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8027300000028

第28章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1)

女人的角色犹如“大地”,大地能生长万物、培育万物、乘载万物。女性就像大地之母,生养人类、培育人类、成长人类,女性是崇高而伟大的。

然而由于东西方的文化观念不同,对女人的评价因此有极大的差异。西方国家的人民,将女人视为纯洁、善美、神圣的象征,因而称呼女人为“安琪儿”“维纳斯”“自由女神”,女人地位崇高,备受尊重与礼遇。西方的绅士总习惯让座于女人,并且礼让女人走在前面。东方国家的人民则视女人如魔鬼、蛇蝎、祸水,尤其在过去的父权社会里,女人不能与男人同起同坐,甚至不能自由出门。更由于中国女性在礼教的规范下谨守本分,纵使受到不公平的歧视与待遇,也不会抗争、计较,所以女权运动比较少。同样是女人,东西方的看法差异却有如此之大,主要是西方人认为,一个伟大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性;东方人则认为,女人的美丽可能会为家庭带来不幸的遭遇,即所谓的“红颜祸水”。所以,对于现代人提倡“男女平等”,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认为,必须从“观念的改变”做起。

星云大师本着“人人皆有佛性”的佛教平等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女众地位的提升。他在初建佛光山的时候,就订立“两序平等”的规矩。在佛光山,出家的男女二众,上殿、排班都是分列东西两单,没有谁前谁后;不管比丘、比丘尼,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没有谁优谁劣。

甚至从僧众到信众,星云大师更喊出“四众共有,僧信平等”的口号,不但设立佛学院,让有心学佛的男、女二众都能入学就读,而且定出规章制度,让在家、出家的弟子们都有加入僧团、参与寺务的机会。

在最近50年来的台湾佛教界,最早的“妇女法座会”“金刚禅座会”,都是星云大师一手创办,后来更成立了“国际佛光会”,提供在家信众学佛发心的空间,共同致力于佛法的弘扬。

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四众平等”,甚至为了提升女众的地位,虽然曾被同道揶揄为“女性工作队的队长”,但大师认为女众具有耐烦细心的特质,做起事来丝毫不让须眉,应该能在佛教弘化的行列里发挥极大的力量,所以女众应该走出去,要肯定女众的地位与价值。

经过星云大师几十年的努力,今日佛光山的女众弟子们果然不负大师所望,大家都很争气。例如目前佛光山许多学有专精的比丘尼在男众佛学院授课,甚至在成功大学、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文化大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义守大学等各校任教,而且著作等身,辩才无碍。在台湾首先发行的《佛光大辞典》,以及经过重新标点、分段、注释的《佛光大藏经》,也都是由一群比丘尼一手编辑而成,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交相赞誉。甚至佛光山所办的很多国际性大型活动,都是由女众所主导。可以说她们的成就已经明显提升了女众的地位。

然而在现实的社会里,妇女碍于本身的体能,乃至社会长期以来对女性既定的观感,以及在家庭中男女角色的扮演不同,妇女在面对婚姻、家庭、事业、亲子教育等方面,确有很多难解的问题,非一般的世间学问所能解答。甚至今日社会有很多问题,其实都不是法律、科学,或一般宗教所能解决,唯有佛教教义能通达过去、现在、未来,能通达法界一切众生,佛教解答问题的空间比较大。有鉴于此,星云大师于2003年6月23日,应妇女法座会的信众之请,于台北道场举行座谈会,特针对“女性问题”提供看法。

星云大师讲法,不但契理,而且善于观机,尤其深具人情味与人性化。他首先针对妇女的问题,设身处地说出女性们鲜为人知的心声与难处,然后再针对问题提供改善的具体办法与应有观念。大师一再肯定妇女的智慧、能力、修行和男众一样,而慈悲和忍耐力则比男众强。同时引述佛门的观音、文殊、普贤,都是现女相,鼓励妇女们应以慈悲、美丽来庄严世间。

大师每一句话都说中了妇女的心,大师的同事摄与同理心,让与会的妇女既感动又受用,尤其大师语多幽默,禅机处处,使得现场笑声不断,前后两个小时的座谈会欲罢不能,全场始终洋溢着温馨而又热烈的气氛,以下是当天座谈会的纪实。

现代“女权意识”抬头,许多新时代的新女性高喊“男女平等”,请问大师对“两性平权”有什么看法?

星云大师:“平等”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人间的宗要,也是佛法的根本。性别平等为国民的基本人权。在佛教的经典里,有关“平等”的教义、思想,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大智度论》说:“凡是一切法皆无二无别。”《大般若经》说:“上从诸佛,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现代人倡导和平,但因为没有实践平等,所以真正的和平不容易到来。

“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实的世界!佛陀讲中道、缘起,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平等”。佛教讲“空”“有”之间的关系最能说明平等的意义;“空”未曾空,“有”未曾有,甚至“空”中生妙“有”,有无是平等一如也。所以在我们的人间,应该没有谁大谁小、谁好谁坏的争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对“佛性平等”的最好鼓励。

甚至佛教讲“不思善,不思恶”。有时候坏的也能看成是好的,例如在2003年6月《讲义》杂志第195期上有一篇文章,谈到有一位补习班的老师,因为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受到同事的排挤,当时班主任以高薪留他,但他仍然决定另谋出路。数年后,他已很有成就,回顾往事,看到当年的同事因受高薪所困而放弃理想,不自觉地感谢起当日与他发生冲突的同事,如果没有对手,他哪里能有今日的成就?

将坏的变成好的,佛教称之为逆增上缘,就好像池塘里的污泥很肮脏,但是有污泥才能生长莲花。菩提和烦恼,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领域,但是酸涩的水果不正是经过风吹日晒,才能变成甜美的果实吗?《维摩经》中维摩居士也说:“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无上智宝。”足见烦恼和菩提是平等一如,无二无别。

因此,我们生存的世间,虽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善的世界一半,恶的世界也一半,但是善的世界可以化恶为善。就如男女也是一半一半,但是性格、能力、智慧,却是平等无差别的。

有人说,男众刚强有力,女众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女众慈悲柔和,柔能克刚,柔软亦有所长。所谓“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就拿我们的牙齿和舌头来说,牙齿坚硬,但是人老了以后“齿牙动摇”,最后终将一颗一颗掉光。但是人即使到死,柔软的舌头还是存在。所以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其特长,重要的是要能各展所长,各司其用。

我们看一栋大楼,建筑得很崇高雄伟,但是如果没有小小的螺丝钉把许多钢板锁在一起,也不能成其高、成其大。所以佛教讲,一个小小的沙石可以包容三千大千世界。这句话听起来好像不合事实,实际上有其深奥的道理。

话说有一个寺院的门口贴了一副对联:“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有一位书生看了以后很不以为然,便质问知客师说:“须弥山藏一粒芥菜子,当然说得通;但是小小的一粒芥菜子,哪里能把一座须弥山藏到里面呢?这话说得不合道理,叫人难以相信。”

知客师听了以后,反问道:“先生,你们儒家也有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请问这一万卷书你读到哪里去了?”

读书人拍拍肚子,说:“读到我的肚子里面来了。”知客师随即拿了一本书,对他说:“请你把这本书放到肚子里面去。”读书人恍然大悟,书的义理可以读进来,但是书本不一定要放进来。这就是说明,事中有理,理中有事,事理是彼此包容的,事理是一致的。

所以,佛教主张“事理圆融”,不仅从事相上看,更要从理上来会。就世间的相上来说,有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的差别;但是就理上来说,每个人的佛性都是平等一如。只是一般凡夫总是在相上妄自分别,因此他所认识的世间是千差万别的;反之,圣贤看世间,一切皆平等。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无平等,圣凡平等”,能用“平等心”看待世间,诚所谓“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又何来男女的不平等呢?

因此,讲到“两性平权”的问题,所谓:“心入于正受,女形复何为?”(《杂阿含经》卷四十五)若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平等无二。唯有从佛教的精神,从佛陀的本怀来认识人权,来发扬平等的精神,才能为女性带来平等的空间。

过去因为男女不平等,女性在职场上经常受到差别待遇。例如同工不同薪,甚至结婚或者怀孕后就必须离职。请问大师,妇女对此不公平的待遇应该柔性接受,还是据理力争?

星云大师:世间上每一种东西都是在自我表现。例如:水,很柔,但是水的冲击力也很强。花很娇美、柔弱,这也正是花所要表现的力量。小孩子所求不得,以哭闹来争取大人的妥协,哭就是小孩子表现力量的方法。男人西装革履,昂首阔步,他以威风来展现力量。女性也要表现力量,女性天生的力量,就是美丽。

但是,也许有人说我长得并不美丽,其实也不要紧,只要柔和、细心、勤劳,这些都能表现女性的特质与内涵,重要的是,要懂得表现。就如一个修道的人,他也要表现慈悲,慈悲就是力量,他要表现忍耐,忍耐也是力量。

妇女慈悲、忍耐的力量,都很具足,也正因此而能长期忍受社会上所存在的一些不平等的现象。例如刚才讲到,负责同样的工作,但是女人的薪水总是比男人少。这种“同工不同薪”的不平等现象,过去确实存在。但是目前这种情况已经慢慢在改善。现在很多公司的主管,甚至老板都是女性。例如天下文化公司的高希均教授说,女性比较容易合作,女性做事细心、耐烦,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尤其女性比较遵守法律,所以天下文化公司喜欢任用女性当主管。

另外,《今日美国报》的报道更明确指出,虽然经济停滞,裁员增加,但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管理职位上攀升。在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16%的企业主管由女性担任。在2002年,有210多万女性在管理和专业岗位上工作,而在1992年时只有147万。专家更指出,女性正在稳定成长,企业界在当前环境下仍然认识到起用女性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这能减少办公室的紧张气氛,在办公区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实我也不是存心故意为女性讲话。我想男女当中,都有贤愚不等,好好坏坏都有,不过在我们中国社会里面,女性确实是比较受委屈的。我自己的一生,一直都很感念我的外祖母。她真是菩萨慈悲,她教我养我,我深刻感受到她的慈爱。我外祖母的一个妹妹出家当比丘尼,她的慈悲真是好像什么东西都能被她融化。无论再刚强、再凶暴的人,在她面前好像都要低头,都要让她几分。不过,在过去的社会不但女人没有地位,出家人也到处受人歧视。例如出家人只要一开口讲话,旁边马上就有人说:“和尚讲什么话?”和尚不能讲话,甚至连买一支钢笔、一只手表,在现在看来不稀奇,但在我童年的时代,社会的舆论会说:“和尚还买手表,还使用钢笔?”所以我后来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弱者,你的名字是和尚!》。

但是并不只是和尚是弱者,女人也是!因为她的名字叫女人,好像天生就应该是弱势的一群。现在台湾很流行保护弱势团体,我也认为应该要为女人讲话,所以我一直都在提倡男女平等,但因为我是一个出家人,实在有很多的不方便。

基本上,出家人即使不守戒律,没有道德,甚至喝酒、吃荤,别人也不会管你,可是如果看到你跟哪一个女性来往,那就是不得了的事。基本上社会人的眼光把女人看成是一个大染缸,不能碰,一碰就好像被染污了,就是不清净,所以这在一般佛教的男众僧团里,都很顾忌。

但是我自己也在想,人要有道德的勇气,要有正义,要有平等心,应该以平等心来看世间的人。过去我常常举办很多活动,一有活动就有很多表演的机会。例如我办各种佛学讲座时,请慈惠法师翻译,由慈容法师教大家唱歌,表演舞蹈等,如此一来就让女性有多一点表现的机会。但是后来同道之间就封给我一个名称,说我是“妇女工作队的队长”,这是很不好听的讥讽之词。不过我心里很清楚,我哪里只是为妇女工作,我是在为一切众生工作。除了“同工不同薪”之外,类似这种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到日本高野山参访,看到寺里的中庭竖了一个牌子“女人止步”,意思是女人只能进到那个地方,就不能继续往前走了。过去英国海德公园还曾禁止中国人和狗进入,这是对人权的歧视,也是种族的歧视。

不管是种族歧视,还是男女两性不平等的时代,都已经慢慢成为过去了。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女性都能发挥所长,与男性一较长短。例如中华开发金控代理董事长陈敏熏,她手下有六个大男人担任助理,你说她的薪水会低于男人吗?

此外,台湾高铁董事长殷琪、台湾陆委会主委蔡英文等,她们的待遇所得,可能要比一般男性高出许多。再如台湾“立法院”的女立委,如陈文茜、沈智慧、穆闽珠、秦慧珠、萧美琴等人,她们的口才、能力、专业素养都不输一般男性立委,她们一样在“立法院”里负有同样的监督权、质询权,自然也享有同样的薪水所得。甚至在民主先进国家中,政府更是立法保障女性的各项权利,例如结婚有婚假,生产有产假等。而现在台湾的e世代新女性,也在推动“两性平权”,她们建议政府:立法保障妇女就业的机会;增加任用女性官员;推动保障女性人身安全的立法;增加妇女参政保障名额;补助为女性争取权益的妇女团体组织等。所以在时代潮流的推波助澜下,社会愈来愈重视女性的价值,两性平等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了。

其实有关民主思想,在中国古老的专制社会里,还是很重视平等的。例如《古文观止》里有一篇文章《赵威后问齐使》讲,当齐国的使臣呈上齐王给赵威后的问候函,赵威后不先看信的内容,第一句话就问:“你们国家的年岁收成好吗?你们的人民都很好吗?你们的国王也好吗?”使臣闻言,满怀疑惑地问:“为什么你不先问我们的国王好,反而先问年岁收成如何,再问人民好不好,等于先问卑贱,然后才问尊贵,这是为什么呢?”赵威后了不起,她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岁收,靠什么来养活百姓呢?如果没有百姓,又哪里有国君呢?”这种“民为贵,君为轻”的民主思想,其实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而现在世界的女权运动更是如火如荼地展开,据悉北欧女性政治工作者占了全体参政人士四成左右的高比例,甚或成为国家元首。因此,对于两性不平等的问题,只要女性再加把劲,好好地发挥所长,改进所短,假以时日,两性平等的世界必然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