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裸者与死者
7998100000056

第56章 陶土与粪土(48)

侯恩,这里边涉及的一些问题你不了解。我们和工团主义者之间的深刻的政治对立,是由来已久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这个当口让一个跟我们水火不相容的、也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来混淆群众的视听,是再没有更不合时宜的了。你如果肯用点心思研究一下革命的历史,你就会看到,无政府主义者在困难时刻因贪图享受而造成政治上堕落的事是有过先例的,无政府主义者往往还有一套封建帮规,其头子往往都是些恐怖主义分子。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人称“老头子”的马赫诺[139]一九一九年的所作所为呢?你可知道连克鲁泡特金[140]都对无政府主义者的过激手段十分反感,所以他就不主张革命了?

那我们在西班牙打的仗难道就可以输掉不成?

假如打赢的是我们的异己分子,到头来还是同苏联步调不一致,那又有什么好呢?眼下欧洲的法西斯势力这样咄咄逼人,你倒说说看,他们又能支持多久呢?

我没有那样的远见,说不上来。他四下环顾了一眼,这天宿舍里总共来了七个会员,一大片坐在长沙发上、地板上和两张破椅子上。我觉得,做事总应该首先考虑当前如何最为有利,其他的问题将来再操心也不迟嘛。

这是资产阶级的为人之道,侯恩。这种为人之道在中产阶级社会里除了会养成苟且因循的习性以外,一般倒还没有太大的危害,可是资本主义国家里一些讲究为人之道的人,往往就利用这种所谓为人之道来达到其他目的。

后来,开完会以后,协会主席就在麦克布拉德咖啡馆跟他一边喝啤酒,一边谈话,对方那张本来就很严肃的猫头鹰脸,今天越发显得有点阴沉了。侯恩,你是我介绍入会的,我不能瞒你,我检查了自己,我现在认识到自己还有向上爬的资产阶级思想残余在作怪,我一想到自己没有能把书念完,对你出身的阶级还是感到有些羡慕的,不过现在我不能不请你退会了,因为从你的成长过程来看,在你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是给不了你什么教育的。

我是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嘛,阿尔。

这话说得很是,罗伯特。你反抗虚假的现存社会体制,不过这种反抗是不明确的。你遇事总要求十全十美,你是个资产阶级空想家,所以你不能作为依靠对象。

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样不信任,不有点背时了吗?

不能这么说,罗伯特。这是以马克思的思想为依据的,百年来的经验证明了他的所见之英明。一个人接近党如果是出于主观上也即思想上的原因,那么一旦原先对他起了推动作用的那种心理状态改变以后,他势必又会撒手而去。只有每日每时受到经济上的剥削、给压得抬不起头来而来找党的人,才能成为可靠的共产党人。你在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无愁无虑,缺少应有的体验。

那我就退出了吧,阿尔。我们今后可还是朋友哦。

那当然。他们不大自然地握了握手,就分手了。我检查了自己,我现在认识到自己还有向上爬的资产阶级思想残余在作怪。多无聊的家伙——侯恩心想。他觉得好笑,也有点鄙夷。走过一家铺子的橱窗时,他瞅了瞅自己的身影,端详了一下自己黑黑的头发、扁扁的鹰爪鼻子。看我哪像个中西部人家的子弟,分明像个犹太小子。我要是长了一头金发,阿尔才真得检查检查自己呢。

可是这里边还有别的因素。你遇事总要求十全十美。那倒难说——不,不见得吧,我大概还不至于这样苛求吧。

读大四那年他又多了件事儿干了,他参加了文学院的橄榄球赛,狂兴大发,打了个痛快。有一场球真叫他永生难忘。对方一个带球球员刚在人墙中冲开了一个缺口,前面又遇到了阻挡过不去,就在他木头一样直挺挺站在那儿无计可施的一瞬间,侯恩扑上去把他绊翻在地。他这一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致使对方膝头都扭伤了,只能抬下场去,侯恩却还跟在后面叨叨不休。

你不碍事吧,隆尼?

没事,没事。你这一扑真不含糊,侯恩。

我很难过。不过他心里明白根本没有那么回事。他当时看出对方带着球无路可跑,只有等着挨打的份儿,内心分明是一阵得意,乐得心花怒放。后来他虽然被选进了学院的代表队,却已经连聊以解嘲的兴致都没了。

他还有其他方面的发展。他搞上了特沃尔大街的一个嫩丫头,弄得尽人皆知,心里都酸溜溜的。刚入学时跟他同住一个寝室的那位(如今已经进了“谈谈社”了)介绍他认识了一批朋友,他跟其中有些人居然也过从甚密了,入学四年之后到今天他才接到一份姗姗来迟的请帖,请他去参加布拉特尔楼的一个舞会。

光棍来宾都一字儿靠在墙上,有口无心地聊着天儿,看见舞池里有相识的姑娘,或者有相识带来的姑娘,便瞅准机会抢上去请她跳上一支舞。侯恩抽了两支烟,感到很腻味,便从一个高个儿金发花花公子手里截下了一位小巧的金发女郎,请她跳支舞。

总要找些话说吧:

你叫贝蒂·卡尔登吧,你在哪儿上学呀?

我呀,在露西女士的女学堂。

哦。那改不掉的野性子又发作了。难道露西女士没教训过你们女孩子家婚前应当保住身子?

你在说些什么呀?

他现在还会愈来愈频繁地出现一种莫名其妙的心情。脑袋里只觉得空空的,大概大脑组织都已经烂光了吧,剩下的就是阿尔怎么想的,詹森怎么想的,杂志社的同人怎么想的,大学里的文学评论家又是怎么想的,美学沙龙里人们怎么说,坎布里奇僻静小街上的时髦客厅里人们又怎么说,在这纷纷纭纭之中总还会有那么一股尚未得到自己认可的渴望,只想在布拉特尔楼的跳舞会上表示出厌烦不屑之意。要么摒弃这一切,要么就到西班牙去。

一天夜里他为此琢磨再三。对布拉特尔楼的那种玩乐他可以做到无动于衷,一点不假,因为这些不过是上等豪华生活中之小焉者,他自幼生长在花园别墅的绿草茵上,又在跳舞学校受过训练,晚上去“乔立夫奥意尔”后边的公路开车兜风是家常便饭,所以也可算见过点世面了。那种想发些意外之财的想头,那种想在上流社会谋个立身之地的想头,就让人家,就让那帮沙龙艺术家,去想、去苦恼吧。

至于去西班牙的事,他知道自己就绝无当真之理。那边的战事已进入最后一个春天,他自问并没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他对那边的事谈不上有什么全面的了解,也没有什么太大不了的同情,不去也没有什么于心不安的。毕业日期到了,庆祝活动开始了,他对爸爸妈妈采取的是友好而冷漠的态度,不过心里还是见了他们厌烦。

你作何打算呀,鲍勃,要不要我帮忙啊?——他爸爸问他。

不用了,我打算上纽约去,艾礼逊的父亲答应在那里给我一个工作。

这里蛮不错呢,鲍勃——他爸爸说。

是啊,这四年过得有趣。心里却在顶牛儿。给我走开,都给我走开。别来跟我啰唆。不过现在他学得乖了,这种话都放在肚里,再也不说出口了。

他的毕业论文得了个“优等”,题目是:《试论赫尔曼·麦尔维尔[141]作品中宇宙论之作用》。

这以后他做了两年很轻松的工作,常常不好意思的,却又是自得其乐的,称之为“少年书生游纽约”(从《××在纽约》或《××游纽约》一类电影生发开来的胡思乱想)。他在艾礼逊出版社(用他的说法就是哈佛大学驻纽约办事处)先是做一名校对,后来当上了初级编辑,在东六十号街上住个单间,附带有个小厨房。哎,我是个文坛上混饭吃的罢了——他就老爱跟人这么说。

我这部稿子写得真叫苦不堪言——那位写历史小说的女作家对他说。小说里的朱丽亚既然是个压根儿不可捉摸的女人,她的动机可就煞费铺排了,不过我自己觉得现在写出来的这个人物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放心不下的,倒是朗达尔·克兰特庞这个人物。

是啊,海尔岱小姐,喂,跑堂的,再来两客。他点上了一支烟,在那“香蕉座”的皮靠垫上慢慢转过身来。海尔岱小姐,你刚才是说——?

你觉得朗达尔这个人物写得还能感动人吗?

朗达尔·克兰特庞嘛,嗯……(唷,这是哪一个角色?)啊,对了,我看这个形象基本上还是成功的,不过人物个性恐怕还得再鲜明一些。这个问题咱们还是回到社里再讨论吧。(他喝了酒总要头疼。)说心里话,海尔岱小姐,我倒觉得你笔下的人物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感动人那是一定的。

是这样吗,侯恩先生?你的意见对我来说可真是一言值千金哪。

没有错儿,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

那么乔治·安德鲁·约翰内森呢,这个人物怎么样?

这个,说实在话,海尔岱小姐,我看我们还是对着稿子再讨论的好。对书中的人物我印象倒是挺深刻的,可就是记不住名字。这是我的一个老毛病了,请你千万原谅。

心里,却老是在那里捣乱:凡是她引为得意的,没有一条不给他骂得一钱不值。

又比如对那个写严肃题材的年轻小说家,他得出的结论是:此人不大高明。

嗯,是这样的,高弗雷[142]先生,我觉得你这部书写得是真不错,可是遗憾啊,眼下出版事业处境这样困难,这书写得有点不得其时,这样的书在一九三六年出就好,要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话必能成为传世之作,比方说吧,乔治看了这部稿子就喜欢得不得了。

对,这些我都理解,不过我总觉得你们还是大可一试,你们出版那些无聊的东西是因为生计攸关,这我明白,但是出版社要不出版正经的书,请问还要出版社干什么呢?

是啊,真是太遗憾了。苦着脸把酒呷了两口。不过假如你打算另外再写本什么书,我们还是非常愿意领教的。

夏天的周末:

你千万应该去跟卡耳奈斯谈谈,他那个滑稽啊,真是太有意思了。这并不是他生来古怪,或者脑筋有什么问题,他的神经是完全正常的,那你一眼就看得出来,我只是说一个花匠这样有趣,倒确是天下少有。连当地人都把他当个奇人看待,他说起话来一口兰开夏的怪腔:假喜(使)这天项(上)下的系(是)汤,我就一定拿项(上)把叉子,到汤里去淋着——这是旅馆的老板娘放下了酒杯,在跟他攀谈。

游廊那头有人在闲磕牙,一声声直送到他的耳里。这个女人,臭得我简直没法儿跟你说,真是天下奇闻!天下奇闻!这次她出去巡回演出,男主角就是由她一手挑选的,不怕说句粗话,她完全是掂着那话儿来决定取舍的,后来那个男主角又把可怜的小裘蒂勾引上了,这一下培洛玛岂肯罢休,她就来个大请客,把每个人都请到了,就是故意不请小裘蒂和那个祸胎。

下午三四点钟,在办公室里:嗨,侯恩,他今天要在宴会上露面了,准来,咱们都受到邀请了。是艾礼逊的意思,要把咱们也一块儿请去。

哎,真要命。

等他喝过了五六杯酒,不妨挨到他身边去听听。他常常有些惊人之语。跟他的太太也可以谈谈,这一位是他新娶的,是个妙人。

在酒吧间里,碰上了哈佛的一个同班同学:

侯恩,你不晓得给《太空》工作是怎么个味道呢。那个老板!可恶透了,简直是个法西斯。他那里搜罗了一批写文章的,都是人才,个个卖足了力气替他干,生怕丢了饭碗,因为那里可以挣到两百块钱一个星期,丢了饭碗的话另行谋生就困难了。他要的文章总脱不出那一套,可是他鬼点子多极了,说实在的,我每次看到他们绞尽脑汁炮制出那种破烂货来,我就直恶心。——掏出了一支烟。——你又干吗要吃这碗饭呢?

我是闹着玩儿的。

你该不会写那种浑蛋文章来弄个作家当吧?

哪里,我算什么作家,我连文章都不大想写。

唉,想写文章的人也实在太多了。依我看真有点意思的简直连半个也难找。

谁说不是?

反正咱们就糊里糊涂喝他个醉,找个女人睡上一觉,到天光大亮再起来。

对。

欧洲的战事一开始,他就决心去参加加拿大空军,可是他夜间的视力达不到标准。事实上他的本意也不过是想离开纽约而已,在这个大都会里他实在待不下去了。晚上他有时会只身外出,搭上公共汽车或高架列车,一直乘到终点,来到布鲁克林或布朗克斯信步所之,且走且看地行在静悄悄的街头。不过他更多的却是去贫民窟,去感受那里特有的凄凉滋味:看,水泥门阶上坐着的是位老婆婆,呆滞的眼神表明她住这样的破屋、这样的陋巷,已经有六七十年了;再仔细听听,回荡在石硬的柏油路上的分明是一片童声,却是那样没精打采,听不出有一丝欢乐。

终于激情又化作了行动:他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在内地一个城市里当了一名工会组织员。在组织员训练班训练了一个月,然后就去一家工厂,用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时间做动员工人入会的工作。可是冬天一过事情却又崩了。因为等到大部分工人都入了会,工会也得到了承认,工会领导人却又决定不罢工了。

侯恩,你不了解情况,你也根本没有资格指责别人,你做工会工作还没入门哩,你把事情看得很简单,其实才不简单哩。

那我倒想请问,组织了工会不罢工,还要这工会干什么用呢?不会干别的,就会每个月从工资里收会费!

你听我说,跟咱们打交道的这家公司我全了解。咱们要是一罢工,他们准会马上翻脸不承认咱们的工会,把咱们统统开除,拉一帮工贼进来。不要忘了,城里有的是工人。

那咱们就把他们告到全国劳工关系局去。

行啊,起码八个月才判下来,官司是咱们能赢,可这段时间叫大伙儿怎么办呢?

那又何必要成立工会,对大伙儿说得那样煞有介事呢?莫非你们还别有用心,在玩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