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7953200000019

第19章 铭记父母的恩情,把心连在一起

当我们蹒跚学步时,父母牵着我们的手前行;当我们可以独立行走时,父母陪伴我们同行;当我们越走越远时,父母目送着我们的背影。就算走到天涯海角,我们始终走不出父母注视的眼光。

当我们青春勃发时,父母也许已两鬓渐白;当我们人渐中年时,父母也许已阖然而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的艰辛我们能体会几分?趁父母还健在,让我们回报父母的深恩,将心与心连在一起吧。

包拯,字希仁,今安徽合肥人,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包拯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信守圣人"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直到36岁才正式出山,当了知县这样的小官。

在知县任上,他断了一个奇案,声名远播。38岁升任知州,清明廉洁,受到上司重视和世人称赞,之后,开始朝廷重臣的政治生涯。

孝顺父母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分事情大小,更和身份无关。包拯为了父母舍去官职、在家敬孝的品质更值得当今很多年轻人学习。

父母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除了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还要努力打拼,为我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没有因为忙把我们扔到一边,没有因为累而对我们置之不理,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也应该好好地孝顺父母。无论走到哪里,都心系父母!

除了父母,还有谁能如此包容我们,永远忍耐我们的缺点,忍耐我们不经意间对他们的伤害,并且永远用慈爱来回报我们的伤害。父母永远不会夸耀自己为我们所做的事情,也永远不会奢求从我们身上获得什么好处,只是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投入。不可否认,父母总会渐渐老去,与我们产生极大的代沟,甚至他们会出现某些错误的思维,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对父母大发雷霆,伤了父母的心。

能有一位有知识又有涵养的母亲是做儿女的幸运,杨晓倩的母亲便是如此。小时候的杨晓倩是那样的乖巧和懂事,总是静静地依偎在母亲身边,听妈妈讲故事、唱儿歌,牵着妈妈温暖的手去这里去那里,有什么样的难题到了妈妈那里都能解决。在杨晓倩的眼中,母亲温柔又能干,还有一点点倔强。在母亲的疼惜、呵护和教导下,杨晓倩生活得非常快乐。

有其母必有其女,长大后的杨晓倩继承了母亲的很多优点,也继承了母亲的倔强。她成为了一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大学里接触到了丰富的知识、新鲜的资讯,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奥秘,甚至对生命的解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俗的气质、独特的个性使杨晓倩在同龄人中显得出类拔萃。

美好的大学时光匆匆而过,多年的求学生涯要结束了,面对社会的大熔炉,杨晓倩有些跃跃欲试。但她知道如今的大学生遍地都是,谋职并不容易。也许可以考研继续读书,但3年后还是要面临择业,那时候情况就乐观吗?再说母亲养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也该回馈母亲了。不知该如何选择的杨晓倩向一向信赖的母亲求助。

但她没想到母亲的答案让她非常失望,母亲没有选择她考虑的两种方案,而是希望通过关系让杨晓倩进入政府单位做公务员。

母亲和杨晓倩的想法大相径庭,这是她始料未及的:“妈,虽然找工作不容易,但我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倩倩啊,社会很现实,生存不容易啊,听妈的,妈找个熟人,给你找个稳定的工作。”“妈,”杨晓倩生气了,“现在社会制度越来越透明化了,靠关系能靠几年啊。再说,我可不想被人看不起。难道你想让你女儿以后什么也不会吗?为了稳定牺牲自己的理想?妈,你的想法该变变了。”

母亲也愣住了,这么多年以来,女儿从来没有这样义正词严地跟自己说过话,在母亲心中,晓倩还是那个可爱又听话的小女孩呢!

“就算你说的对,你也不能用这种态度。”

“我态度怎么了,算了,和你无法沟通。”

这次争吵使母女之间像是有了一道无形的裂痕,见了面,彼此也没有以前那样亲热了。其他亲友得知了此事后,也纷纷指责杨晓倩——用言语伤害最爱自己的人,是人一辈子做得最愚蠢也是最令自己后悔的事。

我们习惯了父母的关爱,所以对他们所做的一切觉得理所当然,习以为常。我们肆意地索取和享受他们的爱,把他们没有底线的包容当成了伤害他们的理由。父母包容了我们的幼稚、无知和荒唐,我们却无法包容父母的唠叨和落伍。我们性格叛逆,说话急躁,没有分寸,言语刻薄,失去耐心,造成了与父母之间情感的鸿沟。

父母尽可能地将人生经验全部传授给我们,生怕我们走弯路,走错路,或许有时候方式不太恰当,但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的本意永远是为我们好,不要忘了,父母的心永远和我们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