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8027300000012

第12章 佛教对社会问题的看法(4)

例如,结婚之后要侍奉的不是一对父母,而是两对父母。结婚是两个家庭的延伸,不只夫妻相处要互相尊重、体谅、包容,尤其婆媳之间,乃至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如果都能“待人好”,并且奉行“你对我错,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的处世哲学,则不管一家也好,两家也好,必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人就怕自私,如果凡事只想到自己,无视他人的存在,如此即便是再恩爱的夫妻,日久感情也会变质,再好的人也难以相处下去,所以夫妻的感情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相敬相爱的婚姻才能维持长久。如果只顾自己耍大牌,经常坚持“我要怎么样”,完全不去体谅对方的感受,那么婚姻就可能会亮起了红灯。

有人认为治乱世要用重典,但现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地区的部分人士都主张废除“死刑”,请问大师对这两种主张有何看法?

星云大师:过去我主张政治犯、贪污犯等,罪不及死,可以免除死刑;但是如果杀人犯杀了人,自己却可以免于一死,似乎不合因果。不过现在我又有不一样的想法,我觉得即使是杀人犯,也不一定要判他死刑,有时候他杀了人,自己受到良心的谴责,生不如死,反而比让他死了一了百了的处罚更难堪。

基本上,这个社会需要靠法律来维持秩序,但是道德良知、因果观念,对社会安定还是很重要的。日本有一位楠木正成将军,因受冤枉被判死刑,受刑后在他的衣服上留有“非、理、法、权、天”五个字。意思是告诉我们,无理不能胜过理,理不能胜过法,法不能胜过权,有权力的人可以改变法律,但是权却无法胜过天,天就是因果的法则。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所谓“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造因不受果报,这是不对的。因此对于社会上有些人主张废除死刑,死刑一概废止,未必是好;但是如果动不动就杀杀杀,也不能解决问题。基本上,只要不是伤害到别人的生命,例如有的地方贪污罪也要判处死刑,我认为贪污有罪,但罪不及死,可以用别的方法,如改以“终身监禁”来代替死刑等。不过对于有些人权团体,质疑一个人没有权力去剥夺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因此主张废除死刑,也值得商榷。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愿心,希望到监狱中与死刑犯谈话,不是短暂的会晤,而是长谈。让死刑犯对自己一生的过程有个检讨的机会,并对未来的生命抱持希望与信心,让他们能够死得很安心,同时将忏悔经过记录成书,将来对社会教化必定是很好的教材。

一个社会要长治久安,不能只靠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制裁虽然能恫吓一时,却不能永远杜绝犯罪。唯有持守佛教的戒律,体现慈心不犯、以法摄众、以律自制、因果不爽、忏悔清净等教义,才能切实改善社会风气。因此,有人主张“乱世用重典”,但严刑重罚只能收一时治标之效,正本清源,应该宣扬因缘果报的观念,才是治本之道。

总而言之,死刑是不得已的手段,一个人犯了罪,当然可以用种种的处罚来代替死刑;但是废除死刑,在因果法则上要怎样来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有关单位对判决死刑要很慎重,如果案情的真相没有办法完全厘清之前,还是应该枪下留人。

大师一向很重视教育,并且主张老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应该“以鼓励代替责备”“以赞美代替呵斥”,但是有些顽劣不受教的学生,老师在无法可施的情况下,不得不施以“体罚”,不知大师对此有何看法?

星云大师:教育是人类传递和开展文明的方法,人要受教育,不但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传递学问的知识教育,而且还要接受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生活教育等教育,才能知书达礼,因此每个人都有接受国民教育的义务与权利,父母、师长也都有给予儿女、学生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教育要宽严适度,恩威并济,就如一般寺庙,才到山门口,迎面就有一位胖胖的、笑眯眯的弥勒佛,用慈悲的笑容接受你。弥勒佛身后,常可看到一位威武凛然、手执金刚降魔杵的将军,就是韦陀天将。意思是说:佛教是用大慈悲摄受你,尽量给你欢喜,给你满足,但是,如果依然冥顽不化,只得用力量来度化你。这就等于在一个家庭里,儿女需要父亲严格的教育,也需要母亲慈爱的照顾。严的折服,慈的摄受,同样重要。所以《禅林宝训》有一句话:“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也就是说:春风夏雨,可以使万物生育;秋霜冬雪,也可以助长万物成熟。

世间的一切,从自然界乃至家庭的教育,都需要爱的摄受与力的折服,因此父母、师长对下一代的教育不能溺爱,但也不能让他受到伤害,尤其管教时要维持其尊严,不能动不动就施与体罚。虽然适度的体罚,有时也能收到一些教导的效果,但是严格说起来,只有不懂教学法的人,才会以体罚作为教学手段。所以理想的教育应该以鼓励代替责备,以赞美代替批评,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积极地成长,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下一代。

过去,在佛学院,有的纠察老师罚犯错的学生去拜佛,学生正好趁此机会拜佛修行。我则罚犯错的学生不准拜佛,为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惭愧心与荣誉感。

人要有荣誉感,有了荣誉感,自然能自动自发地向上、向善。我个人一直深感一味地打骂教育,只能使学生更畏惧、退缩。因此,对于功课不好的学生,要依根机加以辅导;性格顽劣的学童,更要施与爱的教育,没有人是靠打或骂而变聪明的。尤其有的老师处理问题,在事情还没有明白究理时就施加处分,甚至集体处罚,这都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所以我认为对处罚学生的方法要慎思,不能伤害他的自尊,要用鼓励的方式使其向上,能将“爱的摄受”与“力的折服”相辅相成,才是最好的教育法。

现代社会风气日益败坏,道德观念日渐薄弱,诚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尤其部分媒体缺乏专业素养,罔顾职业道德,不但报道不实、不公且煽情、暴力,甚至只有立场,没有是非等,无形中都在引导社会向下沉沦。请问大师,如何才能唤起大众的良知、勇气,共同伸张正义、彰显公理,使社会风气获得端正,民风重回淳朴呢?

星云大师:平时我们讲环保,不只是要保护环境,其实心灵的环保、语言的环保、行为的环保等都很重要,尤其媒体更需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环保。

照理说,在一个文明进步的国家里,媒体应该扮演着传播文化、提升人性的角色,肩负着净化社会、引导大众追求真善美的使命。但是现在部分媒体反而使社会向下沉沦,原因是有些媒体只为抢头条,提高收视率,不顾职业道德,无所不用其极地揭人隐私,挖人疮疤,造成当事人二度伤害。甚至未经查证的爆料新闻满天飞,不但报道的内容不实,而且立场不够超然、客观,有失公允。尤其有的媒体专门报坏不报好,甚至充斥着八卦、桃色、煽情的文字,让人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都是一些杀盗邪淫、杀人放火的消息与画面。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灵怎么会宁静呢?

有感于媒体报道不当,不但污染了阅听大众的思想、心灵,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甚至眼看着世风日下,社会治安日益败坏,所以我曾经在一次对媒体记者讲话时说:“口中有德可以救自己,笔下有德可以救社会。”并且率先在2002年9月,由《人间福报》与“人间卫视”共同发起“媒体环保日,身心零污染”的活动,呼吁媒体奉行“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的“三好运动”及“不色情,不暴力,不扭曲”的“三不运动”,希望唤起媒体自律,还给阅听人一个干净的社会。

乃至为了发挥佛教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的功能,早在1992年国际佛光会成立之后,就不断举办各种大型的“净化人心”的社会运动,诸如“净化人心七诫运动”,通过七诫宣言、街头签名、校园辅导,以推行“诫毒品、诫暴力、诫贪污、诫酗酒、诫色情、诫赌博、诫恶口”为目标,期能净化人心,建立祥和社会。

此外,也曾联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举办“把心找回来”的公益活动,尤其1997年举办的“慈悲爱心人列车心灵净化之旅”活动,在台湾地区各乡镇街头布教,巡回倡导“心灵净化,道德重整,找回良知,安定社会”之宗旨。并于一个月后,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大会师,共有八万名慈悲爱心人及数十个友教、异教团体共襄盛举,大家以实际行动发挥慈悲爱心,并且推己及人,期能蔚成社会善良风气。

其实,要解决社会的问题,除了通过宗教导人为善的力量以外,加强社会教育,重视职业道德,伸张正义公理,提升公权力量等,都是刻不容缓的事。当然,能够唤起每一个人的自觉、自省,更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