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贴士】
1、要对孩子的沟通意愿进行回应。耐心聆听,即便你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不要打断或提示,而是给予他时间把话说完,会让孩子更有兴趣表达和与你沟通。
2、和孩子沟通时,家长应和孩子处于同一纬度,不要采取一种高高在上的强势的姿态去面对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不愿和你交流,亲和、温柔的态度,会让孩子与你更亲近。
3、当教育或批评孩子时,借助新鲜发生的事情,有的放矢,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针对某一事情,逻辑清晰,适度延展即可,不要过于啰嗦,无限放大,以免产生反作用。
4、出现问什么都敷衍、或者语焉不详的情况,家长可以试图问得具体一点,让孩子有针对性地回答家长的问题,情绪引导顺畅后,孩子有可能主动交流更多;或者孩子还是不愿意交流,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情绪,是否情绪低落,或者就是漫不经心不愿意理人,尤其是情绪低落需要及时处理,采取温和耐心的交流方式,引导孩子将心中所想逐一道出。当然,如果无论如何孩子也不愿意开口,家长也不用着急勉强,可以换一个孩子愿意交谈的话题,也是疏导情绪的好办法。
5、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过于啰嗦,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当孩子已经明白了家长想要表达的意思时,若家长依然喋喋不休,是对孩子的一种冒犯。且教育孩子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当遇到某件事情时,家长可以趁势给孩子讲讲道理,适度延展即可,但不要长篇累牍,无休止扯到很远的话题,尤其是孩子犯了错家长在批评的时候,点到即止就可以,千万不要因为一个小失误,被家长无限放大,以免打击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或激起逆反心理。
硬汉柔情是为父
幼儿心理咨询师严艺家评酷爸吴镇宇
(严艺家:0-6岁婴幼儿情感及行为发展、孕产期及婴幼儿家庭心理咨询师;美国经典婴幼儿发展心理学著作《触动点》在中国的独家授权翻译者。)
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格外吸引我的是吴镇宇与儿子Feynman的组合:吴镇宇够MAN,无论在银幕上还是生活中的形象都酷感十足,而Feynman似乎走的是萌系暖男路线,这让我很好奇反差如此之大的一对父子会在节目里擦出怎样的火花。
甫一出场,吴镇宇的那句“我都不知道这个节目是干什么的”似乎就奠定了他的冷面基调,之后对于工作人员在介绍了节目内容后的反问更是让观众捏了把汗:“你说和孩子一起度过一段幸福的旅行时光,你自己说着不心虚吗?”
是啊,不心虚吗?那边厢,Feynman正对着镜头给家人排序,这位看似冷面的父亲毫无悬念地被排在了最后一位。等节目一直进展到抵达天坑,吴镇宇“忤逆”摄制组的安排硬是自己扛着行李下山上山,我都未曾看到这位父亲脸上有过一丝笑容,真是够酷的。
转变出现在第一次游戏环节的时刻,在那个环节中,摄制组要求爸爸们头顶酒壶,谁顶的时间最久就可以优先获得选择住处的权利。吴镇宇在这个环节中的表现并不出色,但游戏结束的那一刻,他突然露出了罕见的笑容——虽然扎着小辫穿着潮服,但到底已是53岁的男人,隐忍与沉默在这个年龄并不鲜见,但我猜想,玩耍也许唤起了他内心非常深处的童真。有时候我会问周围朋友:“你最后一次‘玩’是什么时候?”大部分时候被问的人都会苦思冥想良久,甚至反问我:“什么是‘玩’?KTV是玩吗?去酒吧喝酒算吗?”
在电子浪潮和城市化席卷的育儿时代,“玩”的力量经常被忽略与低估了。这里的“玩”不是对着屏幕活动手指,也不是沉浸在塑料与声光电的世界之中,而是在天地之间肆意活动肢体,以自然为材料去发掘与创造灵动。对儿童来说,“玩”是实现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捷径。通过纯粹的“玩”,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与练习各种肢体以及心智技能,更可以在那样的设置下安全地试探内心各种幻想,并且释放张力。“玩”也可以让一个成年人暂时退行到孩童的状态,重新体验那种纯粹的快乐与探索,就仿佛是一次心灵的“二次发育”,这一过程简直可以视作是具有疗愈功效的:即使冷面如吴镇宇,在全身心参与了一次“玩”的过程之后,也开始变得有人情味了。经常有父母会问,到底什么是“与孩子共同成长”?——也许“一起玩”就是一种共同成长。
在节目进展的过程中,这对反差极大的父子却也在不经意之间变得相似起来,而“玩”又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让父子俩真正产生了连结的是那场泥地里的足球比赛。整场比赛,吴镇宇都非常卖力,跑位积极,即使落后也不放弃。当比赛进展到最后,Feynman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踉踉跄跄但又坚定无比地进了一球,那个卖萌的小男孩似乎第一次有了“担当”,让人全然忘记了昨晚他还是那个哭哭啼啼想要住宾馆的小孩子。这场烂泥地里的足球赛如果硬要被扣上一顶大帽子,就是西方育儿界非常推崇的RoughhousingGame,对应的中文意思大致是“肢体冲撞类游戏”,这类游戏对于儿童尤其是男童的性格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于那些温文尔雅的安静游戏,肢体冲撞类游戏更能培养孩子的勇气、果敢以及团队精神,也能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冲突并不可怕,在遵守规则的框架内发生冲突是安全的,而冲突与情谊也并不矛盾。以上这些品质,可以说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气概。这类游戏对男孩而言也是释放雄性荷尔蒙中攻击性部分的重要渠道,经常参加肢体冲撞类游戏的男孩可以在需要安静学习时更加专注。在东方传统文化中,更多时候讲求的是隐忍与礼数,更容易培养出儒雅范儿的男性。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引入一些肢体冲撞类的游戏,并且鼓励爸爸们以身作则参与到此类游戏当中,这不仅会对父子关系大有裨益,更是有利于塑造更为完整的男性人格。
泥地足球赛后,吴镇宇回到住处洗衣服,看似大大咧咧地把脏衣服往水里一漂揉搓几下就完事,但当节目组问他为何不用乡亲的洗衣机时,喃喃自语说怕是把别人好不容易攒钱买的洗衣机弄坏。这种不经意间的细腻与柔情在吴镇宇身上经常可以被发现,虽然大部分时候,他是一个非常硬气的男人,带着Feynman第一次用简陋的茅厕时说“过完这个生活你就是男人了”;对闹脾气的杨阳洋说“把眼泪收藏往肚子里流”;对着镜头说“有时候我觉得做一点不喜欢的事是挺好的。”这些语句都让人联想到了迪斯尼动画片《冰雪奇缘》中的一句对白:Concealit,don’tfeelit.(隐藏那些感觉,不要去感受它们。)有时候成年人会教育孩子去压抑某些情感,或者通过某种方式促使孩子形成实际上的压抑,我并不想在这里评判这种教育方式的好坏,只想说被压抑的情感也许恰是这个成年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节目组曾问吴镇宇:“和Feynman一起旅行你会照顾他吗?”吴镇宇头也不抬地说:“照顾?他来照顾我就行了。”而事实上,吴镇宇不仅是那个最会做菜的爸爸,是会偷偷去买可乐让孩子开心的爸爸,也是会在给儿子上药时默默流泪的爸爸,之前那种看似不近人情的剖白仿佛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内心这些最柔软的部分。这些看似矛盾的人格特质在一句不经意的叙述中被解释了,当被问起为何烧得一手好菜时,吴镇宇说:“家里每年的年夜饭都是我做的,弟弟妹妹是我养大。”那一刻,他的隐忍与柔情,漠然与细腻,似乎都变得合理起来。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往往会天然承担起更多责任并且给予更多关爱,他们更可能成为一个“付出者”,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很有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仿佛他们在为每个家人着想的同时,却没有家人在为他们考虑更多。在东方家庭文化中,老大的付出与牺牲在很多时候是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久而久之,这种孤独感会常伴在老大们的人生当中。这种孤独感是如此的厚重,以至于他们会发展出类似于否认或者隔离的防御机制来避免自己沉溺在孤独所带来的痛苦感觉之中,吴镇宇就是一个非常善用“隔离”的爸爸,并且他也会无意识中把这样的防御策略教给儿子。更不要忘记吴镇宇是个演员,曾有人说,世上除了心理咨询师之外,共情能力最强的职业人群可能就是演员,他们需要活到另一个人的身体里才能真正理解与诠释角色,而那样的过程必然是会唤起自身许多内在感受的,因为知道这样的过程会勾起自己内心的诸般痛苦,因此下了屏幕在生活中,很多演员都显得与周围人比较隔离,那可真不一定是在摆谱,我更宁愿相信他们需要隔离自己来喘口气。再一次的,笔者并不想评判这种心理策略的是非对错,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让读者多一份觉察:当那些部分被看见,我们就可以有所选择。
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Feynman的妈妈一直以画外音的角色出现在这档节目里,虽然初衷可能是出于隐私保护,但在我看来那也是具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在精神动力学理论体系中,3-6岁的孩子会经历一个名为“俄狄浦斯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孩子会比较愿意亲近异性父母,并且会最终经由这个过程完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这一阶段的意义在于,孩子会充分了解性别角色的定位,并且形成与自身性别有关的那部分自我。具体而言,比如一个女孩会在3-6岁的时候非常愿意亲近爸爸,并且幻想自己可以嫁给爸爸,爸爸此时需要言行一致地表达自己最爱的人是妈妈,于是女儿会逐渐认识到“只有成为像妈妈那样的女人才可以嫁给像爸爸那样的男人”,从而完成了对女性这一性别的认同。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的人格都相对比较稳定健康,以及夫妻关系总体良好。这一过程对男孩会更有挑战一些,因为与母亲的连结是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强烈存在的,3-6岁时的男孩会延续之前的连结继续亲近妈妈,如果妈妈没有足够的智慧与底气适时“推开”儿子让儿子有机会与爸爸独处,那么男孩就会难以完成对爸爸的认同,也就无法完整发展出自己作为男性的性别特质。吴镇宇太太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低调就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关注而不过多参与,避免过多评判丈夫的育儿方式,允许丈夫在与儿子相处时有自己的方式。养育男孩,不仅需要爸爸的参与,也需要妈妈的放手。
吴镇宇在节目中的绰号是“吴妈”,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他身上那些柔性特质越来越被Feynman以及周围人察觉,在一如既往硬酷的风格之下,他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轻松和富有人情味起来,甚至不经意间也展现出了儿子那种呆萌的特质。当父与子之间的连结变得紧密时,他们就仿佛成为了彼此的镜子,并且与对方发生了“共振”——共同成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所谓的“更好”,而是为了“更完整”,从这个意义而言,《爸爸去哪儿》见证了这对父子让彼此变得更加完整的过程,而这份见证对于每一位观众都是有意义的。