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成都打工记
8031600000034

第34章 创世、浓浓工友情

工地上的少年好友青见:

与我同时离开工地的还有青见,青见是蓬溪县人,文云才也是蓬溪县人。他们要算是家乡人了(中国的民俗一般是,虽然离县,但未出省,同县乡的人是家乡人;虽然离省但还未出国的同省人为家乡人)。

青见比我早来工地两个月。他只有十多岁,是个初中辍学生。算是工地上的童工吧!不过他这个童工并不是老板强迫他在工地上干活的,而是他自愿,因为他也是为了挣钱。好在工地上的活并不繁重,一般的活他都干得下。

我到府南河工地后,就与他合睡一床被盖。当时是借的曾德双的被盖。后来曾德双要回后,我们又合作去买了一床被盖。而且一直合用到离开工地。

由于两人合用一床被盖,加上他也对知识感兴趣,我有时练字(软笔)的时候,他也在我旁边练习硬笔字。这是我在整个打工期间,所没有遇到过的工友加同学的友谊。

因此两人的关系情同手足。我把他当弟弟看待,他把我当哥哥尊敬。由于是兄弟加工友再加上同学的的关系。两人之间无话不说。

我把我在家遭遇黑恶势力迫害的经历告诉了他.

他表示了同情和理解。

他也说出了他的不幸遭遇。我也对他深表同情。

他告诉我出来打工的原因,在学校一次与教他体育的老师的儿子打架,他的老师跑来帮他的儿子打他.

听到这里,我为师德的下降表示遗憾。身为老师,还与小他很多的学生一般见识,这种人本身就不配当教师.

如果我遇到这种事,必然会想到,一个是我的儿子,一个是我的学生。我能帮谁呢!只能是口头教育。如果要体罚,也要两人同时体罚。

由于打他的那位老师练过武功,于是他也准备练习武功回去报仇雪恨.

他的辍学就是为了出来练武功。这也未免太幼稚了,然而这却是事实。

我劝他回去继续读书,并且说了一大堆理由.

为了劝他回去学习,我给他列举了一个公式。好好在学校读几年书,再出来参加工作。就可以提高你的工作能力。不说读大学,起码你要把职高读出来吧!读了职高后都比你现在初中就辍学出来打工强。虽然要花几千元钱,但这个钱是值得花的。今后会得到加倍回报的。

在你拥有较多知识的时候才出来工作。一个月多挣几十元钱(当时的工资都只有几百元钱一个月),一年就可以多挣几百元钱。最多几年就可以收回你读书的投资。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的升级。你没有知识和文凭,莫说只能挣低工资,就是连找工作恐怕都很困难。如果你能把大学读出来,投资虽然更多,但效益也会更好。

当然,这是一般情况而言。如果你在学校不用心读书,而是混时间。那就只有钱财的浪费,而没有效益可言了。如果你没有在校读书的兴趣,你要在社会上创业,也要拜个师傅学门谋生的技术。当然拜师学艺也要学今后用得着的,不要去学那些夕阳产业技术。总之,在这工地上,挣一百角钱一天,汗干钱干,是没有前途的。

青见还告诉我,没有把那位体育教师打他的事告诉给疼他爱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那位体育教师相抗衡。只会给他惹来更大的麻烦。

不过青见这次回家不是我直接劝他回去的。而是他的父亲找来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他出走的时候,他的父亲并不知道。现在找到了,又岂能让他在外面流浪呢!他出来的时候很傻很天真地想干一番事业回去。没想到会落到这步田地。挣钱挣不到几个,还耽误了学业.

青见还给我讲了这个组刚成立时的一些情况,由于有两个组长候选人,两个人为了各自显示自己的威力。经常是这个组长喊他干这样,那个组长又喊他干那样.后来另一个组长由于亲戚朋友多,胜出。陈举富被淘汰了下来,但还是给了他一个组长的名号。因为他有曾德双以及几个得力干将给他撑腰。再加上几个老头以及青见这样的少年给他凑数(人数超过了10个),也勉强算一个组。你加入陈举富组后,这个组在人员的组成上,才慢慢精干起来.

我与青见走之后,由于组上淘汰了老者与少者。补充的人员全部都是会干活的中年人,在队上仍然要算是一个强组。

在离开工地之前,我还与青见和他的父亲在CD街上转着耍了一天。在转到服装市场时,青见的父亲看上了一套50元钱的西服。认为青见穿着很合适,可以显示出帅气来,就想给青见买下来,可是因为阆中羞涩而没有买成。

面对父亲的遗憾,青见的反应却让做父亲的感到欣慰。在工地上锻炼了几个月,又与我在一起生活了几个月的青见,已经懂事。不仅没有怨恨父亲没给他买成衣服,而是提醒父亲用钱要节约,他的旧衣服还能穿。青见还说,一个读书辍学,出外创业失败的人,没有必要穿那么好。

王大爷:

王大爷是工友中最可怜的人。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

王大爷来工地前,在家做小本生意,一天最多只能赚三四元钱。在这里一天却能挣到10元钱,对他这种老人来说,要算是高工资了。

一天,王大爷不知从那里听到一个消息,说要把他下了。其实就是几个老头子斗嘴,他就有些着急了.

一天到黑总是唠唠叨叨,我没有犯过错误,我干活的时候也不偷懒,我又没得罪过你们那个.

虽然王大爷最怕把他下了,但他最怕的事还是发生了,在人多的时候,第一个下的就是他.

俗话说,工作不养闲人,也不养懒人,其实还应该加上工作不养老人(特别是在干体力活的工地上)。

如果陈举富怜悯了这些在工地上干活充数的老人,那么谁来怜悯他这个组长呢!如果一个组的老人太多,又没有为队上做出过突出贡献,那么在队上活少的时候,首先淘汰的将是养有大量老人的组。到那时不仅组上的工人全部下岗,连组长都要下岗。莫说公司领导会歧视养有大量老人的组,就是别的组也会瞧不起养有大量老人的队伍。

所以下王大爷,以及下其他年岁大的人,都怪不得组长陈举富不留情面,因为陈举富不仅要生存,还需要发展.

王大爷在唠叨之余,也没有忘记想办法拯救自己。

王大爷在一天早上,不知从那里捡了一大口袋饼干糖回来。给工地上的工友这个一小包(500克),那个一小包,像富人的模样,分送起礼品来了。并且边送边说,我昨天就吃过了,没事的。

可是工友们都知道,那东西是过期的,被商店丢弃不要的,不能吃了,吃了很可能会生病,起码要吃坏肚子。于是工人们当着他的面就扔掉了。

我虽然收下了,但并没有吃,只是不想当着他的面扔掉.

于是王大爷就用教训的口气说,杨大学都不嫌弃,你们有什么资格嫌弃.

阎大爷:

阎大爷也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阎大爷这人很有趣,他是个戏迷,在工地干活期间,曾多次说起他以前年青的时候在CD卖糖,一天挑着担子去看戏。那天来了一个叫花子,那个叫花子跳上台哼了几句。那个调门比专业演员还唱得好。他看戏都入神了,整个身心都投入了进去。那天看了戏出来卖糖,秤都给人家称错了.虽然多给人家称了糖,但他仍然认为值得,因为过足了戏瘾.

阎大爷是个很自信的人,不但不怕有人说要把他下了。让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而且还自负得很。不是说这个年青人干活偷懒(工友中有一个大个子干活还真不如老年人,因他有一个公司领导是他的家乡人,陈举富不敢下他,不过工友不卖他的账,干活不行总会有人说他,后来是他自觉没趣,就自己退出了工地进厂去了。退出的理由竟然是10元钱一天就把我买了吗?其实,他那样懒散地干活,干一天5元的工钱都不值)。

又说王大爷,周大爷干活不如他,总之,他是全组干活最鼓劲的人,谁都不如他。组长陈举富听了后笑了,工友们也多对他有意见。

虽然阎大爷在与工友合作干活时,觉得谁都不如他。但让阎大爷去单打独干,又什么都不是。可见阎大爷实际上就是个,弹花匠的女,会弹不会做。

阎大爷虽然是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但在人多的时候,还是把他下了。

不过他也有可取之处。

阎大爷凭着他过去年青的时候在CD做了十多年糖生意的经历。就被工友尊称为CD通。晚上休息的时候,工友们多爱跟着他到CD街上去转着耍,可是竟然有两次把他都弄糊涂了。原因是CD的街道变化了。什么人民南路,人民北路,还有一些大的建筑,以前根本就没有。

有一次我在干活期间,从泥土中挖出了一个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烟斗,他说要用两角钱买下来。因为他要用来吃烟。我说,既然你喜欢,就送给你好了。

不知是不是我送给了他一个烟斗头,阎大爷对我还是可以的,既没有说我行,也没有说我不行。只是说我比他后来,提醒我要尊重他。

其实我在工地上,不仅尊重他,也尊重所有的工友,还尊重比我后来的工友。

周大爷:

周大爷是个高个子。

周大爷的年龄也是在六十到七十岁之间,不知他怎么会弄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身份证。他把年龄办小也没有恶意,只是为了便于找工作,以及在工地检查清除年岁大的人的时候拿出这个身份证来以便蒙混过关。

周大爷的岁数虽然造了假,但是他干的活确实是货真价实的。一些偷奸耍滑的年青人在干活上还真不如他呢!他在干一般的活上有的是力气。当然,陈举富没有安排他打头阵抬水泥坨。那样就不道德了,毕竟他是六十多七十岁的老人了。不过在小脑壳参加第一阵线抬水泥坨受伤后,他就顶替了小脑壳在第二阵线抬一些稍小的水泥坨。

他自己说来工地以前,在给人家喂猪.他在外面挣钱是为了给他的幺儿积攒一万元钱娶媳妇。

其实他的幺儿的婚事根本就不用他去操那份空心。据说他的幺儿是一位帅哥,有很多女子在追呢!

据周大爷说,他幺儿以前耍的一个女朋友,已经要结婚办喜酒了。可是对方却要求出一万元钱的彩礼。因他的幺儿一时拿不出来。婚姻就搁在哪儿了。

俗话说,帅哥长得帅,艳遇来得快。由于周大爷的幺儿一表人才,那个名义上的未婚妻因要求过巨额彩礼不成而把婚姻搁浅在哪儿了。另外又有一个女子主动地与周大爷的幺儿生活在了一起,就像是夫妻一样。这个主动投怀的女子只要求与周大爷的儿子结婚,并没有要求出彩礼。

真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既然,周大爷的幺儿另有新欢,人家又说了结婚不要彩礼。你当父亲的在外面为儿子辛辛苦苦挣彩礼钱还有何意义呢!

周大爷吹嘘他年青的时候也是个帅哥,曾玩弄了几个女子的感情,阎大爷就以此为依据,鄙视他是个猪狗不如的没有良心的人。

周大爷说她老婆夸他因身材高大,是好种子,生出来的儿女都长得长条的。其实,只要女人身材高大,也要算是好种子。即使配个矮个男人,生出来的儿女也是长条长条的,因为有母大子壮的俗语。

周大爷不知从那里捡来了一句笑话。在一次开玩笑中说,“人家的男人都怕老婆,只有我的老婆不怕我”。

走大爷还吹嘘自己敢骂老婆,不过要隔一座山。

一天周大爷与阎大爷在干活时斗嘴,

一天在工地上干活期间。周大爷与阎大爷比谁读的书多,比着比着,周大爷就背起三字经来了。叽里呱啦,竟然不一会儿就把三字经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

周大爷虽然完整地背出了三字经,但是阎大爷并不服气。就说周大爷只是个背死书的书呆子.

周大爷有个弱点。就是为了钱不择手段。

周大爷不仅爱捡废品,而且是个捡废品上了瘾的人,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时间。因此引起了工友们对他的反感,并不是工友们嫌弃他捡的废品弄脏了工棚。而且怨恨他手脚不干净,因为周大爷捡的废品并不都是废品,有些就是工地上要用的建材。工地上要或者不要的铁器都被他当成废品捡去卖了钱。所以在工地上严重影响了组上的形象。

然而,周大爷却是组上最有钱的人。由于他每天不仅有10元钱的工资,还有几元捡废品的钱。他把一切业余时间都用在捡废品上了,有时候深更半夜也拿起二锤出去打水泥坨上的钢筋。周大爷95年才出来打工,据说已经存了一千多元钱,还借出去了几百元钱。至少还有几百元钱的工资没拿。向他借钱的不仅有民工,组长缺钱了,也求教过他。他真算得上是我们组上的富翁了。我第一次离开市政公司的时候,因急于要回家去查看投稿的效果。就曾把我的工分转给他。组长由于拿不出付完我工资的钱,我就与周大爷商量。以多二十分工的代价,相当于二十元钱。把工分转给他。由周大爷代组长把工资给我付完。

周大爷虽然可以为组上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但是由于他捡废品给组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被别的组上的人戏称为废品组.

组长为了甩掉废品组的坏形象。在我走之后不久,在人员超编的情况下也把他给下了。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清泉村2组杨开金QQ:212055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