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马当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上海、南京相继失陷。此时,武汉三镇又成了日军进攻的重点目标。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名的武汉保卫战又将拉开战幕。作为长江南岸的军事重镇马当,此时也道当其冲,成了武汉的第一道屏障。
马当,古又称马当口,位于江西省北部的彭泽县境内。连绵几十里的马当山,就像一段长城一样壁立在长江南岸通往鄱阳湖的出口处,将浩翰的长江江面紧缩成了一道400米左右的水上关隘。马当矶又插入大江,雄踞中流,形成了一座天险雄关。这里大江怒涛汹涌,江岸壁立千仞,形势非常险峻。马当上控九江、汉口,下扼安庆、南京。在苍茫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无疑是一个险要之处。所以自古以来,马当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军队侵占了上海之后,又溯江而上入侵大清江山的腹地。清道光二十二年,清军为了阻止英军入侵,就在马当山上修筑了大炮台。马当第一次有了铁铸的大炮。到了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的将士又与曾国藩的“江北大营”在此鏖战交兵。太平军凭借马当天险,拒清军的精锐之师“绿营兵”于江北,扞卫着天朝的京都南京,又让曾国藩大伤脑筋。
北伐战争期间,马当又一次引入注目。当年孙中山先生曾亲临马当,挥笔写下“中流砥柱”四个大字,镌刻在马当矶头,再一次展示了马当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日寇铁蹄长驱南下。为了保卫千里江南大地,阻止日军入侵鄱阳湖地区,沿长江西上武汉三镇,国民党政府便下令固守马当。此时,当时属国民党政府的第五战区,战区司令长官为国民党桂系元老白崇禧。自1937年冬天开始,国民党政府就命令“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江西长江阻塞委员会”共同组成了“马当阻塞工程处”,决定沉船封塞长江,阻塞马当航道,以遏止日军的舰只通过马当。同时,还在马当山及上下江岸修筑炮台碉堡,准备在此同日军决一死战。
当时,驻守马当要塞的司令官并不是刘大河所说的那个薛师长。当时马当要塞的司令官是白长官麾下的国民党第16军军长李韫衍将军。那位薛师长名叫薛蔚英,是167师的师长。后来在马当失守之后,他被蒋介石以贻误军机之罪送上断头台,成了军长李韫衍的替罪羊,所以才让他“留芳千古”,路人皆知。
自从成立了“江西长江阻塞委员会”以后,这项声势浩大的沉船封江工程也开始启动。该工程由当时的“长江江防委员会”主任熊式辉挂帅。熊式辉时任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江防委员会主任是他的战时头衔。
所谓的“沉船封江”工程,就是在400米左右的长江江面上筑一道拦河坝式的阻塞线,横贯两岸。然后在长江南岸留下一道仅可通过一条船只的缺口临时放行通航,一到战时便关闭封江。既然是沉船封江,可想而知,构成这道拦河坝的材料便是船——便是长江沿岸及鄱阳湖上,成千上万条各式各样的船。
在现代化战争中,当时作出此项“沉船封江”工程的决定,无疑是是一场笑话,根本就没有与之同时代的“马其诺防线”的那种含义。但是在当时,面对大兵压境,强寇入侵的危亡关头,鄱阳湖的老百姓却把这项工程视若神圣。于是,从1937年的冬天开始,不仅有十多万来自都昌、湖口、彭泽、波阳四县的老百姓来到马当,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而且还有数不清的民船、渔船、商船、官船一艘接一艘地连头接尾,源源不断地驶往马当。这些船只在驶来马当时并不是空船,而都是装着满满的一船石头。来到马当后,就用凿子把船底凿底,然后让它们慢慢地深入江底。要在如此深不见底的长江中,组成这样一道“船墙”(哪怕它只有400米长),需要多少船只,有谁能说得清楚。何况这道“船墙”是在日军飞机大炮的轰炸之中构建的。晚上沉下去的船,到了白天日军飞机一来,几颗炸弹一投,许多船只便又浮了起来。不过,此时浮起来的不再是完整的一条船了,而是破碎的船板木屑,伴随着冲天的水柱飞向空中,落下来后便一点一点地随波逐流,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了。但是,第二天晚上又得再沉……
这项浩大的国防工程,就是这样的周而复始,一天又一天的沉了又炸,炸了又沉。在当时到底有多少条船只被这样的沉入江中,已经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是,只要日本人的军队还在,这项工程就得继续。一条船,对这堵“船墙”来说,仅仅是一块砖、一块石头,但对一位普通的渔民或船家来说,却是一个相依为命的“家”,甚至是他们一辈子的全部家当。哪怕是有万贯家财的人家,一条船的份量也并不是这些人手上的一支“哈德门”香烟。
从1937年冬开始,到1938夏天,在这半年多的时间内,马当沉下了多少船只已经无法统计了。但是,这道“船墙”并没有完工,还在继续。此时,日军已经是步步紧逼,画着太阳旗的飞机整天在头上盘旋,马当保卫战一触即发。
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刘大河带着他的几十个弟兄到马当投靠他们心目中的“薛师长”来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找到薛师长,而是却找到了当时驻守在马当的313团。那位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的团参谋长也不问他们的身份,以为是一伙自愿来投军的民工,便很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把他们编进了当时的“戡乱缉私除奸大队”,并委任了刘大河一个副队长的头衔。
这个“戡乱缉私除奸大队”,别看番号一大串,其实任务很简单,不是直接打仗的,而是在江边巡查。刘大河开始还不明白这支队伍的性质,认为自己从此就可以上前线打日本鬼子了。一开始还感到很新鲜,也很踏实,认为自己总算找到了一条正路,能为抗日出力,就可以由此而洗刷自己以前的罪恶了。但是到了后来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大队”并不是打日本人的。自己在这里所要干的事情,和以前在鄱阳湖上的黑虎山干的差不多,都是杀人和抢劫。在这里杀人也是杀中国人,抢劫也是抢中国人。所不同的是,在黑虎山他们是暗杀暗抢,而在这里则是以抗日的名义公开地杀人抢劫。
刘大河是这个除奸大队的副队长。他的上头还有一位队长,是他的顶头上司。那个队长也姓刘,四川人,一脸的麻子,瓦刀脸,高颧骨,尖下巴。队长的样子实在不敢恭维,但他那身笔挺的军装却让刘大河佩服、眼谗。他心里想,自己哪一天也能弄身这样的军装穿一穿,那才叫风光啊。可眼下自己虽然是副队长,还是穿一身老百姓的衣裳,手下的兄弟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