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欣赏
使之相对高大庄重或强烈突出。如鲁本斯的《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就是把视线压低,以突出人物、马匹的激烈运动。提高视平线,则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给人以宽广的感觉,利于表现某些气魄宏大的场面。如哥雅的《法国士兵枪杀西班牙起义者》和康斯太勃的《干草车》等。视平线与画中人物的头胸部齐平来运用透视法,易产生亲近平易的感觉,为大多数绘画所采用。由于采用人们最为习惯的平视构图总是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就是运用的平行透视法。这是画家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所画的壁画,取材于圣经故事。画面表现了耶酥知道自己被叛徒出卖,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和门徒们吃最后一次晚饭时,他把这个事情告诉全体门徒的情景。耶酥坐在中间,周围是他的12个门徒,当他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句话时,打破了晚餐平静的气氛,在门徒中引起轩然大波。有的惊讶,有的愤怒,有的困惑,有的恐惧,而夹杂在人群中的犹大则手捂钱袋,半倾斜地注视着耶酥,刻画出其诡诈罪恶的心理活动。达·芬奇很好地设计了人物动作,刻画和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他还把12个门徒分成四组,每组三人,对称地分列在耶酥的两侧,形成了一个具有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这一构图和刻画是十分令人称道的。该图体现了达·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平行透视法的采用,显得亲近、生活化,更有人间意味;就连耶酥头上都没有了圣光环。为表现突出耶酥,构图时176还使一切透视线都集中在耶酥头上,包括建筑物的透视线也最终以耶酥为焦点。再加上明亮窗户光线的映衬,使耶酥的形象更为突出,成为画面真正的中心。也因此,这幅画成为了焦点透视法的典范。
说焦点透视就不能不提到另一被称为“焦点透视典范”的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树间林道》(也叫《米德尔哈尼斯的林阴道》)。霍贝玛是17世纪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他画的《树间林道》是古典风景画中的一件名作,也是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佳作。画面描绘了一条极为普通的泥泞的村道,路面上印着一道道车辙。路的两旁排列着两行细而高的树,稍远处一个村民牵着一只牲口站着,右边的一条岔道上,两个妇女在边走边谈,右侧近处小溪旁的园圃中,一个农妇正在修剪小树。道路前方的远处耸立着一座教堂,另一边则是几间红色的村舍。天空中飘浮着片片白云,可以看到小鸟在飞翔。这幅画构图上以村道为中心线,两边好似完全对称,其实画家在处理上是对称中求变化,如路边的树高矮粗细、疏密布置上错综变化;画的右边景物比较丰富,左边则较为空旷;天空左边是较平匀的云层,右边则是富于动感的集聚的云块。最让人称道的是,画作的透视处理得非常高明,道路、树木、房屋以及所有景物都按照严格的焦点透视来描画,使画面具有很强的深度感,观众仿佛可以进入画中在这条路上一直向前走去。霍贝玛从平淡无奇的乡村风景中,借助形式手段,再现了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给人一种心灵舒畅的美和大自然的诗意美。就因为该画成功地使用了焦点透视法,因而经常被美术技法书当做范例。透视法在画家手中从一种几何学原理转化为一种处理画面结构的法则后,透视法的运用就不单纯是为了求得再现之“真”,而是上升到形式美的境界,表现了画家对美的理解和要求,传达了画家情感的波动和思想。
上面说到的平行透视法,通常以画面中心为其焦点,能产生亲切、平易、平衡、宁静、稳定、踏实、有力的效果,可以营造画面圆满中正的境界,很适合古典主义的审美趣味。但这不是铁律,有时画家为获取178画面的动势,往往将焦点置于画面的一角而不是正中,有时甚至在画面之外。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就是这样一幅画。丁托列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最后一位人文主义画家,他在威尼斯画派中比别的画家更富有民主思想色彩,常常把一些下层人物画在宗教画里。他的画构图大胆,常常是出奇制胜。人体在激烈地运动着,充满动感和戏剧气氛。他画中的激动不安的气氛与16世纪下半叶动荡不宁的时代有关。他的《最后的晚餐》,虽与达·芬奇系同名之作,却在透视法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将那张长长的餐桌在画中设计成斜势,画家让我们站在桌子的一角来观察屋里的一切,因而画面上的桌子形态呈现出偏倾的透视感,一切物象都迅速向画面的右上角辐辏。这样便强调了向深处收缩和向外放射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生气,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和风格。
透视法作为一种形式语言,是为绘画内容和表达要求服务的,是应以艺术效果为指归的。因此,它应随着绘画表现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
现实中,画家们从经典的理论出发,总在不断进行着探索。我们知道人的视域是有限的,观看一个小场景或小画幅时目不转睛就可以看清楚,可面对宏大的、场面开阔的画幅怎么办呢?按我们的视觉经验,一定是让眼睛作上下左右的逡巡。绘制这样的作品时,如何运用透视法呢?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委罗奈斯就运用了“多点透视法”。他的《加纳的婚礼》是一幅长9.9米,宽6.6米,描绘了138个人物,还有很多古风建筑的、场面宏大的巨幅油画。面对这样的画,观赏者的眼睛不可能停留在一个点上而将画看得很清楚,要不停地游移,才能完成欣赏。
这时,透视法只有一个“消失点”就不够了。我们仔细看委罗奈斯的这幅画,“消失点”竟有五个之多,就是说画家釆取了五个不同的视点,从而把复杂集中统一在一个整体内。这样处理符合人们的视觉经验,使目光总处在一个愉快的旅行中。同时也不会使画中人物和景物为迁就一个焦点而蹇迫,影响其审美性。法国艺术理论家查里·布吕在其所著的《画家的隐秘的几何学》中,对委罗奈斯大加赞赏说:“为了更好地处理这种人物众多、规模宏大的场面,委罗奈斯竟违背了当时已经流行的透视法则”,“委罗奈斯从心所欲地操纵了观众的眼睛,把它调拨得或左或右,忽高忽低,——依照着他的幻想;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把看画的人变成一百只眼睛的阿格斯(希腊神话中的百眼神怪),这些眼睛在画面上各个方向遨游”。他称赞《加纳的婚礼》“宏大、开阔、辉煌,它永远不会产生在墙上挖洞的感觉”。而取得这样的审美效果,就是因为委罗奈斯大胆地釆用了多点透视法。
4.让世界透明了许多——油画的光线美
在西方绘画中,光是十分有效的造型手段。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过:“西洋画因脱胎于希腊雕刻,重视立体的描摹;而雕刻形体之凹凸的显露实又凭借光线和明影。画家用油彩烘染出立体的凹凸,同时一种光影的明暗闪动跳跃于全幅画面,使画境空灵生动,自生气韵。”正如宗白华所言,西方油画就是借助光的运用,突出物体的形状、体积感、空间感和表面结构。比如前景的物体和位于背景的物体亮度相同,空间感就没有了,各个物体看起来就似乎是重叠和紧靠在一起了。光的参与就使二维的平面绘画获得了三维性,物象的再现就会更加准确,更加生动,更加真实。
在西方绘画中,光还是十分有力的表现手段。画家可以用光来突出主体,运用光的强烈对比,在画面上造成一个视觉重心,吸引观众的视线,造成观众强烈的印象。
明暗的运用。达·芬奇说过:“明影是物体及其形状的表白。如果没有明影,物体就不能将它的形状的品质传给知觉。”并说,“明与暗——光和影,再加上透视缩形的表现构成绘画艺术的主要长处。”可见对明暗光影的重视。正是达·芬奇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明暗对绘画塑造形象的良好作用,并运用于绘画中,推动了绘画向写实迈进了坚实的一步。由于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其光只能停留在没有外在条件的类似于室内光的“光”下,还达不到后来出现的对大自然阳光之光的认识和表现程度。因此,只能简单地呈现为“明暗”,加之对颜色的掌握和偏爱因素,许久以来,西方绘画都呈现为“褐色调子”。但就是这一“明暗”,长久以来一直统治着西方绘画。随便拿出一幅绘画作品,无不呈现着这样的明暗光影特点,特别是肖像画尤甚。可以说,这种“明暗”技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西方绘画的写实性找到了门径,并为此后画家们对光的认识和发展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在明暗之法下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比如作为法国罗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世界绘画艺术的拱顶之石的《蒙娜丽萨》,画家达?芬奇在表现人物上就很好地运用了明暗之法。
画面描绘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达·芬奇在表现人物时,摆脱了中世纪绘画中那种抽象化的呆板、僵冷的面孔,而是倾注了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了主人公充满着信心和蕴含着对新时代生活的喜悦。虽然据说这位女性刚失去心爱的女儿,心情抑郁,但从她眉宇和嘴角还是流露出浅浅的微笑。在受基督教禁欲主义控制的年代里,妇女举止受很多约束,是不能肆意地表现自己的欢乐和痛苦的,蒙娜丽萨这时的微笑已是对生命的突破。这安详、平静的微笑,被达·芬奇捕捉到并成功地表现出来,内容复杂而充满魅力。因此,人们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有人说达·芬奇在绘制《蒙娜丽萨》时几乎运用了当时所能知道的有关绘画的科学方法,诸如解剖、透视,包括空气透视、色彩等等。
我们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它的明暗。达·芬奇把刻画人物的脸部、胸部和手,作为画的主体部分,作明的处理,明亮透彻,笔调柔和,刻画细腻。而在这体现光的“明”中仍暗藏着不易察觉的、细微的明暗处理。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分析达·芬奇的表现手法时说:“曾经尝试勾画出或涂抹出一个面孔的人都知道,我们称之为面部表情的东西,主要来自两个地方:嘴角和眼角。在这幅画里,恰恰是在这些地方列奥那多有意识地让它们模糊,使它们逐渐融入柔和的明影中。”这种明暗处理让我们看到蒙娜丽萨翘起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看到她上挑的眼角,也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微风从湖面掠过般的微笑。也就是这明暗处理,精确地刻画了蒙娜丽萨那双柔嫩而丰满的手,展现了她性格的温柔。而作者除了上述以外,其他地方都处理成暗部,很好地烘托了画的主旨,体现了达·芬奇作为大师的匠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