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其实孩子不必上早教
8046900000007

第7章 攀比心理促使家长给孩子报早教班

现代家长,特别是城市里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过强的虚荣心,他们之间的第一次攀比表现在孩子的早教上:见别人的孩子上早教,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掉队;见别人的孩子上高等早教班,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差。攀比的结果是满足了家长,害苦了孩子。

“我女儿从8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上早教班啦,现在还不到3岁呢,学费、智力玩具等已经花了快3万块了。”在一家早教中心门前,带女儿来上课的张女士轻描淡写地说,她的语气并没有表现出对花钱的心疼,反倒是觉得花那么多钱很了不起。“与其说是带孩子来上课,还不如说是给家长上课,因为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但是别人的孩子都来上早教班,如果我家孩子不上,我总觉得落后于人。”家长王女士如是说。

这些家长说的都是实话,话中透露出这样的意思:让年幼的孩子上早教花那么多钱,却学不到什么东西,实在是不值得。在早教中心孩子不过是玩,这和孩子在家里玩、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有什么不同呢?然而,家长偏偏愿意花钱,家长虽“痛”犹荣,痛并快乐着,因为这意味着面子。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但是如果虚荣心太强,就会导致盲目攀比。家长最好的攀比工具就是孩子,因为那是他们的结晶,是他们的骄傲,如果孩子在早教方面比别人差,那就是“丢脸”。怎么攀比呢?他们往往以谁的孩子先上早教、谁的孩子上的早教班多、谁的孩子早教费高为荣。细想一下会发现,这种想法,行为实在过于迂腐。

邓女士看到姐夫把1岁的宝宝送进了早教班,心想不能落后于人,因为她的儿子已经两岁了,想在时间方面胜过对方是不行了,于是她把两岁的儿子送到收费比别人还高、牌子还响的早教机构,似乎这是一种提升身份的象征,是顺应潮流的举动。这种攀比不但会使家长损失金钱,还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事实上那么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要学习!

另外,在父母攀比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的虚荣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如果家长真的为孩子的健康快乐着想的话,请去掉虚荣心,放下攀比心,把精力和金钱放在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其他方面,不要做一些无谓的浪费。

何必随波逐流,应该言传身教

很多家长表示,让孩子上早教班完全是出于一种无奈——看别人上,也让自己的孩子上。这是典型的随波逐流的表现。在早教问题上,家长没有主见,只知道从众,却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发展。真正的早教不是把孩子往早教班一送就完事了。真正的早教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与孩子沟通交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感受亲情的快乐,陪伴孩子快乐地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指导和教育,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行为习惯。

学学人家,绝不攀比

毫无疑问,很多家长给年幼的孩子报早教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看到其他孩子报了,担心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报,就会落后于别人,将来在竞争中吃亏。可是他们没有想过,不是每个孩子都希望将来成为歌星、影星、画家的,很多孩子都渴望过幸福的生活,不希望一出生就被卷入无休止的攀比中。因此,家长有必要戒掉攀比心理,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没必要对孩子要求太高,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了。要学习,孩子将来有的是机会,何必那么着急呢?

一个白领精英妈妈以前也很爱攀比,她的女儿在她攀比之心的摧残下,变得孤僻内向,害怕上学。后来她终于醒悟了,说:“我和很多父母一样,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或表现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我一定要改掉。”从那以后,她不再要求女儿考试要进入多少名,只是对女儿说:“你去学校不用只学知识,多和同学们玩吧,开心就好,妈妈不要求你学习成绩好,但是你必须开开心心。”渐渐地,女儿开始放松起来,因为没有了学习压力,她变得爱笑、爱闹了,结果呢?大大超出妈妈的想象,女儿居然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在美国留学的汪先生表示,美国的家长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绝不会说“你看,别人学会了什么什么,你还不会,你一定要努力”之类的话。在他们看来,每个孩子都是有特点的,他们只会让孩子与过去比较,只要今天进步就可以了。

汪先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攀比之下,父母经常在他耳边唠叨:“你看,人家都会读童话书了,人家会背古诗了,而你一首古诗都不会背。”在这样强烈的竞争意识中,汪先生4岁的时候就认识了千余汉字,会背上百首诗,学会了弹钢琴,他强迫自己满足父母的要求。后来进重点班、考名校、考研究生、海外留学等,都是在父母的强烈攀比心下作出的决定,其实他一点儿都不快乐,因为他一直在为父母的面子而活。

出国后,汪先生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父母的要求,于是开始放纵自己。在这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发现,美国的教育主张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学习是为了充实自我,而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