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027700000016

第16章 苏联模式的历史评价(3)

“现代化”理论是发展社会学的一个学派,这个理论对于分析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很多优点。一般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中、近代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形态进入以现代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形态的历史进程。

概括地说,现代化主要包含有下列四方面含义:(1)以近代工业革命为起点,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传统的手工业逐步为机器大工业所取代,经济增长非常迅速。(2)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告别了农耕时代的停滞、封闭、保守状态,进入了工业时代的急剧变迁和开放状态,人的劳动分工越来越明显,社会的阶级阶层急速分化,城市代替乡村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龙头。(3)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快速变化,科技革命使人们摆脱了宗教意识的束缚,工业化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阶级阶层的分化使人们逐步确立起现代政治意识,形成了民主观念和法制观念。(4)人类社会形态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由于近代资本主义在兴起时即暴露出了内在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随着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又必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现代化的这四个含义对于解剖苏联社会的变迁,分析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具有很大的裨益。

从人类历史进程看,现代化最早发端于西欧,在西欧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后,西欧以外的国家才被动地发起追赶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由于现代化本身是社会制度的一种急剧变迁,能够自发地启动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是那种能够容纳新因素成长的、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社会。如果一定社会具有比较定型的、善于抑制各种创新要求的制度,即使它拥有较高的文明水准也难以率先进入现代化。正如艾森斯塔德所说,因为“传统社会并不经常面临着制度变革的要求,它们碰到这类特殊的挑战,通常只是若干世纪才经历一次,而它们只能通过解体或建立一个新的封闭性体制来应付它”。[艾森斯塔德著:《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亨廷顿说,现代革命“最可能发生在已经历过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但其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过程又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化过程的那些社会里”。[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五章。]所以,具有发达农业文明的东亚国家,没能抓住现代化的机遇,而农业文明不很发达的西欧国家却反而把握住了“独有的现代机遇”,在“独有的现代必要条件”下孕育出工业化的因素,首先进入了现代化行列。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也提及这一点。马克思说,“现代生产方式,在它的最初时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只是在现代生产方式的各种条件在中世纪内已经形成的地方,才得到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93、372页。]恩格斯指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注。]当西欧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后,后进的国家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而被动地卷入现代化进程,把大工业生产方式当作自己未来的景象。[这一认识其实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经典论述。实质上,马克思对这一历史进程早就作过发人深省的论述。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260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因此,对于落后国家来说,现代化不仅包含有从近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原意,而且还带上了另一层意思,即对先进国家的追赶和超越。比如,德国追赶英、法,日本追赶西欧国家,苏联(俄国)追赶英、法、德、美等,都是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进行的“追赶式”现代化进程。

苏联(俄国)的这种“追赶式”的现代化恰恰是我们分析苏联模式历史作用的一个支撑点。由于现代化进程一再被延误,俄国(苏联)整个社会到处弥漫着向现代化进军、追赶和超越西欧发达国家的躁动气氛。总体上说,开始于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但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仍然在现代化的门槛上徘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沙俄虽然建立了一定的军事工业基础,具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实力,但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在全社会的现代化冲动下摇摇欲坠。动荡的局势和战时状态使俄国偏离了现代化的航线。二月革命后诞生的软弱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能引领国家摆脱困境,俄国社会依然内外交困。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起新型的苏维埃政权,现代化进程在俄国得以重新启动。在内战、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国内阶级纷争和党内派别纷争的多重危机的作用下,苏联(俄国)人民原有的追赶式现代化意识与生存危机意识纠缠在一起,形成为无比急切的现代化冲动。在这种情况下,代表现代化方向的、能够满足国家迅速现代化要求的社会模式必然要诞生并发挥作用。苏联模式在苏联(俄国)历史上扮演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在当时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苏联模式,既然能够满足国家现代化的要求,它就能够创造出现代化成就。从实际情况看,苏联模式所创造的现代化成就是无比辉煌的。在工业化方面,1913年,俄国的工业产量仅为世界总产量的2.7%,分别是美、德、英、法的7%、17%、22%、40%。[樊亢、宋则行主编:《近现代外国经济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页;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204页。]1913年俄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58%,在居民人口构成中,农村人口占80%以上,工业从业人数仅占总人口的14.8%。[《苏联现代史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79页。]整个国家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其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而且即便是农业本身也停留在极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的状态,处在半自给自足的半自然经济阶段。从1929年开始实行苏联模式后,到1940年二战前夕,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德、英、法三国,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国内经济格局方面,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农业总产值的42.1%。到1937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在工农业比例中已经占77.4%。这说明,苏联从农业国转变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的发展方面,1917年苏联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8%,1940年在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后,城市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33%。[卢之超主编:《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苏联(俄国)具有高等专业教育程度的人才,1913年为13.6万人,1928年为23.3万人,1940年则达到了90.9万人,1955年甚至发展为218.4万人;高等和中等教育程度的专业人才,1913年、1928年、1940年、1955年分别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47%、4.57%、7.08%、10.2%。[《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第47、438、454页,转引自卢之超主编:《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页。]可见,苏联模式的实行,快速地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素质获得了重大的提高。在社会稳定方面,实行苏联模式后,动荡的社会局势早已经为安定的社会环境所代替,党内的派别斗争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国内阶级斗争趋于平静。在综合竞争力方面,苏联开始成为与美国争雄的世界超级大国,军事上具有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国防科技的一些领域甚至还领先美国。在人民的福利水平上,苏联全国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

以上几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参数,苏联在这些方面的重大进步证明,苏联模式的实行使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面对这一成就,即便是持资产阶级立场的西方媒体尚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63年3月5日,西德《世界报》在总结斯大林毕生活动时写道:在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后去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占第二位的工业强国”。“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转引自罗·亚·麦德维杰夫著:《让历史来审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5页。]

苏联模式的实践为人类社会塑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化途径,为落后国家树立了实施赶超战略超越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与人类社会此前出现的现代化途径——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相比,苏联模式的现代化途径具有与之截然相反的特征。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一般走的是通过国内长期的积累和国外的掠夺积累工业化资金,由轻工业先行,逐步带动重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这种类型的现代化进程上,经济生活一般通过不断扩大的市场来实现自我调节,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保证经济的自由运转。这种类型的现代化一般都进展比较缓慢,要经过一二百年的时间才能初步完成从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苏联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则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中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苏联模式创造出的辉煌成就,使这种途径具有了“后发先进”的光环,为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塑造出了成功的案例,苏联模式由此而成为落后国家实施赶超战略成功超越发达国家的典范。正如E·H·卡尔等比较现代化问题研究学者所指出的,斯大林的发展模式对于促进“欠发展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E·H·卡尔著:《关于苏联工业化的若干随想》,见C·H·费斯泰因主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经济增长》,纽约,1967年版。]

从此,人类社会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政府不直接组织经济活动,只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在苏联模式鼎盛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对抗形式而存在,世界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体系,全世界充满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较量。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资本主义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暂时获得了新的生机;社会主义则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在苏联模式的推动下高歌猛进。

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可以高度概括出下列两点基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