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
8051700000002

第2章 管理基础理论(1)

1.1管理的范畴

管理作为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种手段,已逐渐为广大青年所了解。管理作为生产要素,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管理作为生产要素的认识,特别是作为知识性要素的认识,使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化,管理无论是作为手段或是作为要素,都使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得到了新的提升。因此,学习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首先得对管理的范畴作一个划定。

1.1.1什么是管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工作都是有效整合组织内有限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这些工作都是由管理者来完成的。

管理这一概念在《经济与管理大辞典》中是这样论述的:“管理是与人类社会共生的,管理的概念具有极普遍的意义。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进行着管理工作,每个人都在从事把有限的资源(自己的或他人的物质、金钱和时间)分配给众多的、相互竞争的难以满足的目的。从现代管理角度来看,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协调他人活动,以达到任何个人单独行动所无法达到的目标。”

管理学者约瑟夫·W·麦克盖尔在《管理与方法》一书中论述:“那些不从事任何管理的人,或是年纪太小,或是年纪太大,要不就是那些在单位里被认为是无能的人。”

美国早期管理学者J·D·穆尼在《企业组织的原则》一书中认为:

“管理工作必须协调各种劳动分工。”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某物体太重太大,一个人搬不动,两个人联合起来就能搬动”,两人以某种方式来协调完成。他们必须同时举起这个物体,往两人商定的方向搬动,又必须同时将这物体放在两人商定的地方。这个例子包含了管理工作中的所有因素:共同商定将搬动的物件放下的地方,相当于管理工作要收到的效果;将这个物体举起、搬动和放下,则相当于为了达到目标的活动。在这个例子中,举起和搬动这个物体的管理工作,是由两人中的一个担任的。他说“一、二、三,起”或者是经过几个来回之后,两人都清楚地懂得,什么时候各自应做什么。总之,所做的事,不管是否明确,都要通过协作才能达到工作目标。两人搬动物体的事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的原理,不管事情在什么地方发生,无论事情发生在工商企业、医院、大学或是政府机关,这种原理是同样适用的。这些组织机构中,每个人各自从事专业分工的工作,以收到一个人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这种通力合作的优越性,长期以来已经为资源节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和谐奠定了基础。

可见,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上到国家元首,下到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在管理自己应该管的事情。因此,管理可以被看作是具有包罗万象内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一种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现代社会数以万计的组织和个人,他们生活在地球上,身处各种各样的专业组织,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的行动只不过比“两人搬物件”的过程更为错综复杂一些,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管理。

1.1.2管理活动

从管理的理论来说,管理人员关注的是其他人的工作。管理人员干些什么呢?

在谈到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时,我们对“其他人”和“工作”这两个方面都必须加以考虑。历史上,早期管理学者几乎完全从一个方面,即“工作”方面来阐述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这种思想的早期学者,我们称之为“古典管理学派”。他们认为管理是对雇员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随后的管理学者认为,古典管理学派不应该过分强调计划、组织和控制雇员的“工作”,应该把侧重点放在雇员——“其他人”方面。具有这种观点的学者,我们称之为“行为科学学派”。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激励和引导人提高工效问题上。

将这两个观点结合起来,我们要阐述的管理活动包括了管理活动的工作和人事两个方面,其中都包含有活动的目的。把管理人员协调下属员工的一切活动称为“工作方面的活动”,而把管理人员与下属员工本身有关的一切活动称为“人事方面的活动”。这两个方面活动的目的,都是经过通力合作来达到对下属员工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作用。这个管理活动如图1-1所示。

图1-1管理活动结构图图1-1反映了方法和目的、工作和人事方面活动的连锁关系。工作和人事方面的活动是基础,取得的各种效果则是最终的目的。因此,管理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的工作进行协作,从而取得各种工作效果。

要充分发挥管理才能,必须对各种具体管理活动加以识别。首先,应明确管理人员应当承担哪些具体管理活动;其次,是管理人员应具有工作所要求的技能知识。例如,有位研究者想测出管理人员在每项德鲁克说:“每个管理人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做着上述事情。管理人员可以把这些事做好,也可以把这些事办糟。但他们都同样在做着这些事情。”

管理活动还有多种说法,即使具体说法不同,但都包含了工作和人事,即包含着管理事和管理人两方面的工作。

1.1.3管理系统

随着管理组织的规模和复杂性的扩大,管理工作也随之更加专业化。在“管理”这个名词之前,可以冠以各种修饰词,如上层管理、中层P·德鲁克:《人与工作成绩》,纽约哈珀学院出版社,1977年。

管理、基层管理、全面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这众多的管理构成了管理系统。从大多数管理组织的发展历史看,管理总是一步一步地从管理简单事情,发展到管理复杂的事情;从管理少数员工发展到管理许多员工。管理组织、管理方法,也越来越完善。当管理组织逐渐扩大和管理内容逐渐增多时,这就要进行专门分工。如将原管理人员管理的部分工作重新分配给其他人,或安排人员听从原管理人员的指挥,分担原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论作出什么决定,不论是第一种情况的平行分工,或是第二种情况的垂直分工,管理的过程都是更加趋于精细化、专业化、复杂化。在整个管理系统中,一般包括垂直专业化分工和平行专业化分工。

1.垂直专业化分工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创造了等级链,即指挥和报告责任的链环。指挥链又称为等级系统,在这个垂直链系统中,每个等级都安排有一些管理人员。尽管管理组织之间所采用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实践中一般都分为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上层管理。

基层管理人员是负责协调非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论何种情况,基层管理人员的职责是根据现成的计划和程序去协调基层组织。这些管理人员几乎天天接触其下属人员。一般地说,他们被委派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因为他们善于与人共事,不仅善于同其下属人员共事,而且善于同基层监督人员共事。他们与上级、下级和其他基层管理人员都有联系,且相互影响。他们的协调工作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处理人事方面和工作方面问题的技能。中层管理与基层管理不同,中层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但他们与基层管理人员有相似之处,都受上级指挥。任何一个管理组织的上层管理都是通过中层管理来协调整个组织的活动的。管理组织的上层管理人员,对其他管理人员并不负责,而只对上级组织负责。各层次的管理机构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不同点是由各机构的本身特点、不同的工作任务和不同环境所形成的。

这个垂直专业化分工系统的各级管理工作,可以说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自上而下地行使权力和利用资源的过程。管理人员的称谓可根据其所处地位的权限来加以命名。所授予的权力也决定着同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2.平行专业化分工

平行专业化分工是指要完成一项任务,首先要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由于一系列的活动都是按顺序规定的,而完成每项活动的责任可规定给某一个管理人员,这就产生了平行专业化分工的管理。

一般地说,中层管理人员负责完成管理组织内各块的工作。在中层这个层次中,每个管理人员的级别是相同的,但在总目标下,每个人要完成的任务却有所不同。中层管理人员必须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与其他管理人员的任务和目标结合起来,起着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中枢联络作用。同样地,基层管理人员执行的是分管任务再进一步分工之后的某部分任务,职能是协助他的直接上级(即中层管理人员)成功地完成任务。

在现代各种管理组织中,管理的全过程就是指派给许许多多接受过专门训练、同时善于应付所指派的管理活动的人去负责管理工作的过程。根据他们的称谓,我们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他们做的和预测他们要做的工作内容。这样,外行人也可以部分地了解到每个管理人员各自的工作内容。因为,社会机构的管理组织具有多样性,每个管理组织都有其独特的工作任务,这就造成每个管理组织的管理工作都有其特性。同时,也形成了每个管理组织具有各自的管理特点和历史。

1.1.4管理环境

管理组织的管理环境主要是指外界环境。外界环境是产生许多管理压力的来源,这些压力可以极大地影响管理工作。如图1-2所示。

图1-2中,管理环境还充满着不稳定的因素,而管理人员在计划、组织和控制决策时,必须学会适应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这种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可靠的情报信息。如果管理人员得不到员工现有状况材料、技能进展情况等可靠情报,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于各种环境,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混乱还是稳定、复杂还是简单、敌对还是和谐等主要因素来加以分析。因为,这些情况可以影响管理组织的可靠信息流通。

制约管理的环境可分为混乱、敌对、多样性、技术复杂性。混乱的环境会经常起变化。各种变化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当前的政治、法律和经济不清晰,进而管理组织的决策者就得不到较为可靠的信息。敌对环境对管理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环境。如价格、宣传推广、人力资源等竞争出现时,这些管理部门处于与竞争对手对抗的敌对环境之中。如由于政府采取宏观调控,限制了某管理部门的发展,这时该管理部门也可能出现敌对环境,相应地就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对策。多样性环境让管理组织内部有多个管理流程。如果管理组织的各块工作有不同的需求,这就构成管理组织的多样性环境。例如,团省P·N·克达恩德瓦拉:《企业组织的设计》,纽约哈考特公司,1977年。

委的工作对象有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干部、学生、士兵等,由于工作对象的不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工作方法、活动安排等。又如一大型企业,产品涉及了食品、天然气、汽车零件、服装等,每种产品所用的技术、材料、人员和信息资料都有不同,每种产品所受到的法律和法规的约束也都不同。技术复杂性环境,主要存在于新技术和尖端科技行业。

在这种行业里,管理人员需要取得尖端的技术资料,才能作出重大决策,这时的管理环境就认为是技术复杂性环境。电子工业、计算机和原子能工业的管理,都是在技术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必须有长远规划、系统化信息系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需要这些规划、系统来作出有效决策。

这些影响管理人员的现存四种环境因素,一般都要放在一起,才能综合考虑加以分析。为了全面分析这些环境,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几个重要问题,即宏观政策、当地法规、上级文件、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流程(工艺流程)、资金状况、新技术的发展等。从这些分析出发,管理人员可以提高其对外界环境的洞察力。同时,又要恰当地制订计划,有效地组织流程和工作,发展和建立恰当的控制机构。

1.2管理的发展

管理的发展其实是管理主体不断对管理真谛、管理特性认识与把握的过程,是不断对管理的规律性认识与驾驭的过程。因此,管理的发展标志着管理理论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化,管理发展阶段也可用管理理论发展阶段来表示。

1.2.1管理历史演进

管理的实践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古以来,人们就是结合在一起去完成共同目标的。开始是在家庭中,继而是在部落中,以及其他更高级的政治团体中。古代的人们建造了长城、金字塔、庙宇,以及船只;创造了政府、农业、商业和战争的体系。所有这些社会成就,都是通过运用管理技巧而取得的。美国小克劳德·S·乔治教授,对于萨梅里庙宇的僧侣、埃及的法老,以及其他古代文明的机构的管理情况,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探讨。他观察到,在所有这些古代文明时期,管理是极为广泛的。这些时期的文献中,都提到了诸如计划、辅助人员、分工、控制以及领导等等管理的概念。但是,这些社会没有做出努力去积累和综合管理实践的知识,那些得以存在下来的知识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或者是通过经验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