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夫妻关系中的九根毒刺
8041800000008

第8章 拔掉这根毒刺

我可以告诉你,永远不会有你期待中的爱人,他高大,英俊,又如你希望的那样关爱,慈祥,充满柔情;她如你期待的那般热情,善良,又如你希望的那般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与他的高大英俊相伴的,必然有许多的固执、倔强,与她的体贴、温柔相伴的,必然有许多的任性和小孩子气。

而且,生活的道路很长很长,你与他/她的内心的感受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恋爱、结婚、生子、各自的事业,都可能让你们各自的内心发生变化,再加上你们原来就有可能存在的不和谐的一面,在共同生活中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隔阂。

若你不能学会相互理解,你就势必会陷在相互误解的陷阱中不能自拔。相互猜疑,相互敌视,用厚厚的硬壳把自己包起来,以警惕的态度看着对方,以免被“伤害”,一旦产生这些想法,你们的婚姻就会变得非常危险,甚至会因为它们而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失去理解,失去关怀,这是夫妻关系中的第一根毒刺,你准备好了去拔掉它吗?

其实,你已经承受过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如同路人。每天朝夕相处,看到的却是一张冷淡的面孔。本期待他/她一个温馨的微笑,迎接你的却是一脸的茫然。内心的孤独无处释放,只能在黑夜里默默地听着他/她的呼吸,却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是谁。

好了,别再犹豫了,拔掉这根毒刺。你不是希望他/她一生与你相伴吗?你不是渴望回归温馨与甜蜜吗?那还犹豫什么呢?

像你们曾经拥有的甜蜜时刻一样,用微笑的面孔去面对他/她,用知心的话语与他/她交谈,尝试着去接近他/她,关怀他/她,去理解他/她的各种古怪,分享他/她的种种疾苦。把自己想象成他/她,想象着如果你遭遇了同样的困难,你会怎样?一旦你们相互理解,还会如现在这样,虽在咫尺却如同天涯吗?

你必须明白,婚姻决不是从一开始就走上完美之路的。恰恰相反,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相互理解、相互靠近的过程。你必须学会去掌握这个过程,与他/她融合,才能体会婚姻的美妙。

婚姻只是一个开始,是你们更进一步理解的开始,也许你们曾经相处得很好,但是并没有爱到那么深;你们也许形影不离,但还并不是难以割舍;你们也许仅仅成为了婚姻中的同路人,但还远没有达到可以相伴一生的程度。一点小的隔阂仍可以让你们产生嫌隙,甚至成为路人。这一切都因为你们还没有真正的相互理解。

好了,失去理解,这婚姻中的第一根毒刺,你现在就要准备去拔掉它。拔掉这根毒刺,就可以让你们消除分歧,走得更近。

两颗伴星相互旋转,若少了任何一个的引力,它们之间的伴行就会解体。引力——深入到对方的内心深处,无处不在。从现在开始,把你想象成他/她,去体会,去理解,你和他/她,都要这样做。

妻子

她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

在八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离婚了。之后本来她是跟父亲在一起的,父亲一开始对她也很好。但是后来父亲再婚了,又有了一个男孩,随后父亲就不那么在意她了。在十岁的时候,母亲怕她在父亲那里受苦,又把她接了过去。此后,她就一直跟着母亲长大。

虽然母亲一直对她很好,但在心里她是有很多缺憾的。毕竟,别人大都是父母双全,家庭和睦,她却不是。

辗转的生活让她对别人有一种怀疑,不敢过分的信任。毕竟,在童年的经历中,她得到的关爱是很少的。

在对待感情的态度上,她特别希望找到一个贴心的人,让自己体会到家的感觉,补偿从小的爱的缺失。

与他结婚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这一愿望,他看上去很有责任感的样子,比较体贴,绝不会是那种抛弃家庭的男人。她结婚了,觉得自己很幸福。

丈夫

他的性格有些拘谨。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虽然不错,但家里的气氛却不和睦。父亲工作比较忙,对家庭的投入很少,母亲觉得丈夫对自己不够关心,于是总是不停地唠叨。有时还会把这种情绪投射到儿子身上,母亲虽然爱他,但在对待他的态度上挺挑剔,让他感觉母亲总是在挑他的毛病,他长大以后才明白这是因为父亲的缘故。

他的感情经历很简单,上学的时候认识过一个女孩,后来觉得那个女孩性格很挑剔,总是向他提出各种要求,他就主动提出来分手。现在的妻子是在工作时认识的,与前一个相比,虽然没那么漂亮,但很体贴,是他喜欢的类型,让他感觉很好。

在追她的时候,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不过,他们终于走到一起了。对于这桩婚姻,他是很满意的,妻子正是他喜欢的那种类型,让他有一种保护感。他也希望与这样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女子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一个男人来讲,事业,他有了,家庭,他也有了,他感到很满意。

相识

两人的相识很平淡,没有太多的热恋的感觉,但感觉对方的性格很适合自己,于是就走到了一起。他虽然平凡,但很谨慎,很努力,还很有责任感,给了她许多关爱;她虽然不那么漂亮,但是很体贴,做事很有分寸,从不提过分的要求,和她在一起,他感觉很轻松。就这样,他们结婚了。

问题的起源

在婚后的生活中他们发现,对方的性格都有一些过于小心谨慎,这使他们在婚姻中始终都没有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婚姻生活显得太过平淡无味。此时,他们所做的并不是去改变自己,而是在等待着对方先毫无保留的投入,自己却始终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他们在观望中相互疏远,又把这种疏远归咎于对方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