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803600000177

第177章

第三卷第十二章第二节 大话空城计:玩的就是信息不对称

开心一刻

春秋时期,楚国的宰相公子元,为讨好已故哥哥楚文王的妻子文夫人,于公元前66年,亲自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

国力较弱的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但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难。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做了安排,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想: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唯有等待公子元的到来。公子元来到之后也觉得好生奇怪,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应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们,已经撤兵了。”

开心学博弈

当获悉楚国大军来袭时,郑国有两种可以选择的策略——“弃城”和“守城”。所谓的“纳款请和”便相当于“弃城”,而在“守城”选择中还存在着两种措施:“决战”和“固守待援”。然而,以郑国的国力要抵抗楚国的进攻,是注定会失败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让公子元退兵呢?郑国采用了上卿叔詹固守待援,同时又能保住郑国的“空城计”。

在郑国与楚国的这场博弈中,信息是最关键的环节。试想,如果公子元掌握了这个博弈中郑国的信息的话,那么公子元的占优策略必然是“攻城”。因为无论郑国“弃城”还是“守城”,“攻城”都是公子元所能采取的最优策略。也就是说,结局只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公子元“攻城”,郑国“弃城”而逃;另一种是公子元“攻城”,郑国拼死“守城”。无论如何,都是公子元大获全胜。

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假设而已,郑国与楚国之间的这次博弈,是一场不完全信息博弈。郑国方面显然是信息的优势占据一方,他们知道双方在各个策略组合下的可能结果,楚国却不知道这些结果。在楚国看来,郑国“守城”是因为城中有伏兵,自己一旦攻城必将大败,因而这场博弈的结果因信息的不对称,出现了与实力对比不协调的结局:不是楚国大胜、郑国大败,而是楚国大败、郑国大胜。

幸而,公子元也并非愚笨之人,他也同样利用一场“空城计”顺利地离开了得到齐、鲁、宋三国援助的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