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学口才
7946500000097

第97章 以对比来说明道理

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可以把事物说得更透彻,更全面,更鲜明,达到把道理说清楚的目的。

1936 年的红军大学第一政委是罗荣桓,校长是陈光,校址初设在瓦窑堡。高桂滋侵占瓦窑堡时,红军大学随着中央迁往延安。开学不久,一次,毛泽东来到红军大学给学员们讲课。他说过这么一段话:

前个时期革命形势不好,弄得我们两只脚一走就是二万五千里。孙悟空会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我们不会腾云驾雾,也走了二万五。要是会腾云驾雾就不晓得会走到哪里去了。我们红军曾经有几十万,现在只剩下两三万,要不是刘志丹帮我们安排了这个好地方,我们还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呢。反正我不到外国去。到外国去做什么呀?我们东方不亮西方亮,丢了南方还有北方……(9)

毛泽东用“孙悟空会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与红军凭“两只脚一走就是二万五千里”作对比,形象生动地语言表达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毛泽东说:“反正我不到外国去,到外国去做什么呀?”这段话与毛泽东一贯的思想是相符的,立足中国,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在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中,毛泽东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他没有出国留过学,一生中也仅仅到过两次苏联。在这里,他运用孙悟空的腾云驾雾与红军的用两只脚走长征对比,既肯定了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脚踏实地的作风,又暗指了假如离开这块土地,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像水中浮萍到处随水流动,革命的胜利是难以想象的。一个简单的对比,却蕴涵了深刻的道理。

1939 年,由于日寇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陕甘宁边区在经济上发生了严重困难。在一段时间里,边区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甚至吃粮也很困难。当时陕甘宁边区是个仅有一百四五十万人口、土地又贫瘠的高原地区。但那里却有数万名干部、士兵,还有许许多多不断前来要求抗日的青年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2月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生产动员大会上讲话,毛泽东问:“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自己动手”战胜困难,在毛泽东的伟大号召下,陕甘宁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结果战胜了敌人的封锁,克服了经济困难,取得了“丰衣足食”的伟大成果。(10)

后来在1945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又说起大生产运动,他说:“我们要感谢何应钦,他不给八路军、新四军发饷。他这样一困,我们就提出了是解散,是饿死,还是自己动手搞生产的问题。解散不甘心,饿死不愿意,那剩下一条,就是首长负责,自己动手,发展生产,克服困难。”

解散是让人不甘心的,饿死是让人不愿意的,这两条出路都意味着革命的失败,是战士们不能接受的,还有一条出路就是自己动手,发展生产,这条出路会有些辛苦,但与前两条路相比,这代表了希望,代表了胜利,毛泽东把两者进行对比,人们就明白应该选择走哪一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