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给教育燃灯
7935800000007

第7章 今日中国之教育

周谷城

选自《教育杂志》第十九卷第十一号,1927年11月20日。周谷城(1898—1996),湖南益阳人,历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史学会首任执行主席、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

教育现象与社会现象,两者相关之理,极其明显。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限之内,呈若何状态;同时必定产生一种教育,其精神,其性质,多少总有几分社会现象相适应之处。譬如美国,近数十年来,极是富裕,社会上流行一种所谓民治主义的精神,于是美国的教育便带一种特别色彩,一般人所倡导者概为民治主义的教育,或德谟克拉西的教育。又如英国自产业革命后,社会现象较之他国少突异之变化,社会次序似颇安宁,于是维持次序崇尚虚荣的绅士教育便在英国大行其事。至若欧战以前之德意志,自毕士马克以武力统一之后,国人乃知武力一项于国家地位之提高、国家主义之发展有大用处,于是当局乃极力提倡所谓尚武的教育。日本小国,近数十年来,人口突增,地利几尽,社会现象颇呈不安之状,一般武人便以开疆拓土为当务之急,日本教育因此亦呈露一种特别之精神。精神为何?即尚武冒险,向外发展是也。我国往日,统于一尊;举国人除敬奉皇帝外,几不知有所谓国家政治,于是尊君亲上师长之义,几为我国往日之教育的唯一之精神。

由上种种观之,教育与社会现象相关之理,可以明矣。然则今日中国之教育,又是如何?此可以一言蔽之,曰:中国今日之教育,系与中国今日社会现象相应之一种产品耳。欲明此种产品具有何种趋势,含有何种问题,最好先将中国今日社会现象,略予分析。中国今日之社会现象,从经济方面观察,又可以一言断之曰:贫富悬殊,日甚一日之现象而已。试就乡村而论,自土地私有制盛行以后,剥削制度随即形成;农民生活,乃从而日益困苦。盖自土地私有制盛行,因自由竞争的结果,农民便朝着贫富两端渐渐分化。分化的结果,最少数富者,田连阡陌,大多数贫者,地无立锥。富者有田不耕,仅凭以榨取贫者之血汗;贫者无田有力,遂被迫而为富人做马牛。由是贫富悬殊,两两对立,互相轧。苏老泉论土地私有制盛行以后,贫富对立之关系曰:

“古之时行井田。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策驱役,视以奴隶;安坐四顾,而指挥于其间。而役属之民,夏为之耨,秋为之获;无有一人违其节度以嬉。而田之所久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有田者一人,而耕者一人。是以田主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贫弱而无告。”

此段文章,不独说明乡村贫富悬殊之理由,及描写贫富悬殊之现象;且将现存之奴隶与主人之关系,亦一并指明。

再就城市而论,贫富悬殊之现象,奴隶与主人之关系,亦无异于乡村。自海禁既开,列强势力侵入中国以后,中国城市生活乃突起变化。在一方面,列强凭借其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军事上种种优越势力,将其大规模之生产制度,商业经营或直接移植于中国,或间接假中国人之手,移植于中国。同时在德一方面,乡村中田连阡陌之富翁,或因富而致贵之达官显吏,复将其所有财富移入城市,仿照西洋人之办法,经营大规模之银行业、工商业。自列强侵入中国,迄今才八十年耳,各大城市便已完全西洋化或正在西洋化。城市生活因而与西洋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完全相同。一方面有资本家,有大工厂主,有大商店主;他一方面,有无产阶级,有苦工人,有穷店员等等。前者日以富而有势,后者则为种种不利的条件所束缚,地位因而一天卑劣一天。此种贫富悬殊之现象,与乡村中贫富悬殊之现象联合起来,遂成为今日中国之一般的社会现象。

在此种社会现象之下,所产生之教育,自然有其特异之色彩。吾人若执此种社会现象以为衡,则今日中国之教育,其所具之趋向及所函之问题,就吾所见,可得言着,约有四端。

第一,以富人为中心。社会自丧失平衡呈露贫富悬殊之现象以后,富者日益得势,贫者日益失势。社会上所有种种上层的建筑,概随富人的势力为转移;概在富人势力支配之下。所谓政治,所谓文化,所谓社会活动,所谓公益事业,无一不受富人支配,无一不是富人独有之物。至于教育,本来只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种;其为少数富人所独享,更不待言。目前中国之教育,有如商品;须备代价,始能取得。自小学以至大学,内容之繁简不同,因而所定之价格亦不相等。凡在小学受教育一年者,至少须纳费大洋十圆以上。此在初级小学为然。若在高级小学,每年非五十圆或六十圆或百圆不可。若在中学,每年且二百圆至三百圆不等。在大学校,每年决不能少于四百圆。在此贫富悬殊之社会以内,贫者一无所有;凭卖气力,以苟延残喘,未至饿死,已是大幸;岂有闲钱,送子弟上学校去,买得受教育之权?因此,目前的教育,不论其程度如何,性质如何;自初级小学以至大学,甚至号为救济贫民之职业教育,概为富人所有,贫者救死不暇,绝对不敢问津。此种以富人为中心之教育趋势,今日办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未必不知,只缘历时已久,积非胜是;世人已经安之若素,便觉不成问题。实则社会病状,即伏于此。所谓文盲问题,大多数人不识字之问题,风气闭塞、民智不开等等问题,概随此种以富人为中心之教育名流,只知普及教育,开通民智,扫除文盲,解决大多数人不识字之问题;而独对此以富人为中心之教育,视为当然,则所不解。

今日中国之教育其第二种趋势,吾之偏见,以为是:以都市为中心。都市生活发达,乡村生活衰落,为二十世纪东西洋各国所共有之现象。中国国内各种变动,未能追随各强国之后,独有都市生活之发达与乡村生活之衰落两种变动,与世界各国如出一辙。此殆由于(一)乡村贫富悬殊过甚,富者挟其所有,跑到都市营工商业,以发大财。(二)列强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在都市上活动。因此两种关系,都市便为一切活动之中心:政治中心在都市,文化中心在都市,教育中心何能独异,不在都市?近年以来,无论国立省立或私立之高等专门或大学校,概在都会,固不待言;各省公私立之普通或专门或师范等等中级学校:亦必设在省会;即高级小学,亦必设于县城,甚至有主张初级小学校亦必设于都市者!此种趋势,单就办教育之方便言,固有种种好处。若论其在教育上所发生之效果,则甚可危。盖都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根本不固;乡村中诚朴之美德,几被都市之工商业生活破坏无余。在都市上生活者,必长于奇技淫巧,始足以资应付。于是相习成风,演成一种虚伪矫诈之腐败的都市生活。教育机关设于都市,学校生活与都市生活结成不解之缘,如此而望学校教育发生良好效果,其何可能?近日办学诸公所最难解决之问题,厥为道德教育。彼辈以智慧教育愈进步,道德教育便愈退步。一若智慧教育之中,先含有促使道德教育退步之因素者然。岂知智慧与道德两者之发展,并非背道而驰;只因教育之进程运行乎腐败之都市生活以内,以致发生恶果。若执此以为智慧教育与道德教育不能并进之证,吾窃期期以为不可。

贫富悬殊过甚的社会现象之下所产生的教育,其第三种趋势为:以权贵为中心,一个社会之内,贫富既已悬殊,富者取得优越势力,把持一切;贫者因处于劣败地位,在社会上,毫无权威。无形之中,社会现象乃由贫富对立演为阶级对立。一方为优势者、统治者、特权者、富者;他方则为劣败者、被治者、无权者、贫者。阶级之分,在中国历代都有;不过古有种种名目以区别之,今则无名目耳。然实际上,国人脑中,阶级观念并不亚于往古。一般贫苦无知之昏民,视有资格入高级学校,或大学校,或放洋留学者固若权贵,而此辈有资格者,其自视亦颇不凡,往往赤裸裸的以权贵自居。以为受高级教育,何等荣耀;非生为权贵,何克臻此。办教育者,亦存此心,常以能够造成出类拔萃之领袖人物为能事。实则所谓领袖也者,甫出校门,即为社会上一种特殊阶级。此种阶级,即吾所谓权贵是也。吾固深知今日中国社会上并无权贵两字之流行;但实际上,权贵两字所代表之成分处处存在。今之教育,更是以造成权贵为重要职务。从事教育者薄小学教师而不肯为;当学生者以不能升入大学或留学国外为羞耻。流风所及,国人几只知大学为可贵。于是射利者乘之,相与创设大学,以为营业机关。近数年来,不成形之野鸡大学,这里那里,触目皆是,即缘于此所谓大学生也者,身价既高,在社会上,便无相当事业可干。于是被迫而向政界上钻营。此辈人物愈多,社会上便愈多纷扰;此不能不算为教育上之一大问题。

第四,以脑力为中心。此种趋势,极为显著。目前中国之教育,自小学以至大学,几乎可以说:完全是训练脑力之机关,与整个的人格之发展无与。所谓教育,本所以谋学生身心的完全发展者。此理浅近,办教育者,夫岂不知?只以时势所趋,社会现象既已贫富悬殊,贫者欲求三五年启蒙教育,且不可得;富者则因机会较多,可以深造。于是贫者一无所知,蠢如鹿豕,终身只是一副有血有肉的机器,从事苦役而已。富者则自命为超人一等,入校读书,至少以十年起码。劳力之事,非彼所宜过问;钻研高深学理,则为彼之专门工夫。因此,青年倘一入校而为学生便与劳动脱离关系,与实际生活脱离关系。所学者名为高深学理,实则含含糊糊,与实际生活完全无与。且学之之时,因无事实为证,亦至不容易,至不经济。积年累月,其上焉者,可以背诵几个名词;下焉者则成一毫不中用之废物。今日中国之教育,其置重之点,几乎全在训练脑力。岂知脑力愈加训练,如果不与劳力的实际生活为缘,便愈糊涂。受训练者愈多,社会上便愈多废物。此言并非诬枉,只须一察各级学校毕业生之生活情形可知。今日各级学生,自高级小学起,无不是披长衫,戴眼镜俨然一斯文中文物。叩以劳力之事,不是不知,便是不屑。中国往日,有所谓“士”者,即指读书人而言。俗称士农工商,各局一业,士已成为一业矣。管子上称士之子恒为士,殆即“士业”世袭之意。士亦居然成为一业,真笑死人。然今日中国多少学生,与此并无大差异。办教育而以训练脑力为中心,其结果竟致造成毫不中用之废物,真是大不幸事。

统上观之,今日中国教育之趋势,第一,以富人为中心。因以富人为中心,于是发生文盲问题,发生大多数贫者不识字之问题,迫待解决。第二,以都市为中心。因以都市为中心,于是发生道德教育问题,发生道德教育与智慧教育效力相反之问题。第三,以权贵为中心。因以权贵为中心,于是发生虚闲阶级扰乱社会之问题。第四,以脑力为中心。因以脑力为中心,于是发生废物不中用之问题。国人知废物不中用为可惜,却不知教育不应当以脑力为中心。知虚闲阶级扰乱社会为可怕,却不知教育不应当以权贵为中心。知道德教育失了效力,却不知教育根本不应以都市为中心。知文盲问题必待解决,却不知教育不应当以富人为中心。至若今日之教育,其所以专以富人为中心、都市为中心、权贵为中心、脑力为中心者,则可用一言蔽之曰:社会上贫富悬殊。若问贫富悬殊之理由,则曰:因(一)乡村土地私有制之发展,(二)列强资本主义之侵入。今日吾人如果仍要高谈教育,且想解决教育上种种问题,必须着眼于此。否则,头痛医头,必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