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8025600000033

第33章 发展中体现整体性(2)

在精神领域,各种社会思潮都有它们存在的理由,不是我们仅用“唯物”“唯心”的划分就能对它们做出合理判断,并能有效地与之相处的。特别是大学本科生,其成长经历与阅读经验正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空间并非是“一张白纸”。如何找到一条灌输与领会相契合的顺畅通道,是政治理论教育成败的关键,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种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

虽然青年人不会自觉意识到世界观的成因,但是可以断定,在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另外一种影响较大的思想观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物,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可遏止地涌入并生发着的所谓“后现代思潮”。综其要义,无非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多元化意识。尽管科学主义是其对立面,但其存在意义也只是一面镜子,绝不是立足点。它只是从反面进一步解释了人本主义的丰富内容,就像唯心主义只是唯物主义存在的一面镜子一样。正所谓“只有唯心主义的哲学,没有唯心主义的规律”。这样一来,以“存在主义”为龙头的现象学派,在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行为上都会有所体现是毫无疑问的。从著名的《甲方乙方》、《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到《士兵突击》等等作品,到不著名的诸多作品,包括层出不穷的流行歌曲,我们都会体验到一种对人性的现代玩味,而这些东西对青年人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新教材为什么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与其哲学学说合为一个体系,一方面如前所说,它们本质上不能分离,更重要的我们还要看到这是在建立一条与青年人现实思想最为接近的渠道。

无论哪种学说,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人”这个中心。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释人,从而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来理解上。费尔巴哈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人,马克思则用“社会关系总和”来界定人。马克思的人是具体的、运动的,因而是最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它既是历史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剧中人”与“剧作者”的统一。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能够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生存的人推演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只要体会一下他用时间作为价值量的尺度就可以理解他对人的生命的崇敬。人的生命在一维性的时间中展现,不能重复。维持生命的活动,在不可跨越的、以交换为手段的形式下,只能以最宝贵的资源——生命活动本身为交换的基础。但这不是目的,而是被超越的对象。如果倒过来,就正好符合了马克思的那段话:“如果说一个英国人把人变成了帽子,那么一个德国人就把帽子变成了观念。这个英国人就是李嘉图,……这个德国人就是黑格尔。”我们用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来印证这个结论,宣讲这个结论,不但是顺理成章的,而且是生动直观的。

三、理论武装与实效价值观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最近发表在《学习日报》上一篇文章,题为《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文中开头便指出:“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这篇重要文章让我们想起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面前,加强学习、武装头脑、提高能力、推动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讲到学习,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我们的大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先做人,后做学问是永恒之道。怎么学?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政治理论的基础课。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应该看到一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在方法和模式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革命性主张,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原则,那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说,这个原则是永远实用的。但是就理论本身而言,它在联系实际之前,毕竟有一个逻辑体系需要建立起来,在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意义上做到有效的衔接。我们曾记得《毛泽东选集》1——4卷、后来是1——5卷,是我们学习的典型文本,后来又推出马列的六本书,即:《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后来又推出了马恩列的三十三条语录。总之在理论学习的问题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一种选择,一种力图适合大多数人的学习范围的圈定。

但是,当我们看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所持的观点,立刻就会登上一个完全不同的层次。他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可以说,这段话以及整个南巡讲话,是在改革开放走到关键时刻、或者说整个国家的航船行驶到风口浪尖上的时候,由舵手发出的坚定指令。

首先看“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不少人抓住“要管用的”一句,似乎可以得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管用的,有不管用的”。这是一种机械论的误读。从上下文来看,讲了两种学习模式,一是理论武装,二是学术研究。“长篇的东西”和“大本子”就是专业人的工作,但是它仍然不能代替理论武装性的那种“要精,要管用的”学习模式。笔者曾就邓小平的“实效价值观”发表过论文,总结为相互关联的四点:理论的简洁性,实践的探索性,策略的灵活性,原则的唯实性。不难想见,对于理论武装性的学习,给所有人都规定一个范围是最行不通的方法。试想对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进行学习,笔者曾听一位军队高级干部在学习班结束后戏称:“波格丹诺夫,越学越糊涂;阿芬那留斯,学起来没意思。”既便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也不是非专业人士能读懂的。况且,就掌握精髓来讲,并不需要读大本子的全部文本含义,理论工作者所共同研究的概括性结论,是普及性理论武装的便捷之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部新教材的编写结构,完全体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邓小平所提倡的“实效价值观”原则。最初,总是有人担心,将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加进来,又不增加课时量,这岂不是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回忆15年前,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和课时量并不统一,就本人所在的院校,只哲学原理就占用了90学时。和现在的综合体系只占48学时相比,在时间上差了好几倍。但我曾记得用了许多冗长的材料来进行授课,有些东西只有哲学系专业的学生才有必要了解,如康德的“二律背反”、18世纪法国哲学的典型人物解析,以至于分析领袖人物的特征时,讲到了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等等。当然,其中最得利的材料还是商品、价值、资本、劳动二重性等具有直接说服力的范畴,足见新教材的体系是一个历史的必然。相比之下,我们感到了那个时期理论上的单薄。

同样能够有证明作用的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在新教材使用之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单独一门课,当然,它照样属于“两课”的范围。在一些高校,这门课往往由经济学专业的老师来担当。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困难,考试的时候一次性通过率有时还不到70%。按理说,在高中的时候就有所接触的东西,学起来应该不困难才对。反省起来,照样是一个教学目的有失偏颇的问题。把理论武装性的学习搞成了专业性的铺垫。加上教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往往倾向于西方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不能从根本上挖掘其内涵,自然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又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对于使用这部新教材的教师来说,一定要吃透,哪些东西、讲到什么层次和范围就起到了理论武装的作用,去掉不必要的偶然性资料,这样才会凸显重点内容的教育成效。教师的这种把握能力,一是要在教学中迅速积累,二是要专门进行培训和经验交流。只有把整部教材的内容通观为一个体系,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性论证,从而让学生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进路

一种成套的、有体系的、全面而科学的理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科学学说,自然有一种自我推演的逻辑方法。而这种方法的确立,必然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通过反思,我们已经知道,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用实践唯物主义来概括,人学方法论是它全部展开的通道。因此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至“科学发展观”的全部理论,就直接内容来讲,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但它们并没有另立于辩证唯物主义一旁,或者说,只有贯通全部体系的辩证法,才能深刻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作为一名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理论的深刻理解是第一位的。要想真正吃透理论,就要抓住理论运动的方法,要想真正抓住这一方法,就要与时俱进地把握以人为核心的全部客观实在。马克思所面对的是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为市民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既然人是与整个客观实在相对应(包括自身的活动),而不是仅仅与资本主义客观实在相对应,那它就是生长中的人,是要超越现实的人。就是说,以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为切入点来研究人,都可以达到关于人的任何方面的结论。

在奠定了以上基础的前提下,第二位的才是教学方法。既然几十年来好不容易我们才得到了一个法宝,即理论的方法与理论的对象必须融合,那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妨用一用。

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个思维方法当中,其中的历史有两重含义,一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再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因此可以说,当学生开始认识历史的时候,教师的角色就是将逻辑的东西合理地展现给他们。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统一决不是同步。或者直观地说,只有不同的东西才谈得上统一,反过来说,只要提到统一就首先展示了差异。统一的最简单的内容就是要遵循历史发展的顺序性,我们不能先叙述复杂的东西,再叙述简单的东西,因为复杂是包含简单的。我们不能自我重复,使问题复杂化。就像有些逻辑教科书,先说判断,再说概念。我们知道,判断的基本元素就是概念,概念的种类及外延间的关系是制约判断真假的根本要素,无论如何跳过这些东西都是不能说清判断的。当然,这种不一致,除非有另立体系的需要,一般是不会发生的。但关键是第二种统一的含义,是做了合理的选择与修正的统一。我们必须了解,理论的每一分支及其套路都包含了整个理论的精髓,这被科学界称为“全息能”,是混沌状态的结构。但是当我们向学生展示的时候,就是打破原有平衡,让其中的信息有序释放。当学生将整个理论的全部信息都吸收之后,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全息能体系。

对于学习者而言,除了自学者,大凡在课堂上接受教育的学生,都有一个学习规律,既便是全部教学内容讲授完毕,其学习的任务也才完成了一半。而且,开头部分感受真实而丰满,越往后越感到原有信息离自己越来越远。这个时候,非常有必要告诉学生,这是任何人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更丰富的收获是在后面。多年以来的经验证实,学习在进入复习阶段的时候进步是最快的。

在指导复习这个方面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将全部内容进行串讲。这个时候,各个部分之间的自然连接与过渡,所有概念之间的贯通性,都会通过教师的非重复性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得到应有的彰显。难点的地方要使用正反两方面的材料,有可能出现什么错误,以往学生中出现的障碍和走过的弯路,对初学者来说都很重要。第二就是运用好复习题。最能够明确概念和印证理论、分辨是非的题型就是选择题。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之间越是具有表面上的相似性,对题干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越是具有高效的训练意义。前提是各个选项本身以及各选项之间的关系不能有任何歧义。因此,要选取那些经多次验证,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的试题库中的试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扩展和改进。

如果说“文化大革命”是文化大破坏的过程,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就是文化大成长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开始的时候也是具有盲目性的。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隔不久,便出现了引起全民关注的关于“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大讨论,后来又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以及目前仍有一定市场的后现代的所谓虚无主义等等。但是思想界的主流是大势所趋,是改革开放伟大运动的真实反映。就理论本身的功绩而言,不断的概括与提升,高度的抽象化、凝炼化、直观化是中国文化大智慧的表现。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嬗变出新形态的机制来说,我们把这种大智慧概括为方法与对象的融合,也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再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