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要让人易懂必须具体、明确,毛泽东很注意自己说话表达明确,力避歧义,让人一听就懂。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老大哥”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给予了大量援助,事实上,中国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给了苏联很大的支持与帮助。但是苏联有些领导人却因为援助了别国,就借此控制、指挥、侵占别国的利益,它的大国沙文主义情绪始终存在着。对此,毛泽东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1958 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来北京访问时,要求在中国建立联合舰队,要求与中国共同搞什么长波电台,毛泽东严词拒绝。在一次会议上他气愤地说:“苏联曾要求与我们搞联合舰队,还不是搞殖民主义!……还要与我们共同搞什么长波电台,还不是搞我们的情报!”
为此,毛泽东专门召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明确地说:“我们支持苏联,但错误的东西不支持。”
1959年,赫鲁晓夫结束在戴维营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会谈,来到北京。在与毛泽东会谈中,他要求中国释放8名在朝鲜战争期间及之后在东北俘获的美国空降特务,说这几个人一定要释放,因为在戴维营会谈中,他已经答应了美国总统。
对此,毛泽东回答说:“这很难做到,你知道,中国有自己的法律。”
赫鲁晓夫碰了个钉子,又接着为印度的尼赫鲁当说客,要中国答应给尼赫鲁一片领土,说:“那不过是一块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毛泽东回答说:根本的问题是印度武装有预谋地入侵中国领土,我以及驻西藏的边防军的领导也都没有察觉,直至边民与巡逻兵多次报告之后,中国政府才不得不发出正式抗议,采取了自卫反击步骤。“领土问题没有什么好谈的,中国的就是中国的,谁都别想得到。”(14)
在这里,毛泽东既没有用比喻,也没有用举例,还没有引经用典,而是直来直去,直接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思想,话语具体直接,语言明确,让对方一听就懂,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尊严感。
1972年春天,尼克松应邀访华,中美会谈中台湾问题自己然是回避不了的,《毛泽东·尼克松在 1972》一书中,对尼克松与毛泽东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有这么一段记载:
尽管毛说话有些困难,他的思绪显然像闪电一样敏捷。“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可不喜欢这个。”他说,同时挥动了一下手,这个手势可能指我们的会谈,也可能包括整个中国,“他叫我们共匪。最近他有一个讲话,你看过没有?”
我说:“蒋介石称主席为匪,不知道主席叫他什么?”
当我提的问题翻译出来时,毛发笑了,但回答问题的是周恩来。“一般地说,我们叫他们蒋帮”,他说,“有时在报上我们叫他匪,他反过来也叫我们匪。总之,我们互相对骂。”
毛说:“其实,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同他的交情长得多。”
这里,毛泽东主动地提出了与“蒋委员长”的“交情”,很自然地把台湾问题提了出来,为后来正式会谈中处理台湾问题作了双方思想上的准备。
尼克松访华前夕,基辛格做了许多不公开的准备工作,因为基辛格喜欢用女工作人员作掩护,毛泽东与尼克松在面谈时也开玩笑式地提到这件事,尼克松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毛谈到基辛格巧妙地把他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严守秘密的事。“他不像一个特工人员,”我说,“但只有他能够在行动不自由的情况下去巴黎12次,来北京一次,而没人知道——除非可能有两三个漂亮的姑娘。”
“她们不知道,”基辛格插嘴说,“我是利用她们作掩护的。”
“在巴黎吗?”毛装作不相信的样子问。
“凡是能用漂亮的姑娘作掩护的,一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外交家。”我说。
“这么说,你们常常利用你们的姑娘?”毛问道。
毛泽东是一位严肃的政治家,为了缩短与美方的距离,沟通感情,融洽会谈气氛,毛泽东却与尼克松和基辛格大谈“利用姑娘”的事,可见毛泽东在这种场合使用俗语是有深层用意的。
当时毛泽东虽与尼克松进行了会谈,但在公开场合中美两国仍是对骂,为了减轻这种情况造成的压力,在两位最高领导人面谈快结束时,毛泽东与尼克松又进行了一次别有情趣的谈话。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毛很活跃,紧紧抓住谈话中的每一个细微含义,但我看得出他很疲劳了。周越来越频繁地看表,于是我决定设法结束这次会谈。
“主席先生,在结束的时候,我想说明我们知道你和总理邀请我们来这里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不容易作出的决定。但是,我读过你的一些言论,知道你善于掌握时机,懂得‘只争朝夕’。”
听到译员译出他自己的诗词中的话,毛露出了笑容。
……毛用手指着基辛格说道:“‘只争朝夕’。我觉得,总的说来,我这种人说话像放空炮!”周哈哈大笑,显然我们免不了又要听一番贬低自己的话了。比如这样的话:“全世界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建立社会主义!”
“像我这种人,”我说:“还有匪帮。”
毛探身向前,微笑着说:“你,作为个人,也许不在被打倒之列。”接着,他指向基辛格说,“他们说,这个人也不属于被打倒之列。如果你们都被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15)
毛泽东在客人面前把自己的豪放词句和震撼人心的口号比作“空炮”,表现了一种客观而务实的领袖情怀,并由此而说开去,肯定了尼克松和基辛格作为国际友人不在被打倒之列,真诚地表达了对客人的好感,这实际上是为后来的正式会谈而进行的感情投资。这就是毛泽东谈话的艺术魅力所在。
直述的好处是自然明晰,让人一听就明白对方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在与尼克松的谈话中,毛泽东直来直去,说话没有含蓄委婉,直接把自己的心里想法表达出来,让尼克松一听就明白毛泽东的所思所想。这既是毛泽东为人坦诚的体现,也是他因人因时说话艺术的具体运用。
注释:
(1)《毛泽东生活档案》,第296页。
(2)《毛泽东交往录》,第440~442页。
(3)《毛泽东的语言艺术》,第112~114页。
(4)《毛泽东口才》,第198页。
(5)《毛泽东口才》,第186页。
(6)《毛泽东的故事》,第175~178页。
(7)《毛泽东口才》,第168页。
(8)《毛泽东口才》,第169页。
(9)《毛泽东启迪心灵的艺术》,第189页。
(10)《毛泽东口才》,第271页。
(11)《毛泽东的艺术世界》,第211页。
(12)《毛泽东的幽默故事》,第195页。
(13)《毛泽东口才》,第82页。
(14)董志英编:《毛泽东轶事》,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233页。
(15)《毛泽东交往录》,第446~450页。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去称赞别人。真诚的赞美,于人于己都有重要意义。对别人来说,他的优点和长处,因你的赞美显得更加有光彩,他本人也由于你的称赞而更加自信,更加奋发。对于自己来说,你真诚地称赞别人,表明了你已被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所吸引,并对所称赞的事物充满了向往。
人,总是喜欢被赞美的,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翁,因为人任何时候都有一种被人肯定、被人赞美的强烈愿望,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不同点。赞美之言往往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古往今来,和气待人,和颜悦色,被视为一种美德。与人相交,恰当地给对方的长处以赞美、夸奖,被认为是起码的礼仪。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去称赞别人。真诚的赞美,于人于己都有重要意义。对别人来说,他的优点和长处,因你的赞美显得更加有光彩,他本人也由于你的称赞而更加自信,更加奋发。对于自己来说,你真诚地称赞别人,表明了你已被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所吸引,并对所称赞的事物充满了向往。
人,总是喜欢被赞美的,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翁,因为人任何时候都有一种被人肯定、被人赞美的强烈愿望,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不同点。赞美之言往往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人得到赞美,其喜悦心情固然无可比拟,但更重要的是赞美所产生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它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添人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甚至使人创造出种种奇迹来。
最有力的鼓励是赞美。
在日常生活中,赞美可以激起人的自尊心。为了维护自尊,即使是一个无意进取的人,只要赞美得当,他也会加倍努力,把人们所赞扬的方面做得更好,自己督促自己,比用命令和批评要有效得多。
毛泽东就很懂得赞美别人,无论是对他的战友还是下级,他都能看到对方的长处,并给予真诚的赞美和表扬,从而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与回报,也带给了他人勇气与信心。但是,毛泽东赞美别人,是很有个人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