是管理方面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贯彻又不力;工艺纪律松弛,产品检验不认真,质量把关不严;企业的奖励办法没有体现质量第一的方针;等等,进一步助长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第三方面的原因是技术方面的,产品技术标准落后而且不完善;企业的技术基础薄弱;新产品的研制和产品质量攻关,无论在人力、物力或财力上都没有可靠的保证。另外,质量监督系统也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不能实现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督。

第四是组织方面的原因,有些地区和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有的只有一两个人兼管质量工作,这就很难把本地区、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好;从企业来讲,近年来职工队伍的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工人猛增,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都有所下降,而我们的职工培训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需要。

当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很复杂的,还可以列举出一些,但主要的恐怕还是以上几个方面还不够落实。

二、今年“质量月”活动的特点和要求

今年的“质量月”,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课题,广泛开展“求实际效益,让用户满意”的活动。也就是说,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现在大家都在谈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有些同志脱离了质量谈效益,甚至把效益和质量对立起来,盲目追求利润,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粗制滥造、大量积压,这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呢?能给人民带来什么实惠呢?提高产品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万里同志曾指出:“不把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不可能提高”,深刻地阐明了经济效益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今年“质量月”活动的安排在1982年6月2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全国第五次“质量月”活动安排意见的报告》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次活动的安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单单是9月份一个月的活动,而且是从现在开始直到年底的整个安排。“质量月”不是一个月的孤立的、突击的活动,而是对全年工作的检阅,这一点虽早已提出,但有些部门和地区落实得还不够好。今年,国务院的通知下达后,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按照规定把各项工作都抓起来,特别要组织好质量大检查的活动。10月上、中旬,国家经委要对各部门、各地区的“质量月”活动进行检查总结,并提出下一年度质量管理要点。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此之前作好本地区、本部门“质量月”活动的总结。

2.不单单是质量管理部门少数人的活动,而且是从领导到全体职工都要参加的广泛的群众性活动。首先是各级领导要认真抓。特别是企业的领导,一定要做好具体的组织工作,认真检查本企业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状况,特别是“四不”和产品适销对路的情况。要切实开展访问用户的活动,并根据用户意见提出明确、具体的整改规划和措施,于9月份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各部门应组织一些工作组、检查组,帮助督促企业做好质量大检查工作。

3.不单单是生产部门的活动,而且是全社会的活动。特别是要注意把用户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发动用户监督产品质量,除了通过企业访问用户,请他们对产品质量提出意见之外,也可以考虑由新闻单位、报社组织一些“用户座谈会”,对产品质量进行评论。此外,还要组织标准、计量、商检、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工作。

4.不单单是鼓励和表彰先进的活动,而且要批评后进和限制落后产品。这次“质量月”要召开三个会议,集中表彰先进:一是全国第五次“质量月”授奖大会;二是全国第四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三是全国“为用户服务”经验交流会。同时,也准备批评一些在产品质量方面确实不好的单位和产品,对某些性能实在落后,或者耗能太多、污染严重而已有更先进的产品可以取代的老产品,应该逐步加以淘汰或限产,请各部门作些调查研究,争取在今年“质量月”期间开个头,公布一个首批限产或限期禁止生产的少数产品的名单,而后逐年这样抓下去。

三、发展品种、提高质量是一项战略任务

国务院的批语中指出:“开展‘质量月’活动只是一种措施,为了把品种、质量抓上去,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作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把品种、质量摆在第一位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长远方针,要贯彻这条方针,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工业产品品种不齐、质量不高的落后状态,当然不可能在一两年内靠几次活动就轻易实现,而必须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一系列工作。

现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这几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搞工业、搞质量工作,也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还要加一条三靠管理。当然,管理也是科学,这里只不过是强调一下管理。目前这三个方面都还缺乏有力的措施。品种质量在国家计划中和我们的工作中都还没有摆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来,质量管理至今仍很薄弱,质量监督也不够完善健全,技术发展和质量改进所必需的物质技术条件很难得到保证,在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上严重缺乏有利于促进品种发展、质量提高的强有力的措施,这就使得许多企业处于“一无动力,二无压力,三无实力”的状态,改变质量面貌的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因此,必须把发展品种、提高质量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真正把它摆在工作的首要地位,提到各部门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各部门、各地区都应当认真地全面地分析现状,弄清社会需要和本部门、本地区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长远目标,力争用三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使品种、质量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变;要扎扎实实地一项一项地做工作,下苦功夫把科学技术工作搞上去,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要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品种、提高质量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在企业整顿中,要加强企业的“三基”工作,即基础工作、基本功和基本建设;对基层企业要加强督促帮助,定期检查它们的工作。要使所有同志都认识到,只有作长期的艰苦努力,把品种、质量搞上去,才能为使我国的经济工作真正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轨道上来,打下稳固的基础。

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些。希望各部门的同志回去以后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把今年的“质量月”活动搞好。特别是质量大检查的工作,要立即部署立即行动。除此之外,希望各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质量工作长远规划的制定以及规划实施步骤的安排上。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和战略部署,要真正把质量搞上去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