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7953100000014

第14章 打开精神的枷锁

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同时,妨碍我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是在我们自身之中。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将不得不面对的第一大障碍就是他自身。然而克服自身的障碍事实上也是最困难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不能成功,主要应该责备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本人。固然,不是说所有能克服自身障碍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因为成功路上的障碍不仅仅是自身的障碍,事实上其他障碍的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它们也足以让许多的人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

一个人如果连自身的障碍都克服不了,那他根本没有克服其他障碍的可能。因此,克服自身的障碍是成功的第一必要条件,也是想要成功者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阶梯。

你想重新塑造自己,也必须跨越这道阶梯,现在你就做好准备吧。先了解你自身存在哪些障碍,一个一个加以克服,直至彻底消灭。

打破思维惯性

变化是一种常态,自然如此,社会如此,人亦如此。

我们生活在大气圈中,却看不见大气,也摸不着它,而它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证明自己的存在。有时晴空万里,有时乌云密布;有时风和日丽,有时狂风暴雨;有时阳光明媚,有时地冻天寒;有雨过天晴七彩虹霞,海市蜃楼极光天幕,还有那蓝色冰雪黑色闪电。大自然展示出一幕幕变化万千的景象,正像人间演绎出一幕幕悲喜剧。惟其变化无穷,才突显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无时无刻不处在现代化之中,正常时期小变,非常时期大变。我们也生活在变革的巨流中,正如我们的机体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成千上万次的新陈代谢一样,我们正处于各种各样的变化之中,只是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既然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正是这一点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是这一点给我们出了太多太多的难题。既然如此,你就要做一个喜欢变化的人,一个善于变化的人,一个无时无刻不关注社会的进步,无时无刻不关注时代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关注身边每一个细节的变化的人,这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

人是惯性的动物,抗拒改变是自然反应,也是必然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立即全心全意地接受改变,接受新事物意味着放弃旧东西,意味着改变旧有生活模式。人类天生是拒绝改变的,所以抗拒改变出于人的本能。我们今天用惯了电话,没有电话已经无法工作和生活,要知道贝尔刚发明电话时,人们嘲笑人是不可能对着一个装满电线的匣子说话的。

时代的进步,开车的人越来越多,耳闻目睹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了。据报载,某市对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开车出事故的人中约 40%是老板亲自开车惹的祸。为什么老板开车容易出问题呢?进行一番分析。一是老板应酬多,自然就会有推不掉的应酬,喝了酒,酒精是不受老板控制的,觉得没事,结果出事了;二是老板财大气粗,往往效率为先,遇上红灯,遇上单行,就想违章不就是几个钱的事吗?于是毫无束缚,宝马成了野马。三是老板无论在企业,还是在社会上往往都能呼风唤雨,在办公区域,行人自然主动退让,任其先行,而一旦开车,就忘记此时自己是司机角色,还以为别人开车也会让,于是抢行,占道。

还有,如果是一个经常由别人开车而自己常坐的领导,假如有一天独立外出办事,就会有走错门的现象:见了车,不是去驾驶座,而直奔领导座。甚至发生过奇怪的一幕:有人为一把手颁奖,一把手站在了等待颁奖的位置,而那个人却直奔上了领奖台,领奖者和颁奖者都有了一丝短暂的尴尬。在这种换位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出错,这是惯性思维惹的祸。

管理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不久,到下属的部队检查炮兵操练的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一个操练单位中,总有一位士兵始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一动不动。军官实在想不通怎么回事,就上前问了,得到的回答是:操练条例是这样要求的。军官觉得奇怪,回去查阅条例,终于搞清楚了。

在非机械化时代,是用马车运载大炮到前线的,站在炮管下面位置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缩短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已经机械化和自动化了,不再需要拉马缰绳了,操练条例却没有及时调整,因此出现了不拉马缰绳的士兵。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始终坚持着原来那个时代的规则。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不拉马缰绳的士兵”到处都是,惯性思维真的是前进途中的一个羁绊。

还有一则试验也说明思维惯性是很可怕的。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前面的毛毛虫爬行。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花盆周围不到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爬行。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不停地坚忍地爬着。一连走了7天7夜,终因饥饿和筋疲力尽而死去。

毛毛虫的悲剧在于惯性思维,在于盲目跟从。这其中,只要任何一只毛毛虫稍微与众不同,有所改变,就立即会吃上松针,悲剧就不会发生。很多时候,我们人何尝没制造过很多这样的悲剧呢。

很多人都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人类的一种顽疾。而它又是那么可怕,那么具有危险性和破坏力。所以还是尽早的摆脱思维惯性吧,别让它吞噬了你的旺盛生命力。

别让固执“固”住自己

固执是指人一旦形成了某种行为方式后就长期坚持,很难根据新情况予以改变的心理特征。固执就是不科学的顽强,其实是一种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具有敏感多疑、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易于冲动等特点。过于固执的人容易发生与朋友分道扬镳,家庭不和睦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固执是人际关系的大敌。

固执可分为感觉性固执、记忆表象固执、情绪固执,这些心理现象可以连成一体,形成一种习惯,当别人破坏这种习惯时,就会使个体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恼怒的情绪,从而引发攻击性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固执。这种固执容易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对人际关系和事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悲剧。先看下面的这则寓言:

有一头驴,它从来不按照主人吩咐去做事情。主人要它往东走,它偏往西走;主人要它往南走,它偏往北走。实际上它总是跟主人对着干。

有一天,主人赶着这头驴沿着一条小路向颇高的山腰走去。这头驴突然决定不再在这条路上走,就尽快地向路边跑去,那边是陡峭的山崖。驴眼看就要从山崖边上栽下去了,主人一把揪住驴的尾巴。“你这头蠢驴。不想活了?”主人说着拽住它的尾巴,往山坡上的小路拉,“赶紧走这边,不然就摔下去了。”“就往这边走,就往这边走。”驴顽固地说,想从主人的手中挣脱,驴的劲儿太大,主人拽不住,终于松了手,一个趔趄坐在地上。

驴欢呼着从悬崖边上冲下去了。

过于固执就有可能像这头愚蠢的驴一样,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固执的人,总凭感情用事,为坚持而坚持,最终酿成苦果。

如果你有这种固执的毛病,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尽快改掉它。

1.你要加强自我修养

固执常常与思想狭隘、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等因素有关。而丰富的知识能使人思路开阔,心胸宽广,遇事不至于陷入教条之中。多读书,多和随和的人相处,克服自己固执的性格,使自己的不良习惯在自我调节中得到化解,在自我控制中得到升华。

2.你要注意自我提醒

每当固执时,你应及时提醒自己:“不要固执,固执对己对人都没有好处。”

3.你要进行自我分析

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战胜自己。要克服固执,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学会理智地分析自己,遇事不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做一些认真的思考,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既可避免感情用事,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就会慢慢地改掉固执这个毛病。

坚持这样,你就会逐步改掉固执的性格,变成一个性格随和、容易被人接受的人。你的各方面关系也随之缓和,你的事业也会顺利一些。

小心折断翅膀

进入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各种竞争十分激烈。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们尤其不能缺少自信,因为它是成功的基石。人不能缺少自信,但也不能盲目自信。盲目自信有时会造成盲目冒进,甚至四处碰壁。

19 岁的美国“网站英雄”詹森·斯维斯彭,有过上亿美元的收益。巨大的成功,曾使他确信自己有非凡的能力,觉得没有什么事是他办不到的。媒体和预言家也断定他会是像比尔·盖茨那样的全球性人物。许多金融家纷纷出资,詹森的公司很快就上市了,资金积累从1亿美元迅速扩增到26亿美元。

第二年,美国股市风云突变,詹森公司的股票从原来的168美元狂跌至2美元,詹森的公司破产了,他本人也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那些曾经狂热追随他的人全都不见了。一心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的詹森四处筹款以期东山再起,但是没有一家公司或金融机构肯借钱给他。

有媒体评价说:通过这样的大起大落,这位20岁的年轻人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

詹森的错误在于太过于自信,以为自己可以像雄鹰一样有一双坚硬的翅膀,偌大的天空任他自由翱翔,没有意识到狂风会折断自己的翅膀。

别让懒惰伤害了心灵

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

懒惰者不可能成就大事,因为懒惰的人总是贪图安逸,遇到一点风险就吓破了胆,他们缺乏吃苦实干的精神,总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来。懒惰会吞噬人的心灵,会毁灭人的肌体。

马歇尔·霍尔博士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美因茨的一位大主教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面粉来。”

比尔·盖茨说:“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

下面这则寓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海里有一条小巧玲珑的小鱼,长得十分精致,特别是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那么明亮。可它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懒惰。

海里的同类都很喜欢它,也想帮它改掉这个坏毛病。

一只螃蟹游到小鱼身边说:“漂亮的小鱼,跟我到河口去走走?来个长途旅行,开阔一下视野,也锻炼锻炼身体!”

“到河口去?”漂亮的小鱼摇摇头:“那么远,太累了!我可受不了,不去。”

螃蟹失望地游走了。

一只虾游过来对小鱼说:“美丽的小鱼,跟我学跳高怎么样?这对身体可有好处。”

“学跳高?”小鱼慢慢吞吞地说,“听说,跳高很累的,还是在松软的水草上躺着舒服,不去。”

虾也失望地游走了。

一条鳟鱼游过来,对小鱼说:“可爱的小鱼,和我到大海去漫游吧!那里能看到很多很多新事物,还能学到很多本领。”

“那多累啊,我才不去呢!”小鱼一边打着哈欠说。

鳟鱼失望地走了。

就这样,小鱼还是每天躺在水草上休息。

时光过得好快,一转眼,螃蟹从河口回来了,它变得很健壮。虾也回来了,变得雪亮,动作敏捷。

当鳟鱼从大海旅游回来时,它已经变成了大学者。它想起童年的好朋友——漂亮的小鱼。于是去看它。

它看见的小鱼,身体单薄得像一片秋后的树叶,在水草上目光呆滞的躺着。

“怎么会这样?”鳟鱼有些同情的问。

小鱼长叹一声,说:“由于我每天不动,失去了活力,变成现在这样的丑八怪了”。说着悲伤而懊悔地哭了。

鳟鱼学者说:“懒惰会改变容貌,毁掉肌体!原来这是真的!”

懒惰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在贪图安逸、碌碌无为中等待生命的完结。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人家发展了,就说:“人家运气好!”看到他人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就说:“人家有天分”,发现别人德高望重、影响广泛,说:“人家有机缘。”

他们从来看不见人家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付出的辛劳与汗水,经受的考验与挫折。

比尔·盖茨曾给一位年轻人写信说:“你这懒惰行为,所谓没有时间等等,都只是一种借口而已,你总是用种种漂亮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我看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肯努力,不肯下工夫,你的理论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把他能干的事情干好的。如果有哪一个人没有干好自己的事情,这表明他不胜任做这件事情。你没有写文章表明你不能够写,而不是你不愿意写。你没有这方面的爱好证明你没有这方面的才干。这就是你的理论体系——多么完整的理论体系啊!如果你这个理论体系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话,它将会产生多大的负面作用啊。”

由于他们不肯付出,因此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只能是失败者。成功只会眷顾那些勤劳的人。一旦产生懒惰的情绪,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真正的幸福绝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勤劳和汗水中。”

懒惰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所以你要远离可怕的懒惰,努力培养自己勤劳的习惯。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你带来幸福和欢乐。

从恐惧中彻底解脱

当你恐惧灾难可能会降临到你身上时,千万不要在这之前,就被灾难吓倒了。

恐惧是人类最原始的意识之一,它是人类生存本能的反应。人类的意识在求生中进化,但始终摆脱不掉恐惧感。

朱志平,杭州人,中国同方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直属分会会长,被评为2004年度浙江省杰出青年民营企业家、2004浙江省房地产业十大风云人物。但他似乎从没有走进公众视野,以至于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他的只言片语。直至2005年2月28日参与“狗不理”股权转让事件,一夜之间,朱志平成了公众人物。

跟大多数浙商一样,朱志平出身草根,参加工作时的学历为初中肄业——后来进修获得了大学文凭,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发达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市场触觉。

当人们还在看好一份稳定工作的时候,他已经下海经商了。在挖到第一桶金后,他又赶上股市刚刚起步,于是坐看股市风云。在股市到顶峰的时候,他又传奇般地全身而退,并迅速向房地产行业挺进。

为什么朱志平的点总能踩的这么正?是机遇对他格外垂青吗?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我只是很好地把握住了每一次机会,同时又很好地规避了每一次风险。”

当他谈起自己的创业经验时,他说“恐惧是人性的弱点。很多人因为惧怕风险而错失很多机遇。”这让我想起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股市投资奇才巴菲特的名言:“我们也会有恐惧和贪婪,只不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

轻度的恐惧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由于恐惧,人在做事时自然会小心谨慎,也就在客观上给人带来一定的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惧也是一种保护。轻度的恐惧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也并没有什么坏处,而且由于恐惧的存在,人的焦虑情绪也能得到适度的缓解,所以轻度的恐惧不必刻意掩饰和强行战胜,不妨就带着这种恐惧前行。

但是,如果你对什么事情都心存恐惧,做事畏首畏尾,那就要努力克服了。因为恐惧会使你停滞不前,你的目标永远无法实现;恐惧会使你囿于现状,不敢冒险,安于平庸的生活。也许很多次只是由于恐惧,你与机会擦肩而过,那样你就永远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亨利·克劳得博士作为一个作家和顾问,在一篇《克服恐惧感》的文章中提到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来缓解和束缚恐惧感。

1.多交流

不论你多么恐惧,你都不要一个人扛着,你应该找好朋友、亲人,告诉他们你的恐惧。他们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你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恐惧,他们会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配合你采取一些有效的行动,从而克服恐惧。

2.多放松

生活中放松的方法很多,如打太极拳、练瑜伽、散步、郊游等等。你也可以试着做做下面这个训练,这种方法叫“渐进放松训练”,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放松方法。首先全身放松,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脚趾上,先绷紧该部位的肌肉,坚持一会儿,再放松,体验该部位放松的感觉。接着是小腿、大腿、腹部、臀部、背部、胸部、肩部、上臂、前臂、双手、颈部、面部、头部,循序进行放松。这样把全身各部位都体验一遍,一般这个过程持续15~30分钟,整个身体就会进入一种平时不能达到的放松状态。

3.多充实

充实你的精神生活,因为在紧急情况下,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可以给你带来无比的安慰。如果你还没有一种信仰或者精神寄托,你可以找有经验的长者谈一谈,或者自己买一本圣经来阅读。

4.去面对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你面对自己的恐惧。其实恐惧不是来自外界,是来自自己内心,那么你就要有意识地去面对和解决自身这些问题。记住要从第一步起逐渐开始。例如你对当众讲话很恐惧,就试着循序渐进的克服,你可以先在几个人面前讲话,再主持小规模会议,慢慢地主持一次股东会议等,就这样把整体的事情分成数个小部分,按轻重缓急一步一步去实行,慢慢就会减少恐惧。一般而言,恐惧心理本身也存在着一个衰减的过程,强烈的恐惧在4~6周后随着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而得到逐步缓解。

一般说来,你如果能坚持进行自我训练,慢慢会摒弃恐惧心理,最后从恐惧中彻底解脱。重塑自己的勇敢和无畏,让恐惧永远止息。

清除颓废的毒素

在字典里“颓废”一词的解释是“意志消沉,精神萎靡。”可见,颓废是一个灰色的字眼,是一个贬义词。

颓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气质,是经由一定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培养之后,陷入恶性循环的一种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状态。

也许你曾经颓废过,那是因为你还年轻,不知道自己的道路会怎么样,如何走。年轻的时候颓废是允许的,但是人应该有进步。如果你一直颓废下去,那就不是好事情了,你有可能永远消沉下去了。如果你现在已经是不该再颓废下去的年龄了,你就必须积极起来,通过自我重塑摆脱颓废。

你也许因为某件事情不能顺利完成而有些沮丧,也许因为没有实现某种目的而悲观失望,这时的你是否也有些颓废呢?这时你不用惧怕,因为这是暂时的颓废,颓废之后,能使人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而且这时的思想已经有点改变,也就是说,你有可能更注意某些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时的颓废也许正是改变思想的一条道路呢!关键是看你怎么对待,如果你能尽快地摆脱颓废,把它作为一种改变的契机,那就是好事情;相反,如果你一蹶不振,从此陷入垂靡,那就是坏事情。所以说有时候颓废只是感情中的一种,它会让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更丰富;有时候颓废却是致命的,会让一个人走向精神崩溃,直至生命完结。

所以陷入一时的颓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自省和自救,反而习惯了心灵上的自虐,这样只能是更加的颓废。因为任何生机都需要由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来支撑,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颓废是扼杀生机的一种毒素。

只有清除这种毒素,你的生命才会生机盎然。用宽容、乐观、积极、爱心来培养一种超脱的精神,这种超脱精神是根治颓废的良药。如果你通过自我塑造达到了这种精神超脱,你也就摆脱了颓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你的一切都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走出灰暗的心境

学会保持最佳心境,就能自由自在畅游于社会和生活的海洋。

某部战士小李刚到部队时,看到的是整洁的营区,听到的是嘹亮的号角声,感受到的是官兵情、战友爱,这一切令他兴奋。此时,军队的一切在他眼里都那么富有诗意。新兵训练结束后小李被分配到炊事班,整天和锅碗瓢盆打交道,没有摸爬滚打,没有真枪实弹,有的只是买不完的菜,做不完的饭。这时小李再也没有那份惬意了,军队生活完全变化,往日的军营生活在小李眼中变得枯燥、单调、乏味,毫无生机,他开始对什么都不满意,看什么都不顺眼了。

同样的军队,同样的环境,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小李的内心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呢?是什么使军队生活大变脸呢?是小李的“心境”使然。

心理学上,心境是指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的特点,往往会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使这段时间的所有活动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

心境不同,对生活的态度也会不同。如果心境是愉快的、积极的、乐观的,你就会倍感振奋、朝气蓬勃、信心百倍;如果心境不佳,你就会觉得一切都令人生厌,就会灰心丧气,毫无生机。所以说心境对学习、工作、生活乃至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而控制不良心境,培养良好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一个心境灰暗的人,请你注意了,你要想办法走出灰暗,进入光明。那么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呢?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的成败、生活的顺逆、人际关系的好坏、个人健康状况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但这些是影响心境的短暂的原因。其实,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才是影响心境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首先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工作是美丽的,生活是幸福的,要有这种积极的态度,看问题、想事情就会向积极的方面看,朝积极方面想,就会看到光明,获得内心的愉悦。

其次,应该勇于面对新生活,主动体验生活的不同乐趣。在今天这个绚烂多彩的时代,你应该既能在激荡人心的活动中体验激情的热烈,又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乐趣。既能在群体活动中感受快乐,又能在独自生活时营造充实。这样,你在遇到困难时或者不顺时,就不会陷入情绪的低谷。

再次,要有正常的期望值。要正确认识社会环境,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客观评估自己的价值,对人生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值。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制订计划和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好高骛远。否则,事事落空,处处碰壁,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只有一切切实可行,使自己有了某种成就感,生活才会令你感到充实,心境才会好转。

邹先生是一家外企的员工,工作兢兢业业。工作几年后,邹先生一直期望有一个提升的机会,而他的上司也曾暗示,他很有可能做到更高的职位。于是,邹先生开始设想新的职位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工作更加轻松,薪金会增加,还能够住进更好的房子??

可事情往往并不朝想象的方向发展。他所在的公司被兼并,兼并的直接后果就是邹先生被提升一事化为泡影。而且他的顶头上司也换了人,这意味着他要从头开始。

没过多久,邹先生一直企盼的职位被上司的原有助手接任了。于是他陷入抑郁和苦闷之中,他很颓丧,觉得没有任何希望了。在这样的情绪下,邹先生失去动力,办事也不够尽职尽责了,新领导当然也不会器重他,很快他就被调到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去。

他更感到暗无天日了。

如果邹先生能够调整一下自己的“期望值”,事情就不会朝不利的方向发展了。

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是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状态,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境。在生活中遇到烦恼,自我调节,用理智战胜生活中的不顺。任何理智和情感都可以化为行为的动力,无论是满意的情感,还是悲痛不快的情感,都能激励人去工作和学习。

你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暂时解除不良心境的困扰:

1.学会放松自己

当感到过分紧张、烦恼、郁闷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或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的身心完全放松。

2.学会情绪转移

各种情绪的产生都离不开环境。避免接触强烈的环境刺激,也不失为好办法,但最好是学会情绪的积极转移,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疏导,主观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如果你喜欢音乐,在烦恼、郁闷时不妨去听听音乐;如果你喜欢运动,可以去打球、游泳等,这种转移可以使你忘却不愉快,摆脱不良心境。

3.学会适当的宣泄

如果有不顺利的事情或者郁积很久了,不要一直压在心里,应该学会向亲朋诉说或者大哭一场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来排遣,这样对身心有利。

这些简单的方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你应不断地学习并充实自己,这样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就不致使你消沉和失望。同时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一面,善于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创造最佳的心境。

击败犹豫的恶习

长久地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在面临选择时,犹豫不决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优柔寡断则会使人产生困惑与迷茫,以致白白失去良机。机会如白驹过隙,如果不能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可能永远也抓不住机会,只有在别人成功时慨叹:“我本来也可以这样的。”

一份分析2 000名在某种事情上失败的人的报告显示,犹豫几乎高居30种失败原因的榜首。

一份分析数百名百万富翁的报告显示,这数百名成功人士之中每人都有迅速下定决心的习惯,而累积财富失败的人则毫无例外,遇事迟疑不决、犹豫再三,就算是终于下了决心也是拖泥带水。

亨利·福特就具有迅速达成确切决定的特质,就是这一特质使得他在所有顾问的反对下,在许多购车主人力促他改变的情况下,仍一意孤行,继续制造他有名的T型车种(世界上最难看的车型),正是这种坚定不移为他赚取了巨额财富。这些财富早在T型车有必要改变造型之前,已使他成为汽车大王。无疑地,福特先生有着坚定的决心,做事情毫不迟疑。

如果你遇事就犹豫不决,在犹豫的时候,耗费了精力,浪费了时间,有可能错过良机。遇事仓皇失措,举棋不定,没有主意,犹豫不决,是成功最忌讳的态度。

你也许听说过下面这则可怜毛驴的寓言:

一头毛驴很幸运,它有两堆草料可以自由选择,然而正是这幸运反倒害了它。

它站在两堆草料中间,开始犹豫不决,到底先吃哪一堆呢?先吃这堆颜色看起来好的,一定很新鲜,不行,不行,还是先吃那堆差一点的吧,不然坏了就浪费了。还是不行,那样新鲜的就变不新鲜了。就这样,他在草堆中间,徘徊着,犹豫着。最终这头可怜的毛驴守着近在嘴边的草料,却活活被饿死了。

假如你有优柔寡断的倾向,你就应该立刻奋起击败这种恶习,因为它足以破坏你各种选择的机会。在你决定做某件事情之前,你应该对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你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与理智,慎重考虑,然后作出一个决定,决定一经作出,你就不要轻易反悔,必须坚持。养成决断的习惯,你会受益无穷。一旦你在这方面重新塑造了自己,你一方面会对自己增加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犹豫不决,对于一个人品格的锻炼,是致命的打击。有这种倾向的人,基本上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致命的弱点,足以破坏你对自己的信赖,破坏你的判断能力,破坏你的决策能力。

很多时候犹豫不决是因为缺乏勇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都要有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险精神。

要成就事业,必须学会果断决策,因为不果断是成功的大敌。它会使人失去成功机会。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有的人就是因为患得患失、优柔寡断而错失良机,结果呢?机会就风驰电掣般地从你身边溜掉,等待你的就只有后悔和失望了。为什么很多人永远到达不了成功彼岸呢?原因就在于他太优柔寡断。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猛击它要比犹豫躲闪它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制服它的机会。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伐木工人在伐木时不幸被伐下的大树砸在大腿上,一阵疼痛席卷而来,看着自己的大腿正在汩汩流血,他有些恐慌。由于是单独伐木,周围没有人,无法求救,自己也没带任何可以紧急救助的器具。但这时他神志尚清,他深知,如果不把压在他大腿上的大树移开,那血就会一直流下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因失血过多而丧命。

他的大脑在快速的运转,想尽快地找出解决办法,他试图用电锯将压在腿上的大树锯断移走,但是,由于身体已经受到制约,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目的。

怎么办?怎么办?他不能再犹豫了,再犹豫就有生命危险了,他必须当机立断。于是他采取了果断措施,用电锯把自己的大腿锯断了。

结果大腿丢掉了,却保住了生命。

是果断保住了木工的性命,如果他一味犹豫不决,浪费时间,结果只能命丧黄泉。“当机立断,不受其乱。”这位伐木工人就具有果断这一宝贵的人格品质。

有些人为什么会遇事优柔寡断?主要是由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1.认识原因

心理学认为,对事情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对事情就不会有明确的态度,也就很难很快地做出决定。

2.性格原因

缺乏自信、感情脆弱、过分谨慎的人就容易遇事优柔寡断,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左右徘徊。

3.经历原因

有人从小依赖别人,从不自己作决定,遇事找人商量或者循规蹈矩,这样的人一旦该独立生活,处事就会出现优柔寡断的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优柔寡断的毛病呢?

1.自信

克服犹豫不决的最好办法是肯定自己,坚信自己能行。犹豫不决的人总是对自己说:“这件事我能行吗?我恐怕干不了。”自己还没有开始做就担心自己做不了,怎么可能成功呢?而自信的人则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干好的。没什么问题。”这无疑是给自己打气,有了信心,也就不会犹豫不决了。

2.取舍

不要追求尽善尽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不违背大原则,就可以作出坚决的取舍。

3.胆识

心理学认为,人的果敢程度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果敢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4.思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是遇事有主见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你什么事都等待,喜欢犹豫不决,在徘徊和等待中浪费了时间也失去了机会。你要在遇到困难的、两难的或者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合理地、是非分明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必要的果断的措施,才能坚决地、顺利地解决问题。如果那位伐木工人在自己遇到紧急情况下不采取果断措施,肯定会因为血流得过多而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果断的力量是一切力量中的力量。假如你没有这种力量,那你的一生就会像漂荡在海中的孤舟,永远靠不了成功的岸。所以要培养这种力量,塑造这种品质,那样犹豫就不会再光顾你,你就会果断的做事情,你的自我重塑也就成功了,你已然是一个成功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