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803900000044

第44章

第二篇 修心禅第三章持戒第五节心平气和,慢慢修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运用的人被称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古时候这样的“矮子”很多,既有赵括纸上谈兵成为千年笑柄,又有马谡将军痛失街亭万古遗恨。所以古人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行,既是行动,也是行走,行动是一种随时而发的实践,行走是永远身在途中的状态。也就是说,修行与学习相伴相随,永远都不会停止。

圣严法师刚刚修行之时曾经询问过一位老禅师:“我们打禅还要打多久?”老禅师气定神闲地回答他:“打到驴年为止。”而中国的年历里根本没有驴年,也就是说,打禅根本没有结束的一天,修行也就没有终结的时间。生死涅槃,人一生都在修行之中。

无论做什么事,如果缺乏实践的环节,结局最终都只是镜花水月而已,缺乏现实的根基。佛法也是如此,需要在现实的修行中逐渐获得。一个人去修证、实践佛法不一定能成佛,但一个不去修证、实践的学佛者绝不可能获得解脱。

圣严法师主张“努力修行,慢慢修行,就能有成果”。中国的禅宗,注重智慧,而每个人的领悟能力不同,因而智慧的获得也是有快有慢。有的人慢慢地得到智慧,有的人很快得到智慧,因此禅宗分为“渐悟”和“顿悟”,“渐”与“顿”既和个人慧根有关,又与机遇相连,同时也离不开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积累,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修行中都应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有一个人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走路时应该怎样选择方向呢?”

禅师回答说:“他可以朝着四面八方行走,周围都会留下他的脚印。”

那人又问:“既然他都没有眼睛,那么他的脚印怎么会遍及四方呢?”

投子禅师:“他还需要眼睛做什么呢?”

没有“眼睛”的人,将会调动所有的潜能来感知外界的方向,现实生活中,视力比较差的人听觉与触觉往往尤为敏锐,如同“浑身有眼”,也就摆脱了对“眼睛”的依赖。所以在实际的禅修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随时保持这种状态,才能更快地接近禅的高深层次,才能真正洞悉禅的奥义,就如真正的禅者,不思不虑,反而洞悉一切。

在实践过程中,修行者务必保持良好的心态。修行本身是一个不断提高,求得证悟的过程,个中妙趣恐怕只有最终得道的人才能领悟,大多数人最初体会到的多是课业的枯燥,戒律的刻板和因果的乖谬。倘若因此心生倦怠,之前的所有修行都将如竹篮打水,所以,虔诚的向佛之心和修行诚意是贤者皆有的品性。

圣严法师开始随东初老人修行时,住在文化馆内一间很小的房间里。生活固然清苦,但他对修行与学习充满向往。然而,东初老人似乎并不急于向他传经授学。

刚刚安顿下来,东初老人却找到他说:“圣严,我知道你爱好读书和写作,所以你需要更多的空间,你搬到隔壁的大房间去吧!”

圣严法师非常高兴,很快就把自己的衣物搬到了大房间里。哪知第二天东初老人就对他说:“你业障太重,恐怕没有足够的福泽来享受这么大的房间。你还是搬回小房间去吧!”

虽然心中稍微有些不满,但圣严法师还是照做了。他本以为搬回小房间之后就能够随师父参禅了,但没想到东初老人又提出让他搬回大房间。

这一次,圣严法师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气恼平心静气地对东初老人说:“师父,我可以住在小房间里。”听到这话,东初老人严厉地斥责了圣严法师,并要求他遵照自己的指示。

随后的日子里,依照师父的要求,圣严法师不断地从大房间搬到小房间,又从小房间搬回大房间。他也曾表达过抗议,但出于对师徒伦理的重视,他最终还是选择服从。

终于有一天,圣严法师突然领悟到这也许正是东初老人锻炼自己心性的一种方式。于是,他不再抗议,而是心平气和地搬来搬去。当他不再犹豫,不再不满,也不再恼怒后,东初老人就让他住定不动了。

不同的人会从法师的这段经历中得到不同的启示:有的人看到的是东初老人的严厉,有的人看到的是修行的不易,还有人看到的是圣严法师心态的变化。修行枯燥并且艰难,人生也大抵如此。我们可以把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境遇都当做一场修行,通过每件小事去磨砺心智,陶冶品性。秉持着一颗虔诚的心,圣严法师领悟到了东初老人的用意,以平和的心态化解了心中渐生的戾气,也一步步靠近了禅法的精妙。

心中多一分平和,生活也会多几分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