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803600000187

第187章

第四卷第一章第二节 屈原自沉是殉国还是殉道

开心一刻

民间流传着一则关于乾隆帝与纪晓岚的趣闻。

有一天,乾隆帝在江边观赏游玩,纪晓岚在旁边侍驾。游船停在岸边时,纪晓岚又与乾隆帝抬起杠来,乾隆忍无可忍,怒喝道:“朕赐你去死!”

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纪晓岚只好说:“遵旨。”说完他便转身走出了船舱。乾隆知道纪晓岚不会这么轻易就“遵旨”去死,但又想不出他要耍什么花招。

过了一会儿,纪晓岚回来了,浑身湿漉漉的。

乾隆故作愠色,叱问:“朕不是命你去死吗?你怎么又回来了?”

“启禀皇上,臣刚才已经死过了。”纪晓岚狼狈地对乾隆说道,“我投了江,准备一死以谢皇恩,但被一个人大骂一通,我只好又爬上了岸。”

“谁这么大胆,竟然忤逆朕的旨意!”

“屈原啊。臣刚一投江就遇见了他,他说:‘我当年投汨罗江是因为没有遇到贤明的君主,当今圣上却是一代明君,你就这么投江不是要坏了皇上的名声吗?我遇昏君该当死,尔逢明主自当回。’所以,臣就回来了。”纪晓岚说完,叩头直呼“圣上英明”。

乾隆帝觉得又好笑又好气,只好说道:“回来得好,回来得好!”

开心学国学

这个故事既体现了纪晓岚的智慧,也用戏谑的口吻道出了屈原从未说出口的委屈。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最初辅佐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屈原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后来因遭亲秦派贵族的谗言而去职。

公元前278年,秦国又派大兵侵略楚国。当屈原得到来自郢都的 “秦国的白起侵占了我们的郢都”这个噩耗时,悲愤至极,在汨罗江投江自尽。

屈原为后世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的诗篇,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提起屈原,人们除了为他的文学天赋所折服,更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些诗句中无不寄托着屈原的“美政”理想和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

屈原早期曾写过一首《橘颂》,这也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橘树自喻,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后人每年端午节纪念屈原时,都会吟诵此诗。有人将橘树的精神浓缩为“受命不迁,苏世独立”八个字。也就是说,接受了天命,就固守天赋本色,保持与他色的距离,避免混杂;同时,对天命必守之士,绝不抛弃,更不放弃。屈原就像橘树一样,恪守忠诚,“深固难徙”,不过他的忠诚不是对财富名利、王权地位的忠,而是对本性的忠,对人类一切美好品德的忠。

封建时代的士人大夫,往往如屈原一样,生来就带着一种使命感。对屈原而言,振兴楚国就是自己唯一的使命,一旦楚国为秦所灭,他的理想也就随之破灭了。所以,屈原在汨罗江畔的纵身一跃,固然是出于爱国之心,同样也是为了殉道——深固难徙的“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